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明朝对西藏,蒙古,东北三个地方的有效的,实际的统治!

长期以来,国内的明史研究的资料和舆论都被清粉,满姨后人所占据和掌控,导致国人对明朝这个朝代有着极大的误解,甚至他们被国外一些不法势力所利用和蒙蔽,抛出一些论调“宋亡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国”,“东北是清军入关的嫁妆”,“明朝对蒙古西藏没有统治过”等等,这些论调,都是无知者才奉行的论调。同时,这些论调可以休矣!今天,我用一篇文章,用最真实的史实告诉世人,明朝绝对不是满清余孽嘴里的明朝!

一、明朝治理西藏

明朝治藏历史是指从朱元璋1368年建明朝于南京,至1644年清兵入关,于北京建立清朝前这段时期内与藏区的关系史。

据《明史·志第十六》记载,明朝疆域“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越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于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文中“西据吐番”的“吐番”是宋、元、明等时期的史籍中对青藏高原及当地土著的惯称。

明朝对藏政策主要形式为洪武年间在藏内设置都司、卫所等军政机构,同时封授当地僧俗首领担任官员,永乐至正德以册封僧俗首领为主,受册封者定期到北京上朝,明朝则给予一定的回赐。记住,这不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跟朝鲜不一样!

该段历史具体时间始于洪武五年(1372年)元摄帝师喃加巴藏卜降明受封,终于崇祯三年(1630年)乌思藏僧人三旦多只等十五人入朝班贡,历200余年。有明一代,元朝扶持的萨迦政权势力逐渐衰微,噶举派的帕竹地方政权大体掌握了藏中的政治大权,后期格鲁派势力在固始汗的扶持下不断坐大,西藏内部各宗派势力竞相发展而鲜有明朝参与。明朝治藏政策常被概括为“多封众建、因俗以治”。

在公元7世纪至今的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的发展轨迹上,明太祖和永乐皇帝父子确定的治藏原则和推行的多项举措,具有突出的特色,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朱元璋明确制定、明朝始终遵行的政教分离原则,改变了元朝将西藏的宗教和政治权力集于一人、一家、一派的局面,保证了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间近300年的政治稳定和联系畅通。

二、明朝治理蒙古

明太祖建立明朝后,于洪武三年就开始诏谕蒙古诸部落,诏曰:“(蒙古)诸王、各爱马头目人等,并依旧制来朝或遣使归顺,当与换给印信,还领本部本居地方,羊马孳畜,从便牧养。

前面讲西藏问题和明朝领土问题时我都说过,明朝基本是将元朝时期的领土全盘归拢到统治之下了。并且针对不同的地区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明太祖经营蒙古的政策主要是运用蒙元时代的分封制度。

在此基础上,明太祖、明成祖陆续给归附的蒙古大、小封建主封王及设卫。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明代前期,蒙古大、小部落接受明朝封王的就有:瓦剌的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鞑靼的和宁王、忠勇王等;

而卫所则有全宁卫、朵颜卫、泰宁卫、福余卫、赤斤蒙古千户所、海剌儿千户所、监河卫、卜剌罕卫、只陈千户所、竦和儿河千户所、斡难河卫等。

现在“某些群体”对这些统统不承认,认为没有建府立县,那么就不算统治,这种看法是错的。

因为元朝时期跟明朝的统治方式是一样的,在蒙古地区实行的是分封制,在中原地区基本上实行的是以行省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

元、明两代都用同样的制度是因为,蒙古属于游牧经济,适合分封制;而中原属于农耕经济,适合行省制。相当于现在的“一国两制”制度。

同样的道理,你们如果承认元朝统治过蒙古地区,那么,就不应该否认明朝对蒙古地区的统治。因为这两者的统治方式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如果说稍微有所不同,那么就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后,是以千户为单位 ,将牧地重新分配,当时共分封了九个诸王汗国(即“诸王兀鲁思”)。

