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高等师范教育政策

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政策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高等师范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支柱之一。本文将探讨民国时期高等师范教育政策的发展、特点以及其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影响。

高等师范教育政策

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经历了清朝末年到中华民国建立初期的发展,以及战乱时期的洗礼。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师范学校在当时得到了大力发展,以适应社会对于师资的需求。同时,这个时期的师范学校也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潮的影响,开始注重教育实践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在民国时期,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对于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进行了规范和引导。例如,1928年制定的《师范学校规程》中规定,师范学校的学制为四年,学生年龄应在二十岁以下,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学位。此外,政府还制定了《师范学校校长资格条例》等法规,对于高等师范教育的管理人员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民国时期,政府开始加大对高等师范教育的资金投入,以支持师范教育的发展。例如,1929年颁布的《教育经费条例》中规定,师范学校的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同时,政府还通过向师范学校提供土地、减免税收等方式,为师范学校的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政府也开始重视高等师范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政府通过选派教师出国深造、招聘外籍教师等方式,来提高高等师范教育的师资水平。此外,政府还制定了《师范学校教师资格条例》等法规,对于高等师范教育的师资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 1912年至 1927年,这一时期高等师范教育主要由教育部管理,其目标是为中等教育和社会服务培养师资力量。第二阶段是在 1927年至 1937年,这一时期高等师范教育逐渐向专业化和综合性发展,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较高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工作者。

第三阶段是在 1937年至 1949年,这一时期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但其仍然坚持为中等教育和社会服务的方向,同时开始向国外派遣留学生,促进了中国与国际的教育交流。

民国时期高等师范教育政策的特点

强调师范性: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政策强调师范性,即强调高等师范教育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其目的是培养具备深厚学术功底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工作者。高等师范教育的学生需要接受广泛的学术教育,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同时,高等师范教育也强调实践教育,学生需要接受教学实践和其他相关实践教育,以掌握实际应用技能。

强调综合性: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政策也强调综合性,即强调高等师范教育的多学科性和综合性,其目的是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和综合能力的教育工作者。高等师范教育的学生需要接受多个学科领域的教育,并强调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科的本质和实际应用。

强调服务社会: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政策也强调服务社会,即强调高等师范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责任感,其目的是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实用性技能的教育工作者,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改善社会状况。高等师范教育的学生需要接受社会服务教育,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服务能力。

课程设置: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体现了教育目的的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方面,高等师范教育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实践方面,高等师范教育注重教育实践和教学实践的培养,学生需要在实际教学中锻炼教学技能和管理能力。

此外,高等师范教育也注重学科选修课程的设置,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队伍建设:高等师范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是这一时期的教育政策之一。为了提高高等师范教育的教学质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招聘优秀的教师、提高教师的待遇、加强教师的培训等。

政府还制定了《师范学校教师养成办法》,规定了师范学校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如学历要求、教学经验、政治思想等方面。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高等师范教育的教师队伍素质,保障了教育质量。

学校管理: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实行自治制度,学校管理由学生自治会和教师自治会共同负责。学生自治会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学生会工作,教师自治会负责教师管理和学生教学监督。

此外,政府也参与到高等师范教育的管理和发展中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组织大纲》,对高等师范教育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民国时期高等师范教育政策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影响

促进中等教育的发展: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为中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师资力量,促进了中等教育的发展。

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高等师范教育向专业化和综合性发展,也促进了高等师范教育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和融合,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塑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形象: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政策也塑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形象,强调了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和社会责任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提高了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地位。

推动了教育改革: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政策推动了教育改革。其强调的师范性、综合性和服务社会的理念成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促进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培养了优秀人才: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政策也培养了优秀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在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在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民国时期高等师范教育政策的不足

过于注重理论,缺乏实践环节。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政策过于注重理论基础,缺乏实践环节,难以满足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需求。这使得高等师范教育的教育质量难以提高,也影响了高等师范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政策重视教师的素质,但教师的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能力,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校管理不够完善。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政策在学校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效率不高等。这些问题影响了高等师范教育的质量和声誉。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政策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资源充足,而另一些则相对落后,难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教育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政策缺乏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无法对高等师范教育的教育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估。这使得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也影响了社会对高等师范教育的认可和信任。

对教育政策的反思

重视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高等师范教育的生命,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政策在教育质量方面有所欠缺,我们应该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建立健全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保证高等师范教育的质量和声誉。

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师范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以满足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需求。

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高等师范教育的核心,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政策重视教师的素质,但教师的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我们应该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重教育改革。高等师范教育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注重教育改革,推动高等师范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加强教育资源的分配。民国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政策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教育资源的分配,提高高等师范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1-26

标签:师范教育   民国时期   政策   教育工作者   师范学校   教育质量   注重   教师   政府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