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4日天气:新一轮强降雨来袭,21号起以下地区暴雨连下4天

导读:21-24日天气:新一轮强降雨来袭,21号起以下地区暴雨连下4天

在炎炎的夏季,太阳天天烤得大地都快要烧起来了,空气里弥漫着滚滚的热浪,人们就像被困在了一个大蒸笼里一样,顶着一头大汗,脸色潮红,看上去累极了。

每当这个时候,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抬头望向天空,企盼着能看到一小片阴云或者暗色的乌云出现,因为那就代表着可能会下雨了。一旦下起雨来,气温立刻会降下去,炎热的燥意也会减轻许多。

于是人们开始频频查看天气预报,希望能看到预报员告诉大家明天会下雨。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人们会高兴地彼此祝贺,庆祝终于等来了这场解暑的好雨。

不过,天气预报毕竟不能百分之百准确,有时候预报下雨了,结果却是大太阳高高挂在天上。这时候人们就会感到非常失望,仿佛期待已久的礼物在最后一刻被夺走了一样。

不过,最新发布的天气预报显示,在未来的几天里,大部分地区都将出现较强降水天气,这样终于可以有效地缓解最近以来的高温干旱情况了。届时人们将能够重新感受到雨水洒在身上,清新凉爽的感觉。相信大家都已经迫不及待地盼望着这场久违的暴雨的到来了。

7月21日,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和北部、贵州西北部、四川东部和南部、重庆、湖南西北部、湖北、浙江北部、上海、安徽、江苏、河南、山东西部、天津、北京、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中东部等地部分区域有中到大雨。

其中,重庆西部、江苏东部、山东西部、北京、河北、内蒙古中东部等地个别地方有暴雨到大暴雨(100~110mm)。

7月22~24号,东北地区、黄淮、华北东部、苏皖及湖北、四川盆地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区域有暴雨,京津冀等地个别地方有大暴雨。

有一句农谚,用来描述一年中每个月的理想气候,挺有意思的。

”一月不雨,二月不晴,三月不干,四月不热,五月不闷,六月不旱,七月不涝,八月不凉,九月不寒,十月不霜,十一月不冻,十二月不雪。“

意思是说:

一月不雨:一月是春节前后的时期,如果下雨太多,会影响春耕和春节的庆祝活动。

二月不晴:二月是春季的开始,如果天气太晴朗,会导致土壤干燥和水分蒸发,不利于农作物的萌发和生长。

三月不干:三月是春耕春种的重要时期,如果土壤太干燥,会影响种子的发芽和根系的发育,需要及时灌溉。

四月不热:四月是春夏之交的时期,如果气温太高,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过快和开花结果过早,影响品质和产量。

五月不闷:五月是夏季的开始,如果天气太闷热,会导致空气湿度过高和通风不良,容易引发病虫害和霉变。

六月不旱:六月是夏收夏种的重要时期,如果降雨量太少,会导致土壤缺水和植物蒸腾过大,需要及时灌溉。

七月不涝:七月是梅雨季节的结束和暑期的开始,如果降雨量太多,会导致水稻田积水过深和其他作物淹死,需要及时排水。

八月不凉:八月是秋季的开始和中秋节前后的时期,如果气温太低,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缓慢和成熟延迟,影响收获和贮藏。

九月不寒:九月是秋收秋种的重要时期和国庆节前后的时期,如果气温太低,会导致农作物的抗寒能力下降和露水结霜,影响品质和产量。

十月不霜:十月是秋末冬初的时期和重阳节前后的时期,如果出现霜冻现象,会导致农作物受到冻害和落叶掉果,影响收获和贮藏。

十一月不冻:十一月是冬季的开始和冬耕冬种的重要时期,如果气温太低,会导致土壤结冰和种子失活,影响播种和发芽。

十二月不雪:十二月是冬季的中期和春节前的时期,如果下雪太多,会导致交通不便和农作物受到压迫,影响春节的庆祝活动和春耕的准备。

总之,这句农谚用每个月的气候条件来预测一年的农业收成。它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总结,也体现了农民对好年景的期盼和祈祷。它让我们明白了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的密切关系,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农民的智慧和艰辛。

朋友们,你老家下雨了吗?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暴雨   农谚   天气   降雨量   内蒙古   湖北   河北   农作物   土壤   气温   天气预报   生长   时期   春节   西部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