明朝将蒙元驱逐回草原后,千户制度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崩溃,逐渐取而代之的是“爱马克”(即“部落”的意思),每一个爱马克相当于一个兀鲁思(国土)。明代蒙古的爱马克与元代蒙古的千户一样,都是扎根于游牧经济之上的制度。

元代的汗王独立性非常强,所有汗王都可以自主任命官员,并且可以在汗国内行使绝对权力。到了明代,基本也是这样,蒙古的各个部落王,在自己的部落内也同样拥有绝对的权力。

但元、明有一点不同,这点不同具体体现出来以后,差异巨大。因为元代的分封,诸王都是皇亲贵戚,同属于黄金家族,都可以参议朝政,对中央王朝施加影响。然而到了明代,明蒙之间是没有这方面血缘关系的羁绊的。

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弱了,都有汗位被抢夺的危险,更别说没有血缘关系的明朝了,只要明朝内部出现问题,蒙古这边的自主性就会大很多,不想再受节制,甚至范边。这是民族属性来决定的。

三、明朝对东北的统治管理

明朝的都司

明朝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也是汉人建立了最后一个王朝,朱元璋为了他所建立的大明王朝万年永固,为新生的明朝进行了很多的制度改革,其中在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将原来行中书省的职责一分为三,分别由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分掌一省行政、司法、军事,并称“三司”。三司互不统属,各对中央负责。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都司负责管理所辖区内卫所,以及与军事有关的各项事务,是地方平时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分别隶属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军区。都司所在依次设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经历司经历、都事、断事司断事、副断事、司狱司司狱等职务。

不仅在各省设立都司,在边防要地则单设都司,实行军民合一的统治, 比如辽东都司。辽阳都司都是设在边疆的,最初都司的设立是分行中书省的军权的,只是单纯的军事组织,但是在边疆的都司兼管民事,是地上方实际的统治机构,其实明朝在边疆设立都司,主要是为了控制和管理边疆,比如在永乐年间设立的奴儿干都司,即使为了管理东北和招降女真的。

奴儿干和东北地区

奴儿干都司,主要是指的都司设立在奴儿干这个地方,奴儿干一听就不是汉语,奴儿干是女真语,其意思为图画的意思,表示这里山川景色美丽如画。奴儿干这个地方,元朝的时候在这里设置了征东招讨使,管理和征收骨嵬部(库页岛)的军赋。也就是说那个时候这里已经属于了元朝。而14世纪50年代,在敦敦河口的哈儿分之地,建立了“吾者野人,乞猎迷瞪处诸军万户府”,由黑龙江下游的兀者、乞列迷等部管辖。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已经东北地区有朝廷建立的管理地方的组织了。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后,多次派遣官员到这里进行“招抚”。明太祖时,元辽阳行中五省章刘益捧着辽东地图来投靠明朝。后来在辽东地区设辽东都指挥使司,领有25卫,其范围至甲绿江,西至山海关,南至旅顺口,北至开原的三万卫,北部辖区还包括了辽河。明太祖降哈纳出后,明军曾出开原,驻扎在松花江南北两岸,也就是说此时明朝已经在东北军队驻扎过,不过此时明朝也没有实际上对东北进行管辖,但是已经开始经营东北了。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朱元章经营东北的基础上,更加强了管理。永乐元年,朱棣派官员往谕奴尔干,至吉(乞)列迷诸部招扰,这一次的招抚对明朝影响很大,效果也十分显著,当年十一月,女真落首阿哈出等入朝朝见,明朝沿用金恤品路建州之名,在其地设建州卫(黑龙江东宁县城),任命阿哈出为指挥使。十二月忽剌温(呼兰)女真部首领西阳哈、锁失哈等来朝,明朝在其地设兀者卫(呼兰河中下游),西阳哈被任命为指挥使,锁失哈为同知。 标志着明朝开始对女真进行招降和管理。

