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的职场智慧:职场上的敲打和交易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职场上这样的敲打和交易,你看懂了吗?

原文:魏东豫州刺史田益宗衰老,与诸子聚敛无厌,部内苦之,咸言欲叛。魏主遣中书舍人刘桃符慰劳益宗,桃符还,启益宗侵扰之状。魏主赐诏曰:桃符闻卿息鲁生在淮南贪暴,为尔不已,损卿诚效。可令鲁生赴阙,当加任使。(《资治通鉴》147卷 梁纪三)


译文:北魏东豫州刺史田益宗年老体弱,和他的儿子及孙子们聚敛财物,贪得无厌,其治下官员百姓深受其害,纷纷说要叛离。北魏宣武帝派中书舍人刘桃符去慰问田益宗,刘桃符返回朝廷后,向宣武帝奏报了田益宗侵犯骚扰当地的情况。宣武帝对田益宗赐诏书道:“刘桃符听闻你的儿子田鲁生在淮南蛮横暴敛,若是一直这样下去不知收敛的话,必定会损害你对朝廷的忠诚。可以让田鲁生到朝中来,另行对他进行任用。


分析:诏书只有短短几句话,我们来逐句拆解,且看宣武帝是如何敲打田益宗的。


“刘桃符听闻你的儿子田鲁生在淮南蛮横暴敛”
诏书一上来第一句话就直接定性了:“贪暴”。但是板子并没有直接打向田益宗,而是打向他儿子田鲁生,这就是旁敲侧击,敲山震虎,同时也留有余地。田鲁生在淮南蛮横暴敛,田益宗是否知道,知道多少,甚至又参与多少,这里面有很大操作空间,既可以说成你田益宗就是背后主谋,那就是重罪;同样也可以说成你田益宗毫不知情,那就最多是对儿子管教不严。


再来看,诏书中用了“闻”这个词,是听闻、听说的意思。刘桃符受宣武帝委派,借口慰问田益宗,实则是去了解实情。他回来向宣武帝汇报,不可能凭借一些道听途说的材料,一定是有实锤的证据才敢向宣武帝汇报田益宗侵犯骚扰当地的情况。但是宣武帝在诏书中只用了“听闻”这个词,就很值得玩味。这就是在暗示,朕手上掌握的证据到底是道听途说,还是实锤,看你田益宗的表现了。你如果知道收敛,那这些都是道听途说,可以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你如果不知收敛,那别怪朕拿出实锤的证据。


“若是一直这样下去不知收敛的话,必定会损害你对朝廷的忠诚”

这句话就更妙,它既是安抚也是敲打。安抚在于,它告诉田益宗目前朝廷仍然信任他是忠诚的。但这种信任是有条件的,如果不知收敛,那么将会影响朝廷对你忠诚度的信任,具体就看怎么表现了。“损害你对朝廷的忠诚”这句话反过来理解就是,你田益宗有不臣之心,这可是谋逆的大罪,这句话说得很重,是很重的敲打。


“可以让田鲁生到朝中来,另行对他进行任用”

在前面一番安抚加敲打之后,皇帝开出交易条件,让田益宗的儿子田鲁生到朝廷来,对他进行任用。这里面是少有三层意思:其一,你田益宗管不住儿子,那朝廷就替你好好管教;其二,让田益宗和他儿子划清界限,只要你田益宗把儿子送过来,那前面说的“蛮横暴敛”就是你儿子的责任,你田益宗最多就是管教不严;其三,最深层的意思是让你田益宗的儿子到朝廷来做人质,捏一个把柄在皇帝手里,好让皇帝对你放心,这才是你最大的忠诚,否则你就是不忠,就是谋逆。以此来换取皇帝对你田益宗的信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宣武   淮南   桃符   诏书   资治通鉴   道听途说   蛮横   听闻   朝廷   忠诚   儿子   智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