“文盲皇帝”刘邦,一生作诗2首,却胜过乾隆4万首,成千古绝唱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前言·】——»

提起古代喜欢作诗的皇帝,很多人可能会想起两个人。

一个是一生作诗4万首的乾隆,什么事都要作首诗感慨一下,写的又多又快,堪称“风一般的男人”,但留下来的许多诗由于水平不太高又好附庸风雅,可以说是为后世带来了不少笑料。

最出名的大概就是那首写雪花的诗: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可以说四万首诗里大多数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要说咱乾隆帝在数量上是绝对的王者,要来到现世写小说,这手速少说也是个大神。

而另一位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即使他没有什么太大功绩,还是亡国之主,但那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却流传至今。

还有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让人能感受到诗词中对故国的感怀与懊悔,婉约悲放的词风让人印象深刻。

但说起诗词,应该很少提到刘邦,毕竟一般人对他当皇帝前的印象都是游手好闲,混迹市井,很多人甚至还觉得他不识字是个文盲,哪会留下什么诗词。

但恰恰相反,他的一生虽然仅仅作诗两首,但都让人印象深刻,不仅如此,其中一首更是成为千古绝唱。

不信?让我们跟着历史的洪流回到那个朝代,来看看刘邦的一生。

——【·刘邦的“义”·】——»

在开始讲述刘邦的一生前,我们要先明确一件事,刘邦不是文盲.

相反,他与其他人不同的那些行为与志向一开始就是因为他本身有些文化,而他也不是什么地痞无赖,成日游手好闲,他人格魅力是很不错的,身边总有一大批小伙伴围绕。

你或许觉得都是酒肉朋友,但后期跟着他打天下的一大批的能臣武将都是这批人里出来的,樊哙,萧何,卢绾,夏侯婴等等,可见他在交朋友这件事上心中还是有成算的,不是什么人都会玩到一块,找的都是值得信任志同道合的人。

虽然教导他的老师已不可考,但从他在游侠时期对信陵君无比崇拜,一心想要投到信陵君麾下效力的行为来看,他的老师至少也是个见过世面,知道不少各国情况的人,刘邦对信陵君的崇拜可能也始于此。

而刘家父母虽然没有留下什么名字,但刘邦有个弟弟,叫做刘交,在当时荀子的徒弟浮丘伯门下求学,而从一些地方的记载中,卢绾刘邦是同乡同学,关系很要好从小就在一起求学与玩闹。

这也可以看出刘邦是读过书的,他的家庭虽然是平民出身,但家境可以说是不错,而且即使官职不高,刘邦当时好歹也是个泗水亭长,不然他也结交不到萧何等人。

说他游手好闲的证据可能是因为他不事生产,在那个农耕为本的时代可能确实不是那么受欢迎,因此才认为他好吃懒做。

而刘邦在沛县的事迹,最出名的可能就是那个“贺万钱”的故事,说的是吕公为了躲避仇家,来到沛县定居,沛县县令为其大摆筵席,沛县的人听说了这一消息都纷纷前来拜访,刘邦自然也不例外。

但因为人员太多,县令就与负责招待的萧何规定,千钱以下的会被分到较远的地方。刘邦一想,这可不行啊,这岂不是连吕公的面都见不到,想了想干脆一分钱没带,让传信的给自己传一句话,就说:

“泗水亭长刘季,贺万钱。”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万钱那是什么概念啊,当时秦朝的通用货币是秦半两,折合人民币相当于今天的十几块钱,也就是说刘邦这参加个欢迎宴,结果一张口就说要送吕公十几万,也难怪连吕公都出面相迎了。

而吕公敬重刘邦的原因也不是因为真的相信他能拿出万钱,毕竟萧何当时都在吕公身边帮刘邦打圆场了,说:

“这个刘季就是在说大话,并不会真的掏一万钱出来。”

但吕公却看到了另一点:

下首的人与县令都知道刘邦不可能掏得出这万钱,刘邦坐到上首却无人反对,不仅没有人来揭穿他,连县令都没有多话,萧何还主动来帮他解围打圆场,可以看出这人人脉颇广,算是当地的地头蛇。

又看到刘邦此人仪表堂堂,衣着气势都不凡,吕公还通点相面之术,看出此人来日必有大造化,他来此本就是躲避仇家寻求庇护,但经过观察发现这里的县令唯唯诺诺没有主见还贪财,实在不是个好人选,见到刘邦之后怎么会不心生欢喜,便做主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至于一万钱,显然在场的没一个当真的,但最后结果也算是皆大欢喜,而从这也看出刘邦在当地的人脉和声望都是可以的,最起码都会给他一个面子。

而对那些死心塌地追随他的人来说,刘邦这人讲义气,又豁达宽厚,对兄弟从来都是言出必行有难必帮,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冲在前头帮你平事,也因此在兄弟之中威信极高。

在沛县时卢绾最喜欢与人斗鸡,有一次输上了头,那人就与他赌,要是再输一把就用卢绾的手指头抵债,刘邦劝了几次,但输红眼的卢绾丝毫不听劝,结果果然输了,卢绾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脸色煞白。

这时候刘邦站出来与人商讨,说是愿意付出一大笔钱帮卢绾换回这根手指,刘邦当时也不富裕,但还是将家中仅剩的值钱东西卖掉救了卢绾,可见刘邦的义气。

而也是因为这种“义”,刘邦才最终得到了天下。

——【·谁言寒门不可封王·】——»

