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族消失之谜:150万契丹人人间蒸发,一封信件,终于揭开谜团

他们本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在唐朝灭亡后建立了国家,这个便是日后的辽国,他们的首领便是著名的耶律阿保机。

辽国国祚绵延三百余年后,最终被蒙古人所灭,从此之后,契丹一族似乎就像人间蒸发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要知道契丹族可是有着150万人,这百万人是如何在一夜之间就杳无踪迹?

这个问题也是困扰诸多历史学家们的一个难题,直到契丹消失近千年之后的20世纪,这一谜题的答案才水落石出,而这个答案竟是由一封普通的信件带来的。

契丹人的辉煌时期

唐朝建立之前,契丹人还只是一零散部落的状态,直到李渊在位时期才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

弱小的契丹族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于其他势力,起初他们依靠突厥汗国,后来逐渐与唐朝搭上了关系,契丹族的处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据史料记载,李世民曾派人赏赐契丹首领旗鼓,这些旗鼓成为了日后契丹可汗的象征,而且在太宗一朝,契丹人开始逐渐与唐朝有了贸易往来。

特别是在公元630年前后,李世民赐姓契丹首领大贺窟哥为李,这让契丹人在唐朝的帮扶下得以迅速发展壮大。

在唐朝时,契丹与中原的关系几次发生改变,从最初的归附到后来的反叛,再到后来内部分崩离析,部分投降唐朝,部分则继续对抗朝廷。

在安史之乱后,由于唐朝元气大伤,因此与契丹之间的战争也被迫停息,此后契丹与唐朝相安无事百余年,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公元907年,不仅是唐朝灭亡的时间,也是契丹人迎来巅峰的时间,这一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继承可汗之位,他的上位,为契丹建国奠定了基础。

在经过十年的稳固权利后,阿保机于916年建国称帝,国号为“大契丹国”,年号神策,后来国号改为辽后,阿保机被追尊为辽太祖。

从契丹建国开始,契丹一族才算是真正迎来了黄金时期,此后他们将目标投向了中原王朝,由于契丹的领地偏北,为了图谋中原的资源,耶律德光与后唐朝的节度使石敬瑭,以承诺出兵为条件,换来了燕云十六州。

这十六州为契丹的进一步壮大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物质,也使得这一地区丢失四百余年之久,直到明朝建立时才被收回。

契丹最鼎盛的时候,是在辽圣宗亲征后,即公元101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契丹国,国土面积广阔,可达500万平方公里,超过如今我国面积的一半,人口更是数千万之多,与北宋形成鼎立之势,可见契丹族的鼎盛辉煌。

然而这样的辉煌仅仅持续了100年,公元1125年,在金人的不断进攻下,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宣告灭亡,也标志着契丹族的没落和消沉。

在辽朝灭亡后,部分契丹人被迫向西迁徙,他们抵达了今天的中亚一带,在那里扎根繁衍,而另一部分则在耶律大石的带领下占据了蒙古高原和今天新疆东部一代,建立了西辽,然而在传世不过80余年后还是被成吉思汗所灭。

此后契丹人就好像彻底蒸发,消失在了人间,几百年间再无契丹族的身影,他们究竟去了哪里?是否留下了后代?若有这些后裔今天又身在何方?

一封信件揭开契丹消失之谜

对于契丹的消失,学术界有过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认为蒙古人在灭亡契丹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导致大量的契丹人被诛杀,而侥幸活下来的契丹人为了保命,也被迫隐瞒自己的身份,或者和别的族群通婚,以此来躲避蒙古人的毒手。

这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是契丹可是有着150万人之多,就算蒙古人再惨无人道,也不可能做到将百万契丹人诛杀殆尽,所以这背后还另有隐情。

来自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刘凤翥,常年以来致力于研究契丹文化,他对于契丹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对于契丹消失之谜,刘凤翥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甚至多次公开声称,找到契丹人的踪迹,就是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

为了实现这一夙愿,刘凤翥身体力行,走过了昔日辽朝的都城和契丹聚居的地方,希望能够找到一丝蛛丝马迹,但是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当年契丹人留下的痕迹,早已经在时间的磨损中消失殆尽。

就在刘凤翥感到绝望之时,一封突如其来的信件,让他惊喜万分,重新看到了寻找契丹人踪迹的希望。

那是在1996年,刘凤翥接到了一封来自内蒙古的信件,信中的内容是一位自称丘志德的人,说自己的族人很有可能是契丹族的后裔。

这个消息让刘凤翥喜出望外,他来不及深究这个丘志德的身份,就亲自开车,对着信件上的寄信地址疾驰而去。

一路上,刘凤翥的心都止不住颤抖,毕竟对于一名将寻找契丹人作为愿望的学者来说,这样的线索无异于沙漠中的绿洲。

几日后,刘凤翥来到了内蒙古,见到了给他写信的丘志德,这才发现,眼前的丘志德是一名达斡尔族人。

在和丘志德以及他的族人交流探讨后,刘凤翥发现,这里的人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自己祖辈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这样的情况往往发生在历史上的逃难时期。

先人为了躲避祸乱而向后代隐瞒自己的身份背景,导致了后代子孙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根究竟在哪里。

刘凤翥意识到,丘志德这些达斡尔族人,很有可能就是当年逃难的契丹人的后裔,而接下来的事更加佐证了他的猜想。

丘志德告诉他,虽然自己对于祖辈的历史并不深知,但是族中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在他们的不远处有着一座据说是由契丹人修建而成的长城,而他们都是这些修城人的后裔。

刘凤翥立刻意识到,修建长城的目的,就是为了抵御蒙古人的进攻,而在之后的几日里,刘凤翥在与达斡尔族人的交流中发现,这里的生活习俗和他此前考究的契丹人生活习俗很是接近,因此更加断定这批达斡尔族人,就是当年契丹人的后裔。

为了进一步确定,刘凤翥提取了丘志德和几名族人的DNA样本,与辽朝契丹人的古墓中提取到的DNA进行比对,结果发现两者的DNA序列几乎一致,这就证明了达斡尔族人就是契丹人的后裔。

结语:

就此,刘凤翥终于找到了契丹人的踪迹,虽然只是一部分后裔,但也算是完成了夙愿,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能够有越来越多的契丹后裔被发现,而他们也可以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根基所在。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契丹   达斡尔   信件   中原   蒙古人   谜团   族人   后裔   首领   唐朝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