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老河口,有一个袁氏家族,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在湖北省老河口,只要提起袁冲乡的一个袁氏家族,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在湖北党史界,只要提起这个袁氏家庭,更是如雷贯耳,让所有人充满敬意。

这个袁氏家族之所以远近闻名,除了在红军时期走出了鄂北五县农民起义总指挥袁书堂,还培养出让人敬佩的袁溥之、袁震之、袁熙之、袁暄之,被人们称为“袁氏四姐妹”。

袁溥之、袁震之不仅是亲姐妹,她们两人的丈夫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袁溥之嫁给了陈郁,他是省港大罢工的领导人之一,解放后曾担任广东省委书记;袁震之嫁给了吴晗,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解放后曾担任北京副市长。

袁溥之(右)和袁震之(左)

袁熙之、袁暄之与袁溥之、袁震之的血缘关系很近,属于嫡亲叔伯的堂姐妹,袁熙之的丈夫容肇祖是北京大学教授,在学界上很有名气;袁暄之的丈夫名叫段子美,曾留学法国,是巴黎大学的高材生,建国后曾担任兰州大学的代理校长。

此外,“袁氏四姐妹”的姑妈袁友松,也是一个不简单的人,虽然长年寡居,但勤奋上进,是当地女子小学校的校长。除此之外,与这个家族有亲缘关系的许多俵亲,也都是当地的风云人物,也有许多人汇入革命洪流中,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不同的贡献。

这个让人敬佩的袁氏家族,位于老河口市袁冲乡境内,本来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书香门弟。父亲袁邦濯是前清秀才,生了三个儿子和二个女儿。

老大名叫袁书理,他就是袁浦之、袁震之的父亲。曾经是襄阳的一个学校担任校长,后来回到家乡任教育局长;老二就是袁书堂,袁熙之就是他的女儿;老三名叫袁碧堂,袁暄之就是他的女儿。

袁书堂

提起这个袁氏家族,袁书堂是绝对不能绕不过的。这个家族之所以成为让人敬佩的“红色家庭”,与他的教育、引导有直接关联。

他毕业于湖北警察学堂,与董必武、陈潭秋的关系很好,受他们的影响入了党。北伐军打到长江流域赶跑吴佩孚之后,他先后在蒲圻、武昌、黄陂担任县长。汪精卫步蒋介石后尘叛变革命后,他被迫于1927底离开黄陂。

根据党的指示,袁书堂回到家乡开始重建当地的组织,成为鄂北特委的负责人之一。在当时,鄂北特委的秘密机关就设在他家。这里总是人来人往,所以他家就有“红色饭店”之称。

1930年春,为配合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鄂北特委计划在鄂北五县发起武装起义,创建工农红军第九军二十七师,袁书堂被推举为总指挥。

让人意外,也让人遗憾的是,就是起义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将正式打响的时候,由于叛徒出卖,鄂北特委在他们召开会议的时候,突然被敌人包围起来了。大家还没有冲出屋子,激烈的枪声就响了起来。他和另外两名负责同志当场中弹,牺牲在自家堂屋内。

当地政府已在他家所在地建起“袁书堂纪念馆”,除了讴歌袁书堂的英雄事迹,也用一些图片和文字对“袁氏四姐妹”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这里自然也就成为当地有名的红色教育基地。

袁书堂的夫人王坚白,也是革命烈士。袁熙之就是她的女儿。

她原本是一个苦命的女子,穷得连一个正式的名字也取不起,直到认识了袁书堂。两人结婚后,袁书堂给她取名袁穆,并引导她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经陈潭秋的夫人徐全直和侄女袁溥之介绍入了党。为了掩饰身份,又改名为王坚白。

1927年夏天,由于汪精卫叛变,大革命失败,武汉陷入到白色恐怖中。受党派仍然在这里担任地下交通员,坚持斗争。

当年底,在一次散发传单的秘密活动中,她不幸被捕。虽然受尽敌人酷刑,她却咬紧牙关没有吐露半点机密。1927年12月23日,她被敌人杀害于汉口济生三马路。

提出袁氏四姐妹,不能不提当年的“湖北女师七君子”。因为袁溥之、袁震之两姐妹都在“七君子”之列。

1922年,湖北女师作出一个反动决定,宣布解聘进步教师刘子通。此事引起同学们的不满,很快发展成一场规模较大的学生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涌现出七名优秀的学生代表,她们是徐全直、杨子烈、夏之栩、陈媲兰、庄友义、袁溥之、袁震之。这七个人就是人们常说的“湖北女师七君子”。

湖北女师七君子

袁溥之、袁震之等人参加到革命行列,除了受董必武、陈潭秋等人的熏陶,与二叔袁书堂的教育和引导,也有很大关系。正是受到了二叔的影响,她们才先后远离家乡,前往武汉读书。也是因为能够来到风云际风的武汉,才有机会接受到进步思想。

其实除了袁氏四姐妹,与袁家有关系的许多亲属,也是受袁书堂影响,先后来到武汉的。其中也有许多人,以各种方式参加了革命。只是其中的许多事,因为时间已久,已经不为外人所知。

根据我们的研究,除了二叔袁书堂就在1913年就前往武汉读书外,在下一辈人中袁溥之与表妹宋伯筠最早带到武汉的,时间在1920年。一年后也就是1921年,袁震之、袁熙之、袁暄之三姐妹,还有表妹宋炜和远亲杜林、刘超、李佩兰等人,也来到了武汉。

她们就读的学校都是湖北省女师,自然也都参加了那场有名的学生运动。这一大群孩子每到星期天和寒暑假,就会时不时地聚集在袁书堂的家里,自然而然也就进一步受到他的影响和教育。

在这群孩子中,还有一个人在历史上曾惊鸿一瞥,她就是宋炜。

之所以要特别提到宋炜,是因为她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第一期生。1925年,国共合作背景下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开始招生,给了湖北省10个指标,宋炜就是其中一个,她的领队就是胡彦彬。

我发现这个秘密,是许多年前读台湾一个名人写的回忆录时发现的。后来曾花很长时间,想追查宋炜的结局,遗憾的是因手头资料所限,最终一无所知,不过又意外发现与她有关的另外一条线索。

在鄂北地区还有一个著名烈士,名叫李自修。他是红九军二十七师的创建人,也是这个师的师长。

宋炜与李自修订有娃娃亲,李自修因为家庭富裕,当初并不愿出来革命,宋炜就想法设法坚决与他解除了婚约。

受此事刺激,李自修终于醒悟过来,觉得年青人就是要有一股精气神,就是要自觉向先进思想靠拢。于是也在家乡参加了革命,入了党,成为袁书堂领导当地群众闹革命的重要助手。

袁书堂牺牲后,他没有被危险吓倒,仍然一心革命,在党的领导下创建了红二十七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0

标签:董必武   湖北   中山大学   特委   莫斯科   家族   湖北省   革命根据地   老河口   武汉   刮目相看   敬佩   他家   所有人   家乡   女儿   关系   四姐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