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史》对明宪宗评价很高,但现在人都认为宪宗是昏君呢?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是明史上一个很有特色、很有故事的皇帝。

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他在位二十三年(1464至1487年),年号成化。在成化之前的正统、景泰年间,朱见深随他父亲朱祁镇的沉浮而起落,“土木堡之变”后,他父亲被瓦剌掳去,他的叔父朱祁钰监国,他被立为皇太子,而当他叔父皇位稳固之后,他又被废为沂王,由他的堂弟朱见济代替他为太子。而在景泰八年(1457年),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而复辟成功之后,朱见深再次被立为太子。朱见深太子之前的起落反映了正统、景泰年间朝局的变幻不定,明王朝风雨飘零。而朱见深继位之后,挽救了明王朝,使朝局逐渐趋于稳定。

朱见深继位前,与他父亲朱祁镇一样,起落不定,但是,在他继位前期,他却改变了他父亲留下的衰乱朝局,在治国理政方面,他很像他的太爷爷朱高炽,他为政宽仁和善,他在继位初年便恢复了他叔父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并为大功臣于谦等平冤昭雪;他任用商辂等贤明大臣,实行开明政策,宽免赋税,减省刑罚,使朝政恢复正常状态,使社会经济渐渐复苏。

但是,在朱见深位后期,却为明朝中叶后的皇帝带来了树立了很坏的榜样。朱见深怠于政事,不见大臣,沉溺于后宫淫乐之中,宠信太监、妖僧,设西厂,强化特务统治,使宦官势力逐渐壮大;他修建“皇庄”,兼并土地,动摇了明王朝的根基;他宠信万贵妃,使后宫影响了朝局的正常发展,为明王朝衰弱埋下祸根。

明宪宗(剧照)

第一,继位施政,宽仁开明,政治清明

朱见深的父亲明英宗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复辟成功之后,再次夺得了皇位,他大肆封赏“夺门之变”中的功臣,对石亨、张軏、徐有贞等政治投机者晋官加爵,以巩固他的帝位,而对于于谦、王文等有曾在“北京保卫战”中有大功,并且极力将英宗接回京城的大臣,却以谋反罪威名,将其斩杀后弃市;并使以曹吉祥为首的宦官逐渐得势,致使朝中政治腐败不堪。

英宗的复辟是明王朝的一次政治倒退,也是皇权专制腐败的一次拙劣的表演,政治投机分子擅权,疯狂复辟的皇帝滥杀无辜功臣,朝廷临危崩溃边缘。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乙卯,明英宗病入膏肓,己未日,皇太子朱见深在文华殿摄政。天顺八年二月二十三日,明英宗病死了。乙亥日,皇太子朱见深继位,次年,改年号为成化。

成化元年(1465年[8] 三月,明宪宗尊明英宗皇后钱氏为慈懿皇太后,尊其生母周氏为皇太后。宪宗刚即位不久,发生了都指挥使门达结纳东宫内侍王纶,密谋由翰林侍读学士钱溥取代李贤辅政之朝中乱政之事。

明宗晚年时,门达深得皇帝宠信,而当时李贤为内阁首辅,两人因权力之争而成为朝中政敌。当时,李贤对门达所统率的锦衣卫官校肆意妄为十分不满,向英宗告状,英宗训诫门达,门达因此而对李贤恨之入骨,设计构陷李贤,但事情败露之后,英宗并未处置门达。宪宗即位后,门达又勾结内侍王纶,密谋欲除掉李贤,让钱溥取代李贤。但是,他们的阴谋被朝臣揭发,宪宗知悉后,十分震怒,将王纶处斩,而钱溥因此被贬,门达除了密谋害李贤,还涉及到数项罪名,因而被问斩,并没收其家产。宪宗信任李贤,升其为少保、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

宪宗此举表现了他重用贤臣、清除佞臣的决心,为他树立朝中正风正气开了一个好头。李贤受重用,也竭力回报皇帝的恩德,他尽力辅佐新皇帝,只可惜,李贤辅政不久,即于成化二年冬去世了,朱见深命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刘定之进入内阁处理机务。

明宪宗在继位之后不久,所建立的政绩是采取了积极的平乱和御边的政策,取得了一系列的战绩。

当时,北京、南京周边,以及四川、湖广、荆襄、广西等地,盗贼泛滥,宪宗于成化元年(1465年)正月,任命都督同知赵辅为征夷将军,总领所有总兵,征讨广西瑶族的叛乱;三月,宪宗派兵平四川山都掌蛮的暴乱;十二月,派韩雍大破广西大藤峡的瑶族叛乱。

