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幻想,和议是假


谈判是不是谈判,是谈判还是阴谋,有的时候要考虑慎重。


伴着窗外的夜色,喝一口热乎乎的花茶,又到了一天中最为放松的时刻。


坐在键盘前,和读者朋友们聊聊天吧。今天,我讲一个历史故事。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为了争夺上党地区,爆发了烈度空前的战争。最终,在两国主战派的推波助澜下,原本因为上党归属爆发的局部战争,变成了战略决战。


战争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时候,秦赵两方都已经元气大伤,谁也没想到一个上党会成为改变战国命运的转折点。赵孝成王与楼昌、虞卿等人商议,想亲自率领部队与秦军决战。


于是赵国有人坐不住了。


结果楼昌站出来了,说这样搞无济于事,不如派地位高的使臣去秦国议和。


虞卿坚决反对,他认为如果秦国决心攻打赵国,和议难成,不如派遣使者携带珍宝去楚国、魏国活动,使秦国畏惧各国的合纵抗秦,这样和议才有成功的可能。


最后,赵孝成王采纳了楼昌的建议,派郑朱前去秦国议和。


秦国的昭襄王见此机会,把议和搞得天下皆知,他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对赵国使者郑朱殷勤接待,目的就是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借以防止各国出兵救赵。


原本对赵国灭亡心有戚戚,唇亡齿寒的各国,一看到赵国带头和秦国议和,都认为赵国不再需要支援。于是便高枕无忧了起来,以为和平又能延续下去了。


秦国当局利用天下以为缓和的局面,迅速征召河内青年,短时间内组织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又暗中用计,让赵括接替廉颇,最后派大将白起来,一举歼灭了赵国的有生力量。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


至此,秦国的扫清六合,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这次人三番五次派人来议和,是真是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魏国   秦国   河内   楚国   主战派   元气   战国   使者   决战   战争   幻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