永乐二年,东北地区各部首领相继入京,归附明朝,明成祖朱棣在此设立了奴尔干,建州等十卫, 任命把刺答哈等做奴尔干卫的指挥同知等官,另外各部的首领义被任命为指挥同知等职务,而且赐给他们造印官绶袭衣。明政府为了便于管理东北地区的各族人民,从永乐元年( 1403年)到永乐七年(1409年)在斡难河、黑龙江流经的南北区域,以及松花江、乌苏里江、格林河、享滚河等流域,设置了132个卫。于是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诸首领相继归附。至此,明政府基本上统一了东北地区。

奴儿干都司

虽然说明朝在永乐时期基本上统一了东北,但是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在永乐七年奴儿干官员忽刺佟奴来朝,奏请在奴儿干设立元帅府。明成祖朱棣在当年的闰四月下令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由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等为都指挥佥事。六月,又设置了奴儿干都司经历司,设经历一员。永乐九年( 1411年)明成祖专门派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千余军官,25艘巨船,护送康旺等顺黑龙江而下,就任到亨滚河口对岸特林的奴儿干地就任。直到此时隶属于明朝中央政府的努尔干都司才真正的成立。奴儿干都司的成立主要是明朝想要有效的控制东北地区,有这么一个正式的机构,对明朝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新成立的奴儿干都司,主要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城等地,是当时东北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而且是明朝中央政府设立的正式机构。当然了当时的明朝为了有效的管理奴儿干都司,在设立了奴尔干都司之后,明朝政府又陆陆续续建了很多的卫所。我们都知道卫所是明朝的军队编制,想要管理这一地区不是凭借少那些首领的归附和明朝设立机构就能管辖的,必须要有军队威慑,所以明朝政府设立了军事卫所。

英宗正统十二年(447年;共建卫所184个,千户所20个。到万历年间,所建卫所达到384个,千户所24个。政令所行西起斡难河(鄂嫩河),北至外兴安岭,东抵大海,东北达库页岛。仅黑龙江南北地区的卫所,其数量就有67个。斡难河卫、卜鲁丹河卫等十四个卫所,设在斡难河以东,嫩江以西,包括呼伦贝尔地区和黑龙江上游南北地区。沿精奇里江设立的有脱木河卫、古里河卫等5个卫。

精奇里江是黑龙江北岸支流,那里的垦荒历史有200多年,沿流域出现了专事农业的一些村屯,如博和哩屯、吴鲁苏屯、黄河屯(海兰泡)等,这便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江东六十四屯”。

在黑龙江城以东,到与松花江汇合处附近地区的卫所有可令河、木鲁罕山、哈喇察、兀喇卫等9个卫。以库鲁河为中心(伯力附近)设立了乞勒尼、忽鲁木、喜申、古鲁、亦儿古里等5个卫。撒儿忽,哈儿分等4个卫则沿敦敦河流而设。沿格林河设立了葛林、忽石门、卜鲁兀等5个卫。沿亨滚河(黑龙江北岸支流)设立了饮真河、满泾、朵儿必河等7个卫。奴尔干、兀的河、和囊哈儿、波罗河(两个卫在库页岛上)四个卫设立在由黑龙江到库页岛一带。在乌苏里江东部地区,还设了克默而河、亦麻河、失里、恨克、双城(俄称乌苏坦克斯克)等14个卫,一共是67个卫所。

这些卫所的设立,让明朝有足够的军队应对奴儿干都司的发生的突发状况,确保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和管理,也证明了这一地区一直是我国的领土,直到鸦片战争前,这67个卫所无可争议的都是我国的领土,所以说奴儿干都司的设立,确实形成了对东北强有力的管理。

奴儿干都司设立对明朝和东北的影响

奴儿干都司是明朝中央政府设立的,具有绝对的权威,宣布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统治,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形式上,东北地区都属于明朝。既然是明朝政府设置的正式机构,那总要有权威,总要能说明东北地区是属于明朝政府吧,那怎么证明呢?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赋税

