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把胡亥扶持上皇位,其实是为了报仇!

说起赵高,咱们就必须提起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统一天下的王朝,为什么仅仅经历了15年就灭亡了呢?说起这件事,赵高“功”不可没!俗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内部的蛀虫往往比强大的外患更可怕,在加速大秦帝国众多的蛀虫当中,宦官赵高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赵高剧照

赵高刚开始的时候,他一直是一个忠臣的形象,忠心耿耿地服侍秦始皇,但在秦始皇驾崩以后,却把秦二世推上了皇位,也因此,赵高大秦帝国位高权重,无人能及,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指鹿为马”的主人公就是赵高。

在秦二世胡亥当政之后,赵高借拥立之功就顺理成章就成为了秦国的丞相了。说到这,也许有人会问:“赵高怎么就成了丞相了呢?不是说宦官不能干政吗?”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是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开始实行的,在此之前,宦官是可以为官的。

咱们再说回赵高。有一天,赵高叫人牵了一头鹿上朝,对秦二世说:“陛下,臣有一匹宝马要进献给您。”胡亥一听大喜,于是就把鹿牵到殿中,胡亥一看殿下的是鹿不是马,于是就问赵高,赵高揣着明白装糊涂,面不改色地回禀秦二世:“陛下,这明明是匹宝马,再者说,我作为臣子,怎么敢欺君呢?”

赵高此话一说,殿上死一般的寂静,只有胡亥依然在那里笑问赵高:“丞相啊,你一定是老糊涂了,这明显是鹿,朕肯定是不会看错的。”这时,赵高的举动很惊人,他先是瞥了一眼胡亥,又瞧了一眼群臣,随后,又跟胡亥拱手:“陛下,微臣不敢跟陛下开玩笑,殿下明明站的是一匹良驹,陛下怎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取笑微臣呢?”

画像《指鹿为马》

胡亥一听此话,一下子愣住了,随后,只见赵高向殿中群臣拱了拱手,说:“各位同僚,劳烦各位看一看,这里的这匹动物到底是鹿还是马呢?”本来群臣还正在一旁看戏,还想随着秦二世一起取笑赵高,但看到赵高严肃的神情以及略带威胁的语气,群臣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去,如果回答不合乎赵高的心意,命都有可能丢了,在短暂的寂静之后,群臣纷纷表示,殿下的动物是一匹马。由此可见,当时的赵高在群臣心中的地位。

说到这,也许有人会问:“这就是赵高选择当宦官的初衷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赵高是怎么当上宦官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说起。

赵高本来是赵国人,而且是出身贵族,秦国灭赵国之后,赵高的父母被抓起来了,一个被处以宫刑,一个被处以死刑,而赵高忍辱负重,带着血海深仇逃出来,发誓要为亲人和国家复仇。为了接近秦始皇,他自己也受了宫刑,成了太监,迈出了他复仇之路的第一步。

从一个普通的侍从做到秦始皇身边的宠臣,可以说是难如登天,如果有人认为赵高靠的仅仅是巴结奉承做到秦始皇身边的宠臣,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赵高本身也是一位很有才干的人,他的父亲曾经是掌管文法的官员,少年时期的赵高也是受到耳濡目染的,对法律是相当地精通,除此之外,赵高还是一位书法家,北魏王愔的《古今文字志目》中记载,秦、汉、三国吴三朝书法家共59人,其中,就有赵高。同时,赵高在文化圈里也是颇具影响力的,他有一篇著作,叫《爰历篇》,被秦帝国指定为“启蒙识字课本”。

据考证,赵高进入秦朝宫廷的时候,大约已经23岁左右了,时间大约在秦统一六国之前,这一年,秦始皇26岁,正准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而这时的秦始皇是需要人才来辅佐自己的,正好,赵高既有心钻营又有才干,因此,就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

秦始皇嬴政

说到这,也许又有人会问:“有才华的人有很多,为什么唯独只有赵高能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呢?”这件事说起来或许有些巧合,怎么回事呢?看我慢慢道来。

当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行刺秦始皇的时候,赵高正好在秦始皇的身边侍奉,起初,赵高看荆轲占了上风,差点就拍手叫好了,可是好景不长,秦始皇稳住了阵脚,于是,赵高果断站到秦始皇这边,帮助秦始皇拿下荆轲。经过这件事情,赵高顺理成章成为秦始皇的亲信,得到了晋升的机会。

既有才华又忠心耿耿,赵高就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被任命为胡亥的老师。不得不说,支持胡亥登上皇位,这又是赵高的正确选择,这又是从何说起呢?别急,看我慢慢道来。

选择明主侍奉,是一般读书人的想法,但对于身负血海深仇的赵高来说,明显不是一个正确选择,他要的是秦朝尽快灭亡,而要使秦朝尽快灭亡,那就要扶持一个昏庸的君主上位,于是,赵高暗中计划,一步一步地开始筹备着灭亡秦朝的绝密行动。

秦始皇有两位皇子,一位是扶苏,一位是胡亥,长子扶苏是当时最有威望的皇子,在领军与治国都有自己的建树,不少的臣子都曾上书,恳请秦始皇立扶苏为皇太子。说到这,不得不说,赵高非常善于审时度势,为什么这么说呢?赵高在朝中的地位逐步高升的时候,扶苏已经成年了,如果这时扶持扶苏,那么,赵高就和其他臣子一样,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而赵高的竞争对手蒙恬是扶苏的启蒙老师,如此看来,仅仅是接近扶苏,赵高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而且,扶苏自己有本事,又受到举国上下的拥戴,他日要是扶苏当了秦朝的皇帝,那秦朝就不会灭亡了,于是,赵高就选择了胡亥。

