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华为媲美的清华紫光,险些成为第二个联想

#时事热点头条说#紫光集团起始于1988年,其前身为清华大学成立的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后该公司改组成立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并于2005年完成改制,正式更名紫光集团。2023年3月20日国家监委对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赵伟国涉嫌职务犯罪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

1993年,清华毕业的赵伟国回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通信硕士学位,同时业余时间在紫光集团兼职担任自动控制系统方面的工程师,1996年,赵伟国硕士毕业后,正式加入紫光集团,担任紫光集团自动化工程事业部的副总经理,1997年,离开清华紫光。

2005年,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赵伟国。

2009年,赵伟国被召回,受命管理困境中的紫光集团。2009年6月清华控股宣布引入健坤投资集团取代首旅集团和旺达集团成为战略股东,同时委任赵伟国担任紫光集团CEO。紫光集团小股东旺达集团董事长钟栗铎透露,2009年6月健坤集团曾有一笔4000万元的资金秘密支付给紫光集团,其用途不详。

2010年2月2日,紫光集团决议向健坤集团借款3100万元,共出资5100万元与健坤集团合资设立注册资金1亿元的子公司北京紫光投资公司。钟栗铎认为,紫光集团负债累累,但却借款建合资公司,在资金链上存在巨大风险,很可能损害股东利益。他还指出,最为关键的是在健坤董事长赵伟国同时兼任紫光集团总经理的情况下,紫光集团和健坤集团本身存在利益冲突,难以保证出资安全。

2010年3月,健坤投资集团仅仅以1.53亿人民币的代价就获得了紫光集团35.29%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后来逐步将股份增加到49%,清华控股51%的股份。

2019年,赵伟国以250亿元财富,位列胡润富豪榜第124位。

2021年7月9日,紫光集团就收到了来自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纸公文,债权人直接向法院提起的破产重组申请。紫光集团第二大股东健坤集团针对紫光集团重组方案,发布了《关于紫光集团重组引进战投过程中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的公开声明》,质疑紫光集团重整方案,将直接造成当期734.19亿(未来价值数千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

2021年12月16日,紫光集团向北京一中院提交了《资产保全申请书》,请求北京一中院对清华控股和健坤集团所持有的紫光集团全部股权予以保全。12月17日,北京一中院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冻结清华控股持有的公司51%股权(对应认缴注册资本3.42亿元)及健坤集团持有的公司49%股权(对应认缴注册资本3.28亿元)。

2022年1月14日,北京一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执行阶段开始。 根据本次重整计划,重整执行的期限为6个月,即从2022年1月14日至7月14日。

2022年7月13日,北京一中院裁定确认,紫光集团等七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并终结紫光集团等七家公司重整程序,标志着紫光集团债务危机化解圆满收官。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智广芯”)承接了紫光集团重整后100%的股权。

2023年3月20日国家监委对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赵伟国涉嫌职务犯罪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

如果紫光集团重组方案是按照健坤集团思路走,紫光集团是不是成为第二个联想呢?掌门人一路走来,是否蓄谋已久,是否还有其他帮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清华紫光   华为   紫光   清华大学   清华   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股权   董事长   集团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