既然奴儿干都司是明朝的地方,那么这一点地区就有义务想明朝政府交纳赋税。奴儿干都司向明朝交纳赋税是和内地是一样的。奴儿干都司通常是上缴当地的土特产,如海青、大鹰、鼠雕、白兔、黑狐、貂鼠、阿胶、海豹皮、海獾皮、殳角(海象牙)。鲸须、好刺(各色鹿)、马、失刺孙(即土豹)、金钱豹皮等。

这些都是奴儿干都司当地才有的,你让他们交纳粮食之类的也不现实,所以用这些当地的特产充作赋税,这也证明了他们是大明的地方,因为大明内地都是要叫赋税的

服从中央政令

努尔干都司是明朝中央设立的,官员是明朝中央任命的,一切都要服从中央,所以奴儿干都司的所有卫所,所有的官员都要绝对服从明朝中央,无条件的服从,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际上,都如此,这也说明努尔干都司属于大明。一个国家不可能有多种政令,奴儿干都司既然属于大明,所有的政令都是有命朝廷出。

奴儿干都司设立对东北地区的影响

既然奴儿干都司属于大明,那么东北地区和明朝的其他地方是一样的,明朝廷也要对这个地方进行开发,明朝廷为了方便由内地到奴儿干地区的交通,从而便于送文件、运送官兵等,设立了东西两条驿站线路。

一条是 “海西东水陆城站”自海西底卡失站(今黑 龙江双城县西,拉林河畔花园屯古城),向东北沿松花江而下,直到黑龙江下游奴儿干都司治所附近的满泾站,有50余个城站分布在此条驿站线路上。另条叫“海西西陆路”,从肇州起,经松花江、洮儿河往西直到兀良河(今满洲里附近)。

这两条驿站路线又连接了辽宁省东都司辖境内的驿路。这样一来使得处于边远地区的奴儿干都司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明朝政府还在驿站经过的地区征调劳役、畜力,设置站丁、站狗。为了运输的需要,明朝政府还在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松花江畔建立了船厂制造船只。这些举措无疑是加快了东北地区的开发,使得东北地区和内地的交流加强,无论是对明朝中央还是奴儿干都司地方都有好处。

另外,明朝中央政府还在当时奴尔干都司的治所特林建立了一座供奉观音的永宁寺, 并在两旁立了两块石碑,一块是在永乐十一年 (1413年)所立,碑上刻有《敕修永宁寺记》:另块是在宣德八年(1433年)所立,碑上刻有《重建永宁寺记》。这两块碑记,记载了明朝政府经营和管理奴尔干都司的经过。两块碑文均用汉文、蒙古文、女真文、藏文四种文字书写。碑文中的官员,有汉族人、蒙古族人、女真族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这证明奴尔干都司是明朝这个多民族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虽然现在永宁寺早已不存在了,但这两块石碑曾经在原址巍然挺立500年,这是我国对东北地区拥有主权的最佳证明。

所以说当时明朝政府设立了努尔干都司,不仅拓展了疆土,使得明朝的疆土扩大,还有效的开发了东北地区,使得明朝中央政府对东北地区的加强,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出现了无数真心为明朝服务的少数民族首领,比如亦失哈、康旺等人对创建和经营奴儿干都司的贡献很大。

根据史料记载自永乐七年(1409年)奴儿干都司筹建,直到建成并受命管理和经营,他们经历了全过程。在20多年中,亦失哈共巡视达十次之多。他们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采取柔化抚恤政策,使奴尔干都司所辖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明朝的关系极为密切。如永乐五年(1407年),到京师朝贡的纳木河等部落的首领就有三百人。永乐十年(1412年),奴尔干等处部族头目到京师朝贡的有78人,可以说,亦失哈、康旺、王肇舟等人在从事东北边疆的经营方面,贡献巨大而卓越。·所以说设立奴儿干都司对于明朝和东北都是双赢。

总之奴儿干都司的设立促进了该地区各族人民与汉民族人民的往来和联系,同时加强了明朝中央政权对奴儿干地区的行政管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明朝   蒙古   女真   松花江   东北地区   大明   元朝   西藏   黑龙江   永乐   地区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