成化二年(1466年)三月,宪宗派朱永在南漳大破荆、襄地区乱匪头目刘通的叛乱,并擒拿刘通。十月,朱永又擒拿了另一匪首石龙,荆襄地区的乱匪被平定。

成化三年(1467年)正月,朱见深授朱永为平胡将军,和杨信一起征讨毛里孩。九月,鉴于建州女真屡屡犯边,宪宗以总兵官赵辅挂靖虏将军印为总指挥,以左都御史、辽东总督李秉为副总指挥,集结五万大军,兵分三路,抗击女真。左路军出浑河、柴河越石门、土木河至分水岭;右路军由鸦鹘关、喜昌口过凤凰城黑松林,摩天岭至泼猪江;而主力军却自抚顺经薄刀山、斩鱼岭过五岭渡苏子河至古城。同时,宪宗还谕令朝鲜出兵协助攻击女真军队。在明朝三路大军的威胁下,女真惧怕,而朝鲜兵先遇敌,竟将敌军击败,朝鲜国王遣吏曹参判高台弼到京城献俘,宪宗嘉奖了朝鲜将领鱼有沼,降勑赐银五十两,段绢各四疋。同时,又解送被女真人所掳走的人口,十月,朝鲜兵回国。这一次联合朝鲜军合击女真军队,展示了明朝的威力,也为宪宗执政树立起很大威望。

明宪宗即位后的第二项功绩是重用商辂,恢复朱祁钰的帝号,为于谦等平反。

在李贤去世后,成化三年(1467年)三月,朱见深封商辂为兵部侍郎,让他入内阁辅政,在商辂、刘定之的辅佐下,朱见深严明刑法,整顿吏治,实行仁善开明的政策,逐渐改变英宗留下的朝廷乱局。

当年,其父明英宗朱祁镇借助复位的那场“夺门之变”,留给大明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的巨大阴霾还未散去。

明宪宗心里很清楚,若是要让彻底恢复朝政顺畅运转,就必须拨乱反正,因而,在内阁贤臣们的辅佐下,他开始采取措施,缓和朝局的内部矛盾,其中,他采取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就是为在他父亲所发动的“夺门之变”中蒙受冤情的错案平反。

首先,宪宗皇帝为他的二叔朱祁钰平反,恢复朱祁钰景泰皇帝的名号。

为朱祁钰平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一,景泰的帝位是朱见深的父亲朱祁镇通过复辟而取消的,若为朱祁钰恢复帝号,这等于是朱见深公开反对他父亲钦定的政策,儿子反老子,新皇帝公开逆反先皇帝的政策,这容易被视为是大逆不道之举;其二,景泰帝当年废去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这是朱见深很难忘记的大恨,而朱见深要为朱祁钰恢复帝位,这需要放下大恨,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然而,朱见深却不惧被视为大逆不道,能放下当年的大恨,他在成化十一年(1475年)十一月立朱祐樘为皇太子的一个月之后,恢复朱祁钰的帝号,追谥其为“恭仁康定景皇帝”。

朱见深对十八年前“夺门之变”事件重新定论,他肯定朱祁钰当皇帝时的贡献,同时,他认为朱祁钰废了他的太子之位,是景泰年间的事了,事情已经过去,不必再记恨了。这是一位开明的皇帝才能做到的。

其次,宪宗皇帝为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下巨大战功,而后被英宗皇帝斩杀的于谦等平反。

当年,在瓦剌兵临北京城时,正是于谦等组织、指挥守城的明军,才击败了瓦剌大军,守护住明王朝;之后,在景泰帝当政时,也是于谦等主力主张接回朱祁镇,才使英宗得以离开瓦剌军营回到京城,于谦等是有恩于朱祁镇的,但是,在朱祁镇复辟之后,于谦等却被朱祁镇斩杀于街市,这是英宗时期的一件大冤案。

