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奇怪的升迁之路:同僚恨他,又不敢弄死他,干脆花钱帮他升官

“清官”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概念。自古以来,百姓渴望刚直不阿、不慕名利的“青天大老爷”来维护一个公平安定的社会。

但这些清官在仕途生涯中也经常遭到同僚的嫉恨与打压。

明朝的海瑞是一个例外,他的同僚对他十分畏惧,以至于不仅不敢打压排挤他,还联合起来出钱出力,帮助他步步高升。

海瑞到底有什么魔力,让他的同僚们反而出钱帮他升官呢?

拒不下跪的芝麻官儿

海瑞人生前期的仕途十分坎坷,三十几岁才中举,之后一直没有通过会试。于是,四十岁那年,登第无望的他决定放弃科举。

在明代,想做高官施展抱负,就必须参加会试,考中进士。举人如果考不上进士,做官就难上加难,即便被成功选官,也只能进入各地基层的学宫,身份极其低微。

当然,海瑞运气还算不错,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他被广东的地方官任命为福建南平县的一名教谕。

这个职位相当于八品级别,是正宗的芝麻官,职责是管理当地学宫的秀才。在真正的地方官面前,可谓是人微言轻,没什么存在感。

不过,明初祖制对教师十分尊重,规定他们不必跪拜品阶更高的地方官。但到了中晚期,教谕们因为利益勾结或趋炎附势的心理,也对莅临巡视的高官行跪拜礼。

有一次,一位御史来学宫视察,海瑞身边两个助手纷纷跪倒,海瑞却仅长揖行礼,并说:“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明确表明自己虽然官阶低,却有着师长身份,理当免去跪拜。

据说那位御史看到站立的海瑞和跪在两侧的助手,哭笑不得地说他们三人像一个“山”字型的笔架。于是海瑞在明代官场名声鹊起,人称“海笔架”。

海瑞刚直不阿的性格,很容易得罪上司,所以同僚不愿意和他一起得罪人。无奈此人又没有任何污点可以利用,大家便商量了一下:既然无法排挤他,就保举他升官,让他去别的地方。

就这样,海瑞走上了新的仕途之路,成为淳安县知县。

另类的升迁之路

升任淳安县县令后,海瑞一如既往地清廉无私。他下令恢复朱元璋时代的官员待遇,减少了律法没有规定的额外优待,也就是灰色收入。

明朝的文官工资极低,一个官员家庭也就是刚够吃饭的水平,这就导致很多官员通过贪污受贿来提高营收。

面对这种状况,海瑞却与众不同,耐得住清贫。他以身作则,一家人节衣缩食,只有母亲过寿时才买了二斤肉。此外,他在宅院种菜,自给自足。

有一次,东南抗倭名将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胡公子平时生活奢侈铺张,为人傲慢,以为这次也会像往常一样,被当地盛情款待,阿谀奉承。

没想到,这次得到的只是遵循规定的招待。胡公子觉得自己受了冷落,不由大怒,把负责接待的驿吏倒吊在了房梁上。

海瑞得知后,十分淡定:“听说胡总督向来节俭,这个所谓胡公子如此奢靡,肯定是假冒的。”随即命人把胡公子押往胡宗宪处,并写信给胡宗宪,称自己遇到了一个假冒的胡公子,已经押送给他了。

这一系列的操作,使胡宗宪吃了哑巴亏,他也不敢追究这件事情。

海瑞能够承受节衣缩食的生活,手下的其他人却不愿意。于是,很多官吏纷纷想尽办法调离别处,而无法调走的官员就一齐举荐海瑞,使海瑞一路升迁。

而海瑞每到一个地方任上,当地的官员都会集体想办法帮他升迁,有钱的出银子,有人脉的就托关系,总之大家一起举荐他,目的就是把他调走。因为谁也不想让海瑞和自己共事。

就这样,海瑞的官阶越来越高,道德声望也越传越远。他的仕途生涯从此步步高升,从地方升到了中央,升到了皇帝眼前。

连皇帝都不怕的道德楷模

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成为户部主事的海瑞终于将矛头对准了皇帝,他向嘉靖上疏,通陈其痴迷炼丹、荒废国事。

当时,满朝文武已经无人敢向嘉靖进言了,而孤身一人的海瑞显得十分刺眼。嘉靖阅读奏章后十分生气,要治海瑞的罪。

这时,宦官黄锦说:“这个人是个出名的呆子,他也料到自己要死了,就准备好了棺材,诀别妻子,遣散了家里仆人。”

黄锦本意自然也不是为海瑞求情,他只是觉得海瑞是一个迂腐的笑话,想以此逗皇帝开心。没想到,嘉靖听后,捡起奏章又读了几遍,说:“算了,他是比干,朕也不是纣王。”

于是,嘉靖下旨把海瑞逮捕,却也只是把他扔在监狱里,没有杀掉他。

嘉靖死后,新帝隆庆继位。内阁首辅徐阶很器重海瑞,便举荐他为两京左右通政,而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整治土地兼并乱象,没想到,整治到了徐阶头上。经查徐阶家里至少一半田产都是兼并了农民的田地而来。

徐阶是举荐海瑞的恩人,海瑞却不徇私情,没有因为他曾于自己有恩就网开一面。海瑞要求徐阶退还私吞百姓的土地,把家里田地划出一半还给农民。

对此,徐阶勃然大怒,连忙指派同僚向皇上说海瑞的坏话,参了海瑞一本,于是海瑞被调到南京做总督粮储。

万历继位后,新任首辅张居正认为海瑞太过古板,不肯重用他。张居正去世后,万历为了树立明君形象,重新任命海瑞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当然,这是个官阶高却无实权的虚职,因为万历也不想真的重用古板的海瑞。海瑞在朝中也独来独往,因为没有人愿意和他打交道。他屡次想辞职,万历也不允许,因为万历希望展现自己对清官的重视。

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海瑞在任上去世。他死后,朝廷赐予了他极高的荣誉,谥号忠介,追赠太子太保。据《明史》载,他的灵柩被用船送回故乡,沿途无数民众夹岸相送。

这就是明代知名清官海瑞的一生。虽然在中国社会,不通“人情世故”会寸步难行,但是刚直不阿、坚守本心的海瑞却意外给自己带来了光明仕途,并且在注重文官道德名誉的明朝,无人敢排挤。

海瑞生前不受同僚和皇帝的喜爱,却极受百姓爱戴,也在史书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所以说,人要坚守本心,切莫随波逐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同僚   淳安县   刚直不阿   明朝   官阶   嘉靖   清官   仕途   万历   公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