要说刘邦反抗的契机,还是在他押送一支前去都城服劳役的百姓之时,在那之前陈胜吴广起义,秦朝末期可以说到处都是混乱与战争,服役的百姓趁着混乱跑了不少,剩下这些人即使押送过去自己也免不了受罚,说不定还有性命之忧。

刘邦想到这儿,想着都这样的情况了,又何必非把他们押过去送死,干脆将他们都放了,告诉他们如今的情况,别回家了都尽快离开吧,自己也要去逃亡。

却没想到无处可去的百姓选择了跟随在他身边,就这样建立起了自己的第一支小队,之后在路上就发生了斩白蛇的故事,之后还因此杜攥出了“赤帝子斩白蛇”的典故。

而当时的沛县也是一团乱,一些子弟为求自保杀死县令响应陈胜。

为了在这混乱的局面中争出一条生路,萧何曹参等人选择拥立刘邦,而当时由于秦的暴政,这样反抗秦朝统治的小势力多如牛毛,可以说刘邦当时只是反秦势力中微不足道的一支。

而当时刘邦也没有想过要称什么王,萧何等人虽然之后对他是真心尊敬,但一开始的拥立也只是想要转嫁风险,让他当这个出头鸟,毕竟当王的风险可谓是极大,你抗风险我拥立你为王帮你做事,也算是各取所需。

而站到他身边的人却真心发现了刘邦的好处:

首先他对兄弟绝对义气,而且知人善用,让每个人都做着适合自己的事情,其次赏罚分明,心中有大大义,只要你有才能并且的确做出了贡献,不管他本身多么看不惯你,都不会因为私心误事。而且说好的事情不会临时变卦,在选人用人决策上都极有魄力。

刘邦在总结为何自己成功项羽失败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吾不如萧何,用兵如神连百万之众吾不如韩信,但三杰均为我所用,项羽独有一范增却不信不用,所以我成功了。”

对兄弟的义让兄弟们愿意去跟随他拥护他,对百姓的仁让百姓愿意去相信他听从他,对手下的公让手下相信他不会凭一己私欲行事,只要对王朝还有用就不会被卸磨杀驴,正是这样的品质让刘邦成就了自己的伟业,也是他得到天下必不可少的条件。

而在统一天下后,他心中的壮志与干出一番事业的豪迈也到达了顶峰,但在到达了这一巅峰后他的内心却迟迟无法安定,对于外戚功臣等势力也开始觉得他们势力与功劳太大,先后杀掉了韩信英布等人。

而在前195年平定了淮南王英布之后,他回顾自己这波澜壮阔的一生,写下了那首传世之作《大风歌》。

——【·《大风歌》与《鸿鹄歌》·】——»

而这首大风歌其实颇为奇特。

我们都知道古人做诗讲究一个起承转合,因此诗句一般在四言或者四言以上,五六七八九言都有,但刘邦这首诗却仅仅只有三句:

“大风起兮云飞扬”很好理解,指的是秦末乱世,大厦将倾,各路人马纷纷响应,马蹄席卷起尘土,构成一幅群雄并起的乱世之景,表现了一种英勇无惧的豪迈气概。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指的是即使乱世割据,但好在自己带领都人马威武横扫天下,直到四海皆平,自己终于回到了故乡,表现的是一种踌躇满志,荣归故里的激动心情。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句则是刘邦想起自己登位之后群雄并立外戚干权,而由于朝堂局势与维护皇权,更是不得不将杀掉功臣,亲自出征以平定叛乱的事迹。

感慨谁来为他开疆拓土,自己又能否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天下,是感慨也是疑问,表达了他内心的不安与前路未卜的焦灼。

如果说项羽的《垓下歌》是失败者穷途末路的悲壮,这首《大风歌》就是胜利者对于前路未知的悲叹与伤怀,语句朗朗上口,不过三句,但却写尽了刘邦自己的半生,也无外乎它会流传至今。

而另一首《鸿鹄歌》就没那么多伤怀了,比不上上一首气势磅礴,更多的是无奈。

说的是刘邦对太子刘盈太过的温厚性子感到不满,想要改立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吕后听闻这件事,采用了张良的计策,选择当时闻名的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看到之后忙问:

“我多次请你们四人出山,你们都没有答应我,为何今日会与我儿一同出行。”

四人闻言,上前一拜表示:

“陛下轻视士人喜欢骂人,我们有自己的气节,自然要藏匿,但听说太子温厚仁慈,对士人也十分恭敬,求贤若渴,于是我等就来了。”

刘邦听此,放弃了废太子,写下了鸿鹄歌,既是对自己不能立最像自己的儿子刘如意的无奈,也是对戚夫人的劝慰

鸿鹄就是指太子刘盈,大致含义就是:

“太子是嫡出,吕雉曾经与他患难与共,大臣们十分拥立刘盈,商山四皓也承认他的才能,已然是鸿鹄展翅,即使是刘邦自己也不能轻言废弃,因此放弃了改立太子,面对戚夫人的哭泣也只能表达自己的无可奈何。”

虽不如大风歌豪迈,但却形象生动的表达了复杂的心情与多重考量,情真意切,巧用比喻,仍旧颇有楚辞遗风,艺术价值很高。

而上面两首诗也表达了一个道理,作诗真的不是越多越好,能表达自己的情怀,一字一句能引发共鸣的诗词才是真正的好诗,而刘邦的这一生可以说是像他的诗一样,波澜壮阔却也颇有些无奈,但他慷慨豪迈诗词的风格与他的一生也足以令人印象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刘邦   沛县   项羽   乾隆   都会   鸿鹄   县令   绝唱   文盲   豪迈   太子   诗词   皇帝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