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乾隆皇帝曾被两才子机智反怼,且才子都姓刘,你可听过?

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制度中,国家的大部分权力都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这也造成他们特殊的地位。纵观历史,我国出现过许多皇帝,不过要说名气最大,乾隆绝对排得上号。

一来是他距离今天时代比较近,其

乾隆皇帝

次他在位的时候清王朝走上巅峰,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康乾盛世,这与晚清时期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在传统的靠门第做官的九品中正制瓦解之后,科举靠着自己的吸引力促进了社会流动性的发展,使得寒门子弟也有了一条上升的通道。这不仅维护了封建统治,也让原本动荡的社会多了不少稳定的意味。

而在唐代,为了进一步巩固皇帝个人的权威,从武则天时代开始,科举考试新增了殿试一项,简单来说就是考生通过层层笔试之后,到金銮宝殿之上九五之尊亲自面试你。

古代殿试

这点来说,是比较有利于君主权威的扩张的,毕竟这些学生在殿试之后一跃成为所谓“天子门生”。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意外的因素。

例如,原本单纯的笔试检验的不过是考生的才能,但是现在多了面试,考生本人的口才和长相就是一个很关键的点了,在皇帝眼里,你会不会写文章不重要,能不能让我看顺眼才重要。

这种事在历史上数不胜数,然而在清代,有两位考生面对皇帝的如此羞辱行为,却机智勇敢反击最终说服皇帝。

其中一人名叫刘凤诰,另一位是谁?后面接着讲。

刘凤诰画像。

少年多才,命运多舛

刘凤诰年幼丧母,但是他本人勤勉好学,且文武双全,十几岁的儿童便掌握射御之术,在家乡大家都称他为天才儿童。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前途无量的孩子,却在一次和朋友射箭娱乐时,被误伤了眼睛,幸亏小孩子力气小保住了性命,但是那个时代医疗条件难以保证,年幼的刘凤诰这次成了人们眼中的“独眼”。

也因为眼睛受伤,刘凤诰自觉已经与修炼武功无缘,于是便一门心思投进四书五经之中,决心靠着读书这条路来赢得功名。

但是,在当时的人看来,独眼不仅是不祥的象征,且让人感到害怕,尽管刘凤诰靠着自己努力考上了举人,但是当地的官府都不愿意收留他。

刘凤诰无奈,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继续往上取进士上。

但是在1879年的考试中,由于灯光昏暗,刘凤诰独眼很难看清卷面,所以写字的速度慢了很多,还没写完,考官便要收卷了。

然而在此时,当时的主考官礼部尚书常青看到了刘凤诰的卷面,瞬间被他卷面上刚劲有力的书法吸引了,于是暗中让人不要打扰他,等到刘凤诰写完方才收卷。

如此这般,刘凤诰才最终有机会上殿面见天子。

当时的乾隆皇帝很喜欢写一手好字的人,在看到刘凤诰的文笔和书法后,十分高兴,当即将探花郎的名次赏给了他。

然而在殿试的时候,乾隆看到独眼的刘凤诰,心中便起了反悔的想法。

刘凤诰雕像。

大殿之上,勇敢反击

但是毕竟是皇帝自己钦点的探花郎,如果自己说要反悔,岂不是很没面子?于是乾隆便有意刁难刘凤诰,想让他自己知难而退。

于是,乾隆便给出了上联:

北宋寇莱公,双天官,双管齐下著诗书;

这这上联明面儿上在夸的是宋朝的寇准,暗地里明显是在讽刺刘凤诰独眼的缺陷。

然而刘凤诰毫无动摇,转瞬之间就对出下联:

大清刘凤诰,一目人,一目了然读文章。

这下乾隆可生气了,心想你这一个区区考生,居然敢和历史名人作对,于是又出了上联:

独眼岂能登金榜;

这明显是指着鼻子骂人了。刘凤诰听了以后,不急也不恼。他想,皇帝看我只有一只眼睛,就这样小看我,我怎么办呢?得来个比喻讲明道理。

于是刘凤诰也不含糊,顿时回答道:

半月依旧照乾坤。

此句话的含意很深刻。它是说月亮也不总是圆的,可即使是半个月亮,它的光芒也普照大地。其实,这句话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自己虽然只有独眼,但仍旧可以为国尽力。

这下乾隆有点知道这位年轻人的厉害了,于是便又出一上联: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汉?