尽管在景泰帝极力想废除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时,于谦没有阻止,但明宪宗并没有记仇,他在即位之后,念及于谦的巨大功劳,决定对于谦等进行平反,他在为于谦平反的诏书上说:“卿以俊伟之器,经济之才,历事先朝,茂著劳绩……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明宪宗实录》)这说得很巧妙,意思是说,他父亲在世时也知道于谦是被冤枉的,本来也想过为于谦恢复名誉,但当时没有能做成,现在就由他来做了,他知道于谦是一位忠臣。其实,朱见深如此说,是为了避免朝中大臣议论他违背先帝旨意,同时,也是为了减少他为于谦平冤昭雪的阻力。可见,即位初期的朱见深,不仅开明大度,而且还挺有智谋的。

朱见深即位之后,不顾明景帝曾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以德报怨,恢复景帝帝号,重修景帝之陵寝,同时,为于谦等平反昭雪,并恢复了于谦之子的官职。这是开明之举,这让朱见深博得了朝野的一片称颂之声。这凸显了朱见深的明君形象。

明宪宗

第二,晚年昏庸,怠于政事,专制腐败

宪宗在位后期,与之前大不一样,他变得昏庸,出现了各种弊病,专制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

首先,明宪宗怠于政事,长年不见大臣,群臣奏事均经由内廷中官上报。

宪宗常与嫔妃乃至侍女宫婢混在一起,懒于理政。他还荒唐地搜取媚药,习研房中术。比如,大学士万安为了迎合帝意,便进献媚药及房中术,以此来获得宪宗的信任;再如,都御史李实、给事中张善等一些谏诤之臣,竟然也向宪宗进献房中秘方,以求升官;又如,僧人继晓因内宦的介绍,曾向宪宗进房中秘术,因而得到了国师称号;还有,布政司吏李孜省因贪赃之罪,害怕被揭露,便结纳内宦梁芳等。向宪宗进献道家的符篆及淫邪方术,被特授上林苑监,进至通政使。宪宗沉迷于淫乐,嗜好性药,兴趣房中术,因而,万安、李孜省、继晓以及梁芳等才会极力用各种媚药、房中术等来奉献皇帝,严重败坏了朝中风气。

大学士彭时、商辂等贤臣见皇帝怠政,长时间无法见到皇帝,于是,他们借口彗星久现,竭力请求皇帝朝见,宪宗不得已在奉天门接见他们,彭时奏称“天变可畏”,宪宗却只是说“卿等宜尽心”;彭时等又奏曰:“御史疏请减京官俸,文官可武官不可。”宪宗只是回答说:“然”,而万安却叩头高呼“万岁”,彭时、商辂也只好不再请奏了。宪宗随即退朝。万安以喊“万岁”来恭送皇帝,他因此而被朝野传笑为“万岁阁老”,因他一味地支持皇帝怠政。

其次,宪宗皇帝宠信万贵妃,因妃废后,纵容后妃、太监干政。

万贵妃,小名贞儿,她年仅四岁进宫,从正统十四年开始,她奉命照顾年仅两岁的皇太子朱见深,虽然这贞儿大朱见深十七岁,但她却颇有朱见深的宠爱。成化帝登基之后,曾想立这个宫女贞儿为皇后,但因不合礼法祖制,且因朱见深的生母周太后极力反对,而只能立其为妃。

宪宗皇帝终日临幸万氏,对新立的吴皇后不理不睬,而万氏因仗着皇帝的宠爱,对吴皇后也不一点不恭敬,吴皇后难以忍受,令侍女打了万氏,她自己也亲自动手参与打万氏,此事让宪宗皇帝怒不可遏,便废了吴氏的皇后之位,将其打入冷宫。不久,宪宗皇帝欲立万氏为皇后,而周太后以万氏年纪太大、长相不佳为由,坚决阻止,最后,宪宗皇帝只能立王氏为皇后,而这王氏被立为后之后,处处忍让万氏,成化二年,万氏三十八岁时生下皇长子,因而被封为贵妃,此后她更受宪宗的宠爱,只是,一年之后,她的儿子夭折,就没有再生皇子了。而柏妃曾生过一位皇子,但因受万岁的嫉恨,这皇子被万贵妃害死了。

明宪宗与万贞儿(剧照)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正月,万贵妃病死,据说,她是因怒挞宫婢后,痰涌而死,年约六十岁。传说宪宗知贵妃死时,悲叹道:“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万历野获编》卷三)。此足见宪宗皇帝对万氏宠爱的真情。

万氏受专宠,害死了柏妃的儿子,而且,在宪宗找回了寄养在宫外的纪氏生的皇子之后,还逼纪妃自缢,并寻机想害死纪妃所生的朱祐樘,若不是周太后将朱祐樘养在仁寿宫中,朱祐樘也难逃厄运。后来,朱祐樘被立为太子之后,万氏常向宪宗进谗言,差点害朱祐樘被废去太子之位。

