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风潮”逼迫下的法币改革,为抗日攒家底,日本亡华野心破灭

#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今年是卢沟桥事变爆发86周年,86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本期我们将探讨这场事变发生的前因后果,从理性上去真正理解86年前发生的那场伟大卫国战争

明治维新后日本快速崛起的秘诀

都知道日本的崛起,当然首先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变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缘故。日本明治维新跟清朝洋务运动相比,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日本学习了英国一整套中央银行加资本市场的金融炼金术。

清朝的洋务运动建设近代工业、近代军事,全靠朝廷拨款的财政手段,或者官督商办的封建手段。在发展经济和国防的资本运作方式上,两种方式质的区别决定了甲午战争的结果,也决定了中日两国的发展命运。

思考一下,为什么美苏冷战以苏联失败而告终?美国有强大的资本市场,有旺盛的金融创新,拥有包括金融衍生品在内的发达的信用扩张手段。而苏联没有资本市场,只有财政工具,只有实体经济中的固定资本投资。这是不是很像洋务运动当中的清朝。

当你只有实体,别人可以用金融炼金术的虚拟资本主义动员一切资源,甚至可以动员未来的资源穿越回当代来跟你死磕的时候,你实际上等于是乞丐跟龙王比宝。

苏联老百姓直接被美国老百姓用信用透支所创造出来的极大物质消费能力所征服,这个时候,任何意识形态都是不能自圆其说的,都是不可避免要崩盘的。而明白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抗日战争的爆发绝非无关轻重。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日本仗着英国要扶持他去制衡俄国的战略需要,在英美的直接支持下,接连发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实现了大国崛起

紧接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和美国都远离欧洲战场,一起大发战争财,出口增长了两倍,重化工业翻了一番。造船能力从1914年的年造船量8.5万吨,一跃增长到1919年的65万吨,还从战前的债务国变成资本输出的债权国

由于日本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它基本瓜分了战败德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曾经拥有的殖民地,从青岛到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等都成了日本的地盘。日本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亚太地区海上霸主。

在1922年世界海军军备会议中,英、美、日、法、意五大国的海军吨位之比被确定为5:5:3:1.75:1.75,也就是说,日本的海军吨位被确定为海上霸主英国的60%。

可实际上英国皇家海军要全球部署,美国海军也要兼顾大西洋和太平洋,因此日本海军在亚太地区实际上处于压倒性优势。但这次海军军备会议也有一点对日本的国运造成了长久的负面影响,这次会议废除了1902年签订的英日同盟条约。

从此,日本就像一个初出茅庐的江湖小虾米,在失去师傅的指引后迷失了方向,在国际舞台上横冲直撞,最后险些国破身死,日本明治维新后捞到的所有好处在二战结束后几乎被全盘清算。

除此之外,日本自身还有一个致命弱点,也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暴发户“新科亚太海上霸主”显得不那么名副其实,这个致命弱点就是当年日本自身实力的弱小。

在卢沟桥事变爆发的1937年,世界上有七大强国,美国、苏联、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日本的总国民收入在七个强国当中是最低的,只有40亿美元。但是日本国防开支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却是七大强国中最高的,高达百分之28.2%。

1931年日本军费只有21亿美元,但是到1937年猛增至101亿美元,整整增长了5倍,在七大国当中排名第六。更不要说1929年大萧条对日本经济的巨大冲击。

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1931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爆发大萧条时下降了32.4%,采矿业和重工业下降了50%,农业总产值减少了40%,出口贸易减少了50%。日本国内物价下跌、企业破产、银行倒闭、政局动荡、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尖锐。

日本之所以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吞并我国东北,并不是它强大的表现。恰恰相反,是它极度虚弱的表现。究竟虚弱到什么程度呢。经常穷苦农民出身的日本低级军官休假回乡,要迎娶青梅竹马的爱人,才知道姑娘为了活命早到城里去从事服务业。

受到这样深重的压迫,日本中下阶层已经被逼到要么社会主义革命去解决社会矛盾,要么通过帝国主义扩张来缓解内部矛盾的程度,要不怎么日本连昭和军人都要搞二二六兵变呢?

事实上,日本已经虚弱到通过正常的经济活动,日子无法过不下去的程度。它内部的左翼思潮又面临残酷的压制和迫害,结果全社会走投无路,只好组团出海,跳上东亚大陆去明抢。日本经济在穷兵黩武和大萧条的冲击下,实际上日子已经没法过了。

1929年大萧条影响下的中国

那中国又是什么情况呢?非常奇怪的是,在大萧条的冲击下,全世界的日子都不好过,但偏偏中国的日子还可以。后来不是有人吹牛,说1927年到1936年是所谓黄金十年吗?