刘凤诰答道: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

这一个扣题,让乾隆龙颜大悦,立即钦点他为探花郎,原本丑陋的独眼,也被他过人的才学所掩盖。

而此后,刘凤诰的才学也没有让乾隆失望,他历任各地官员,最后回京,被封为太子少保(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大官)。

要说的另一位就更知名了,他就是刘墉。

身出名门,不骄不躁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七月十六日,刘墉出生于山东诸城。

家族是名门望族,其曾祖父刘必显在顺治年间官至户部广西司员外郎,祖父刘棨在康熙年间官至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则是乾隆朝的一代名臣。刘墉成长在名门相府,家族成员世代为官是妥妥的官三代,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乾隆十六年,刘墉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当年殿试。

这也是乾隆皇帝第一次召见刘墉。

机智反怼,霸气应对

没曾想,乾隆刚刚看到刘墉就大吃一惊,因为此人和想象中差距太大,竟然是一个罗锅。虽说人不可貌相,但是外貌毕竟给其他人的第一印象,一时间乾隆脸色有些难看,对刘墉也生出不满。

不过乾隆自然不可能当场表示不满,毕竟拒绝对方的话会贻人口实,即便身为皇帝没人敢反对自己,但是也需要为了面子而考虑。

经过一番思考后乾隆想出一个办法,他当场便出一个对联,想要以此来刁难刘墉。实际上仔细分析就知道这句对联并非在考验刘墉的才华,反而是让他知难而退,既然是罗锅就不要进入朝廷,否则只会丢失国家的脸面。

于是就给他出了个上联:

只可叹,弯木难当顶梁柱;

这句话的意思明里暗里都很明显了,表达的就是乾隆皇帝对刘墉的不喜,还以“弯木”两个字来暗示刘墉,他的样貌不足以符合皇帝选材的标准,将来也是不可能成为朝堂上顶梁柱的,希望他自己能知难而退。

刘墉在听完乾隆皇帝出的这个上联之后,当即也就变了脸色,但他很快又镇定自若。

不过碍于对方是一国之君,刘墉也显然是不敢当场发作的,只好不动声色地以下联搪塞了回去。

刘墉才思敏捷,很快便回答道:

甚为喜,屈弓才可射天狼。

乾隆皇帝说刘墉“难当顶梁柱”,君主之言,刘墉自然是不敢不从的,因此只能先顺着他的意往下说,承认自己可以“不当顶梁柱”。

但是刘墉心中对于乾隆皇帝的评价是非常不服气的,于是便将自己说成“可射天狼”。

刘墉对出的这句下联出自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可谓经典之作。

刘墉的下联回答得十分霸气。

一方面是引经据典,借用了苏轼的诗词表达了自己在朝廷中的作用,这也是他才学的表现之一,另一方面,刘墉的回答有些“声势浩大”的意思。

顶梁柱的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东西,说来其作用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但“射天狼”那可就不同了,这可是个英雄所为。

刘墉自小便满腹经纶,又怎会听不出乾隆皇帝口中的弦外之音?

乾隆皇帝因为他的外表而看轻他,认为他难当朝廷中的顶梁柱,因此并没有重用他的打算。

虽然对方是皇帝,但这种以貌取人的做法让刘墉觉得不服气。

既然自己当不成顶梁柱了,那干脆就不当了,于是刘墉便用下联表达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十分霸气地表示自己要成为“射天狼”的人物。

刘墉的意思也是非常明显的,欲成大器,必然也要先懂得弯腰低头,避其锋芒,于是便有了“弯弓”这一说法,也表示自己完全能够担此重任。

刘墉的这个回答,也是把乾隆皇帝惊呆了,没想到刘墉此人相貌平平,但胆气却着实不小,看起来也是挺骄傲的一个人,但心中对于他的回答又有些不满。

当时大清到了乾隆皇帝这一代,可谓是达到了康乾盛世的鼎盛阶段,经过康熙和雍正的励精图治之后,乾隆皇帝接手的是一个太平盛世,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而刘墉下联中的“射天狼”射的显然就是对大清朝廷有危害的东西。

换个角度来说,乾隆皇帝就觉得,如此盛世还有什么威胁存在,意思是说我这个皇帝哪里当得不合格吗?

乾隆皇帝紧接着又问刘墉,“射天狼?你该如何射?”

刘墉不卑不亢,坦然地回答道,“所谓‘射天狼’,即是查处天下贪官,拯救苍生百姓。”

也正是这个回答,彻底让乾隆皇帝龙颜大悦,开始对刘墉此人改观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关注我@丰哥故事汇​

更多精彩,用心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刘墉   乾隆   殿试   顶梁柱   知难而退   上联   下联   大殿   朝廷   机智   才子   考生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