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饿不饿?

网络上有这样一些人:只要有人说挨过饿,他们就会怒火万丈!我在一篇文章中介绍了河南人在改革开放前多数人都挨饿,多数人一天吃不起三顿饭,晚饭不叫吃饭而叫喝汤。有人就在我评论区里酸言酸语。一开始他们问我是不是出生就会跑了,一入学就上高中了,一口能不能吃成个胖子的时候,我还一头雾水,对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大惑不解。直到看见有人问解放前挨饿不挨饿我才知道他们说的是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建立不到三十年,基础薄弱,正是打基础的时候,挨饿也正常。

很多人劝我应该对那时候的挨饿而自豪,而感恩戴德,而唱颂歌。因为正是有了那时候勒紧裤带搞建设,才有了今天的不挨饿。更有人说河南人把吃晚饭叫做喝汤,不是改革开放前才有的,而是沿袭了解放前的叫法。我们今天生活好了,吃饱饭了,是因为那时候我们吃下了五个馒头,现在吃第六个馒头感觉吃饱了,主要是有之前的五个馒头打下了基础。

这些论调初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但是稍微思考就觉得不是那回事了。河南人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吃起三顿饭了,鲜有人把吃晚饭叫做喝汤了。至于说这种叫法是不是自古就有,也不太好考究。但是,解放前挨饿与否真的很重要吗?或者说,解放前吃不饱,能成为解放后吃不饱的理由吗?我感觉这样的理由似有牵强之处。

有人说,新中国是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一穷二白的基础条件导致了大家吃不饱。这样的说法没错,但把挨饿都归咎于基础条件就似有不妥了。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翻身作主站起来的人民群众激发出极大的生产热情,到1956年就基本没有吃不饱的现象了。我是1956年出生的,姐姐比我大四岁。姐姐在三、四岁时挑食是出了名的,左邻右舍几十年后还笑话她。而我到三、四岁时,别说挑食了,树叶树皮都被吃掉了。姑且不说最难的那三年,即使是到了十年浩劫结束时,每月也有几天是吃不饱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打了三十年的基础,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同解放前相比,是不是有点扯远了?为什么1956年大家都吃饱了,孩子们吃饭时还会挑剔一下有没有肉,到了二十年后的1976年反而又吃不饱了?真的是因为打下了五个馒头的基础才吃不饱吗?显然不是。且不说我国的经济从解放初期占世界经济的4.5%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69%,老百姓最有感的是票证越来越多。我刚记事时只记得有粮票和布票,随着十年浩劫对工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买煤也要票了,后来票证多如牛毛,不但一毛九一块的肥皂要票,二分钱一盒的火柴也要票了!秉持基础论者不妨想一想,是不是自从1957年以后政治运动不断才造成了国民经济裹足不前?是不是由于把经济建设摆在从属的地位才造成了国民经济裹足不前?是不是缺乏激励机制造成了国民经济裹足不前?解放前吃不饱不等于解放后还应该吃不饱,贫穷落后的基础也不等于五个馒头。

冒进和瞎折腾是永远的历史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解放前   裹足不前   票证   挑食   新中国   国民经济   改革开放   馒头   初期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