实际上从宏观经济数据上看也还是可以的。在危机最严重的1929年到1931年,三年间我国贸易顺差总计超过两亿两海关银。如果用银元,就是俗称的袁大头来计算,三年间总的白银净流入达到了5.2亿元。全国工业生产总值从1929年的7700多亿银元增加到1932年的9200多亿元。

在这之后,中国经济从1932年到1936年,五年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2%、-0.172%、-8.2%、8%、5.2%。也就是说,在七七事变之前的五年中,在大萧条的背景下,除了1933年和1934年出现严重经济衰退之外,其他年份基本都是大幅增长。

为什么全世界都深受大萧条冲击,美国都饿死上百万人,唯独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呢?为什么在1933年和1934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呢?为什么1935年之后,我国经济又全面复苏呢?这与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中国能够因祸得福,在大萧条中逆势上扬,与中国独特的货币制度是密不可分。大家都知道,当时中国是银本位,买东西算账都是用银元或者银两。可是除了中国之外的,全世界都是金本位。

在世界上,白银不具备货币的属性,它只是一般的商品。大萧条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就是通货紧缩、物价下跌,白银的国际市场价格也跟着狂跌。可是中国是银本位,国际银价暴跌其实就等于中国货币大幅贬值。

当时贬值到什么程度?从1929年到1931年,银元兑美元汇率实际跌了40%。就是如此深度贬值,极大刺激了中国出口,这就是中国三年间取得两亿两白银贸易顺差的原因。出口大增也就拉动了国内制造业增长。

另一方面,国际银价暴跌,可是中国还是银本位,中国国内的银价还处在相对高位,这就出现了巨幅套利的空间。白银从国际市场大量流入中国,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所谓资本项目顺差。

于是中国的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也就是贸易往来实现了双顺差。这个双顺差在三年之内就为中国带来5.2亿银元的净收入,撬动中国工业产值增长了20多亿银元,这让日本如何不紧张、不恐惧。

英美放弃金本位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因此,日本选择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还有一重目的,就是要打掉中国的增长势头。后来的事实证明,日本的局部入侵根本无法阻止中国经济发展。但是英国和美国的货币制度变革却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然而就在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1931年9月19日,英国正式宣布放弃金本位。由于日元的发行在甲午战争后是跟英镑挂钩的,又通过英镑间接跟黄金挂钩。现在英镑脱离金本位,日本也不得不在1931年12月13日废除金本位。

英国和日本废除金本位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英镑和日元在国际市场巨幅贬值,对中国的出口形成巨大冲击。

更严重的是,美国在1933年也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汇率随之暴跌。更严重的是,美国罗斯福政府还在1933年通过所谓白银法案,把白银也作为美元发行的准备金,还规定政府要以固定价格收购世界市场白银,等于将白银重新货币化,也造成国际市场白银价格暴涨。国际银价暴涨意味着银本位下的中国货币汇率随之大幅攀升。

中国货币不断升值,从1932年底的一银元换19美分,上升到1933年底一银元兑换33美分。而原本存在的国际白银市场与中国国内白银市场的套利空间在一夜之间逆转。现在国际银价涨得比国内高,这就造成白银开始大量外流。也就是说原本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变成了双逆差。

中国的出口1933年跟1930年比,整整下跌了30%,而白银大量外流直接造成我国金融市场上银根紧缩。上海银行间同业市场拆借利率从1931年的6%直接涨到1933年底的16%。由此,大萧条综合症正式爆发,通货紧缩、企业破产、银行、钱庄倒闭、人民大量失业。1934年,全国经济衰退超过8%。

由此可见,经济战争的杀伤力有时候比一场真正的战争还要严重得多。日本刻意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没能破坏中国发展的大势。但是英国和美国的货币政策变化却在不经意间做到了这一点。

面对白银大量外流、通货紧缩的危局,南京政府的对策是干脆给来个釜底抽薪搞货币改革。中国的货币制度要从银本位时代跑步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也就是要进行法币改革。货币发行权收归中央银行,货币发行跟白银脱钩,央行直接印钞发纸币。

蒋介石政府的法币改革

南京当局的如意算盘是这次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白银短缺造成的信用危机。我们没有能力左右国际市场银价,无法使得白银倒流,但是我们可以干脆直接废除银本位。市场上需要多少货币,央行直接开动印钞机印,这样就可以重新为经济活动提供充足的货币。

但是,发行纸币也是要有准备金,准备金是纸币信用的基础,没有准备金的纸币无法取信于民,也非常容易再造成通货膨胀。选择什么作为准备金呢?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摆脱银本位,自然不可能再用白银去做货币发行准备金。

世界各国在大萧条的作用下纷纷放弃金本位,中国自然也不可能在大家都放弃金本位的时候自己去搞金本位。那只剩下一个选择,跟外汇挂钩。但问题是跟哪种外汇挂钩呢?这可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政治问题、战略问题。

因为你选择哪种外币作为发行自己货币的准备金,就意味着你的经济要和这种外币的发行国捆绑在一起,意味着你要加入外币发行国所主导的国际生产分工和交换体系,反映到政治上,货币跟哪种外币挂钩,你就会和这个外币发行国成为盟国。

最开始,日本人提出要为中国的法币改革提供日元支持,也就是要中国的法币跟日元挂钩,提议被南京政府婉拒。在九一八事变的态势下,如果接受日元作为中国货币发行的准备金,这是政治自杀,也是经济自杀,等于不战而降,做了人家的殖民地。