万氏专宠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扶持了一批宦官上位,万氏利用提拔太监来巩固她在后宫的地位,而太监们则以万贵妃的名义搜刮民财。成化年间的太监,如汪直、梁芳、钱能、覃勤、韦兴等人,都曾是万贵妃的私臣,后来成了干政的宦官,而宦官们借万贵妃修建寺庙的名义,在外面大敛民财,一面贡献给万贵妃,一面自己揣进腰包。可以说,专权的宦官基本上都是依靠万贵妃而起家的,而汪直和梁芳等,更是与万氏狼狈为奸,擅权干政。这对明朝的危害很大。

再次,宪宗皇帝修建“皇庄”,设立西厂,兼并土地,强化特务专制,懒政腐败。

英宗时受宠的太监王振门下的曹吉祥,曾与大将石亨、翰林侍讲徐有贞等密谋助英宗复辟,曹吉祥的嗣子曹钦举兵叛乱,曹吉祥被英宗设计逮捕,事后曹吉祥被磔刑处死,天顺八年(1464年)朱见深没收曹吉祥在顺义的田地,将其设为“皇庄”。而这“皇庄”成了皇帝、后妃、皇太子及在京诸王的私家庄田。而这只是个开始,之后,朱见深又在宝坻、丰润、新城、雄县等处设有与顺义“皇庄”类似的私家庄田。皇帝带头兼并土地,上行下效,藩王、勋戚、宦官也请求皇帝赐予土地,于是便有了王田、官庄等。可以说,宪宗设置皇庄的做法,是与民争富的极坏的举动,他毁坏了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因而,从明代中期设立皇庄开始,到明代后期派太监充矿监、税监,皆是为皇室搜集更多的钱财,以来满足宫中奢侈腐朽的生活。这是明朝专制腐败的巨大祸根。

明代从明太祖朱棣开始,便开始重要宦官,而英宗时王振擅政,首开宦官专权的乱局。在宪宗即位之后,特别是在他统治的后期,宦官的官僚政治进一步发展,而且,宦官专权与特务政治紧密结合,造成了严酷的专权统治,成化一朝,有汪直、梁芳、钱能、覃勤、韦兴等擅政,宦官专权现象利益严重。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一位都察院的官员上疏,抱怨宦官的数目已经突破了一万人,宦官威胁了士大夫理政,专权乱政,同时也造成了为巨大的财政负担,并因宦官对民财的搜刮而民怨沸腾。

成化十三年(1477年),宪宗在西城灵济宫前面的一家灰厂内,设立了“西厂”,令太监汪直借用锦衣卫的力量建立一个新的特别机构,西厂的力量逐步壮大,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特务活动,人数变得比东厂还多出一倍。东厂提督尚铭,也不得不俯首听命于汪直。西厂太监十分嚣张,他们连兴大狱,逮捕了郎中武清、乐章、太医院院判蒋宗武、行人张廷纲、浙江布政使刘福、左通政方贤等。明代各省的左、右布政使是从二品,品秩相当高,然而,西厂却可以不经皇帝批准,擅自将其抄捕。


从朱见深的套路可以看出,他是要把所有赚钱的生意由自己来干;所有管事的岗位自己直接派人去管;自己直接派人去全国各地监督官吏的行为。把所有的官僚机构都作为了摆设,说到底就是对谁也不信任,就好比一个土财主,守财奴。但又没有足够的制衡能力,就只有派遣自己认为是信任的人去做。

之前所有所谓的仁政也无非是为了这一目的。

从朱见深的行政措施来看,他与一些荒淫无道的昏君还不太相同,因为他所做的一切还是为了皇族集团的利益,为了政权的稳固。虽然他把整个天下及朝臣作为了对手、利益的竞争者,但毕竟还没有完全沉迷于享乐。

表面看来,朱见深似明君,又像昏君,实质上是封建制度不可避免的痼疾。任何帝王都是挖空心思来维护其统治,仅仅是手段不同而已。所有的人,无论是德高位重的朝臣,还是贱如蚁命的草民,都是皇族贵戚的奴才。所施行的那一点点仁惠,也无非是为了其统治更久远一些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女真   景泰   开明   皇庄   明朝   成化   昏君   明史   宦官   贵妃   太监   皇帝   评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