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马谡不把兵马放在山上,能守住街亭吗?看看三国志的评价就懂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诸葛亮五次北伐的故事让无数人感慨万千。而第一次北伐的功败垂成,更是令人扼腕。

谈到诸葛亮“首出祁山”的失败,人们往往归咎于马谡的“失街亭”。虽说历史不容假设,但阅读史书的我们总不禁回顾过往,展开想象:如果马谡不把兵马放在山上,能守住街亭吗?

答案是否定的。但要得知具体原因,且看下文分析。

首次北伐,胜利在望

第一次北伐的开局,可以说“天胡”了。

诸葛亮的兴师北伐,是魏国朝廷所意想不到的。魏国认为,自刘备死后,益州方面已无威胁,所以将防卫的重心向东偏移,把大量的兵力用于防备孙权,魏国陇右的武备由是愈发松弛。

而时值魏文帝曹丕新丧,曹叡继位,魏国政局不稳,人心思变。降将孟达心不自安,已与诸葛亮暗中联络书信,准备起事响应;孙权也趁曹丕病死,发兵合肥,再度北伐。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一即出兵,就取得了“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的军事成果,并对陇右残存的魏军据点形成了包围之势。

人心思汉,当时距离东汉灭亡不到10年,而诸葛亮的“兴复汉室”政治口号,也使三郡军民纷纷倒戈投诚。而魏国方面,天水太守马遵更被叛军吓破了胆,昏招百出,以致姜维等将领被迫投蜀。

以当时的战局而言,只要假以时日,围攻消灭广魏、陇西两郡和上邽等地的郭淮、游楚等率领的残存守军,巩固并扩大战果,这次北伐就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还于旧都”也并非可望而不可即的政治口号。

为蜀军拖延时间、阻碍曹军驰援陇右的重担,就落在了驻守街亭的马谡肩上。

马谡其人,不可大用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他自幼便饱读诗书、通晓兵法,与其兄马良和其他三个哥哥被合称为“马氏五常”。他和马良在“先主领荆州”时被征召任命为从事。

夷陵之战以蜀汉的惨败告终,马谡的兄长马良也死在了乱军之中。而马谡留守益州,当时在越嶲太守任上,并未随刘备东征。他于是成了先主留下的,履历丰富的“军事理论天才”。

刘备战败后,仓皇撤军回到永安,不久病重。刘备在弥留之际,于白帝城和诸葛亮见面,把自己身后的蜀汉政局全权托付给了诸葛亮,“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更在“临薨”之时,“锐评”马谡这位“军事天才”,对诸葛亮语重心长的嘱咐道:“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深感刘备知遇之恩的诸葛亮,不会不知道刘备的识人之明。但他最终仍一意孤行,在北伐最为关键的一处,错误地“违众拔谡”,最终与胜利失之交臂。

在《三国演义》中马谡是一个不依从诸葛亮布阵指挥,无视下属王平规劝的刚愎自用形象。他在街亭大败,直接扭转了北伐的战局,逼得诸葛亮摆出“空城计”,并在回师后“挥泪斩马谡”

而史书中马谡的负面形象,比起《三国演义》中的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马谡在得到诸葛亮的军令后,“违亮节度,举动失宜”。他渴望建功立业,想把一次简单的“据城”作战,变成歼灭魏军主力的一场野战大胜。

那么马谡是如何不遵诸葛亮军令的呢?

据《魏书·张郃传》载,马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最终被张郃截断水源,一举击破。

可见当时街亭一地,确有要塞可守。而诸葛亮当时的军令不可能是让马谡撤出已经修缮坚固的城池,到山上扎营的。但马谡却自视甚高,做出了违背诸葛亮军令,无视北伐大局的举动。

诸葛亮在部署作战计划的时候,也想到了马谡不听指挥或者决断错误的可能性。于是诸葛亮派了“生长戎旅”、作战经验丰富的将军王平作为马谡的先锋,在马谡犯错时,负责在阵前规劝进谏。

但据《三国志·王平传》记载,“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王平虽然“连规谏谡”,但马谡终不能采纳王平的建议。正所谓良言难劝该死鬼,马谡在街亭如此的不听谏言,也算输得活该。

史载王平不会写字,“手不能书”,大字也不识几个。马谡自恃通晓兵法、深谙兵略,完全没把“文盲”先锋王平的话放在心上。

而正是这个被马谡瞧不起的王平,在兵败后收拢败军,保留了后续北伐的有生力量。他更因这次街亭之战中的表现,被诸葛亮拔擢,在后续的北伐战争发光发热。

或许,诸葛亮认为马谡出仕于荆州,和自己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才给他一项只要听从将令就可以完成的守城重任,让他得到历练。

但不幸的是,马谡辜负了丞相的重托。他不仅在沙场上一败涂地,更在兵败之后畏罪潜逃。

在兵败之后,马谡不仅不能收拾残局,反而贪生怕死,在向朗的帮助下走上了逃亡之路,但最后还是被抓了回来。马谡如此行事,让诸葛亮十分失望。

诸葛亮班师成都后,上表后主刘禅,总结了这次北伐的失败,并依照军法斩首马谡。诸葛亮想到北伐前,拒绝了魏延、吴懿等沙场老将曾请缨为先锋的要求,后悔莫及。

以短取败,理数之常

根据《三国志》中的诸多记载,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马谡在历史上是一个好论军计、刚愎自用而又不敢承担罪责的形象。

纵使马谡听从了诸葛亮的调度,驻守城内而非屯军山上,他的性格和经历也让他注定不能完成“守街亭”的任务。

马谡这样的人,可以作为诸葛亮“率众南征”时的参谋献计出力,帮助诸葛亮选出最好的作战方案;但万不可作为领军将领临阵决断,凭个人意愿,左右上万人的生死。

回顾历史,彼时驻守街亭的马谡已经“举措烦扰”,而一帆风顺的前半生让他的心理素质较差。可以说,马谡并不具备在战场及时作出正确判断能力,他的性格导致它注定会犯下“举动失宜”的错误。

假设马谡不驻兵山上,也可能因为大意而被截断水源;或者犯了冒进错误,盲目追击诈败的敌军,亦或是在一场夜袭中被杀败。

随着街亭的失守,蜀汉君臣“还于旧都”的政治理想也在第一次北伐的失败中化为泡影。而我们只能喟叹诸葛亮的用人失误,而这一切只因他忽视了刘备的那句:“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街亭   益州   魏国   蜀汉   太守   天水   荆州   军令   先锋   兵马   作战   守住   评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