南京政府去求美国人提供外汇援助,美国的财政部倒是很感兴趣,甚至提出一亿美元的援助计划。但是美国国务院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坚决反对。美国国务院的考虑是东北亚是西方海权力量的战略极限,在这个地区,除非取得日本支持,美国不宜过分伸张自己的意志,否则只会给美国的国家利益带来灾难。

美国不干,南京政府又去找英国,英国提出英、美、日三国共同为南京当局的货币改革提供援助。对于英国的建议,日本财政大臣高桥世卿倒是很赞同,但是遭到了外务省和军部方面的强烈反对。高桥世卿在甲午战争时期就充当日本央行的西部支行行长,是具有高度战略理性的银行家。他意识到经济殖民是一种比军事入侵更隐蔽、更有效率、成本更低、获利更大的扩张手段。因此力主日元要成为中国币制改革的准备金之一。

但是外务省和军部的主张也不是没有自己的道理。外务省和军部认为,中国的币制改革一旦成功,一个现代化的金融体制和资本市场的结构就要在中国出现。一个统一的中央银行货币发行以及信用扩张是日本崛起的秘诀,如果现在中国学会秘诀,这是万万不行的。在日本拒绝为中国货币改革提供援助的情况下,美国也跟着表示拒绝。英国却按捺不住在大萧条的前提下拉中国加入英镑区的诱惑,终于答应提供中国一千万英镑援助,作为中国发行法币的准备金。

具体做法是,中国央行全面回收全国的白银,再将白银拿到伦敦白银市场抛售,换回英镑作为发行法币的准备金。有了一千万英镑做准备金,因此南京政府就有了推行法币改革的底气。终于在1935年11月3日正式出台币制改革政策,全国金融格局为之全面刷新。

所谓好事多磨,法币改革出台后又遇到了困境。原来,美国政府不愿意看到中国加入英镑区,美国妒火中烧,看着眼红,于是干脆暂时停止收购白银,甚至在国际市场抛售白银,造成南京政府难以在国际市场顺利售出白银,也就不能回笼英镑,没有英镑发币发行就没有准备金。

但南京政府正确估计到美国从中作梗,并非反对中国币制改革,它只是反对中国的法币仅仅与英镑挂钩。于是南京政府主动与美国罗斯福政府展开谈判,终于在1936年5月12日达成所谓中美白银协定。

其基本架构是美国政府用美元从中国购买白银,中国再用出售白银所得美元做准备金发行法币。这个法案签订后,一直到卢沟桥事变,美国一共从中国购入白银18000万两,约合一亿美元。

南京政府就用一亿美元外加之前向英国出售白银所得的一千万英镑当作发行法币的准备金,承诺所有持有法币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按照法定汇率从央行兑换成相应面额的英镑或者美元。

中国的法币改革大获成功,从此中国出现了1882年日本明治维新创立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后同样的局面,南京政府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发行权,也就统一了财政,可以在统一的资本市场中发行战争国债,来为即将到来的中日战争融资。而这正是日本人当年打赢中日甲午战争的秘诀。

对此,日本陆军省指责中国的币制改革,称南京为私利而将国家出卖给英国人。对于既有政治经济关系之邻国,日本竟毫无协议,这不仅影响四亿中国人民的福祉,也将威胁东方和平。作为东亚安定力量的日本,对于英国将一个半殖民地的中国置于他的资本统治之下的企图,不能漠视。

日本外务省则表示,中国实行币制改革使蔑视日本之立场,故意不能承诺,日方将断然排挤之,随诉诸武力以必阻止其实现。一位美国外交官曾准确地评论道,日本军人抱有一种信念,以为中国推行的统一全国发展经济和改进军事的方案有了进展,并获得明显的成功,因此已经构成对日本安全的威胁。

推迟中国目前所进行的币制改革的行动,意味着以后再想去摧毁它就难于做到。于是,日本军方强令中国的华北地方军政长官宋哲元、韩复渠等人不得将华北的白银解送中国中央银行,并且责令在华的日资银行不得将白银交给中方。为了配合这一政策,日本海军方面直接将驻扎旅顺和青岛的军舰集中调到天津大沽口外,武力威慑。

而关东军对币制改革的反应则是直接用大炮发言。中国在1935年11月3日刚刚宣布币制改革方案,关东军在11月15日立刻派出步兵、坦克战车和野战重炮部队在山海关一线集结,随时准备开进关内,扩大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同时日本方面开始策动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大力向华北渗透,妄图把华北满洲国化。至于那关外的所谓伪满洲国则宣布放弃银本位,实现日元本位。

实际上,中国币制改革成功,让日本人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恐惧。日本人知道,再不动手留给他们的时间就不多了。正是在这种恐惧支配下,历史的时针不可避免地走到了1937年7月7日,也正是在统一逻辑支配下,历史的时针还将不可避免地走到1945年8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法币   日本   银本位   金本位   币制   家底   英国   准备金   美国   风潮   中国   野心   货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