公子扶苏

赵高帮助胡亥揣摩秦始皇的心理,赢得秦始皇的好感,如果胡亥闯了祸,赵高就帮胡亥收拾烂摊子,一来二去,胡亥就更加信任赵高了。再说秦始皇,他本来就觉得自己小儿子胡亥的性格很像自己,再加上赵高在秦始皇身旁说胡亥的好话,如此一来,秦始皇就更加喜欢胡亥了,此消彼长,秦始皇就不怎么喜欢长子扶苏了。

秦始皇东巡归来,蒙恬与其他臣子上奏,恳请秦始皇立扶苏为太子。本来秦始皇也很喜欢扶苏,也想立扶苏为太子,然而,扶苏有一个不太好的地方,就是秦始皇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对,扶苏就直接说出来了,搞得秦始皇下不来台,秦始皇对此十分不满。

而众臣集体上奏要秦始皇立扶苏为皇太子,更让秦始皇怒火中烧,于是就问赵高的意见,赵高不慌不忙地说:“立太子,是一个国家的大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仓促决定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猜忌争斗,伤了皇子之间的情谊,而且陛下正当盛年,立太子之事大可不必急于一时,可以细细思量,再做决定也不迟。”

赵高的回答让秦始皇大为满意,于是,立扶苏为太子的事情就搁置下来了。而赵高如此一来,一方面,更得秦始皇的信任,而另一方面,也为胡亥的上位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诸葛亮的《出师表》里有这样一句话:

蒙恬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由此可见,秦始皇身边有赵高这样的小人,不想亡国都难。咱们话说回来,但凡是暴君亡国,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女色乱政、横征暴敛、偏听偏信,而秦始皇也不例外,而秦始皇之所以那样做,哪都有赵高在身边蛊惑。

公元前218年的春天,秦始皇已经有三次东巡的经历了,前两次都是平安无事,第三次却遇到了刺客,后来,有一天秦始皇看奏折的时候,看到有人这样写道:“近日,在临洮地界有身高五丈,身着异服的巨人出没,总共十二人,如天神一般。”

众所周知,秦始皇登上帝位之后,对一些超自然的事件就非常感兴趣,那当他看到这份奏折时,顿时精神一振:“这难道是上天派下来的使者,来护佑我大秦的吗?”想到这,就立即派人把赵高叫来,让赵高寻找这身着异服的十二人。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秦始皇发现,赵高的想法常常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因此,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找来赵高商量。赵高知道此事后,就回禀秦始皇:“皇上,这一定是上天派下来的使者,来护佑我大秦的!然而,天神不可能常在,不如皇上下诏,依照天神的模样铸造十二个金人,以此来留住天神,如此一来,我大秦必定能千秋万代,长治久安!”

秦始皇听完赵高此话,大为满意,当即准了赵高所奏,于是,就在全国上下开始了造金人工程。事实上,咱们按照阴谋论的角度来讲,赵高就是想借此来削弱秦朝的国力,促使秦朝上下民不聊生,如此一来,就离赵高想灭亡秦朝的目标更近一步。

赵高促成这件事后,有一天陪着秦始皇视察铸造金人的工地,秦始皇看到工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感慨道:“百姓如此辛勤劳作,都是大秦的顺民呐!”赵高听闻此言后,立即接话道:“百姓遵从皇帝的命令行事,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陛下您就应该严加管理,用时间限定工匠的工作进程,如果逾期,应该予以重罚,如此一来,百姓就没时间作乱犯上了!如果让吃饱饭闲着,那可容易出事啊!”

李斯像

千年的王朝更替告诉我们,仁政才是治国之道,赵高的这个说法有悖常理,然而,秦始皇信奉的是法家学说,因此,他听闻赵高此言,大为满意,而这时李斯也在秦始皇的身旁,众所周知,李斯也是法家的信奉者,因此也支持赵高的看法,于是,秦始皇下诏,全国16岁以上50岁以下的老百姓都要服徭役,五户出一人,三年一轮换,牢房里的犯人需要终身服役,工匠也需要服役,五年或十年换一次,如果违背此令,诛九族。

秦始皇如此做法,百姓怨声载道,可是百姓没办法,为什么呢?因为秦始皇可以进行武力镇压,如此,短短在一两月的时间里,服徭役的百姓足足增长了一百多万人。这还不止,秦始皇第三次东巡归来,在咸阳宫进行了大规模的选秀活动,对此,赵高从来都不劝谏秦始皇,不但不劝谏,还给秦始皇推荐美人,利用美人给胡亥说好话,于是,秦始皇就更加喜欢胡亥了。

众所周知,始皇即位后,用尽各种方法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有一位方士卢生,察觉了秦始皇这种心理,便告诉秦始皇,海上有一座蓬莱仙山,山上住着拥有不死之药的神仙。于是秦始皇便让卢生出海寻找蓬莱山,以求得不死之药。卢生回来后,向秦始皇表示未能找到不死之药,却拿到了一本"仙书",书上写着一则谶语"亡秦者,胡也。"秦始皇看到后,认为谶语中的"胡"是指匈奴,于是就命大将蒙恬和长子扶苏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以绝亡秦之患,又修筑万里长城,以防胡人南侵。如此,朝中就没有势力可以与赵高相抗衡了。

时光飞逝,转眼时间就来到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在沙丘驾崩了,随后,历史上著名的沙丘政变就发生了,这无疑是赵高一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时,随着病势一天天加重,秦始皇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就写好遗诏命赵高派人送给扶苏,秦始皇命他将军事托付给蒙恬,赶回咸阳主持丧事。这实际上已确认了他继承者的身份。赵高知道此事后,大感不妙,如果让扶苏登基,那自己的处境可就不妙了,于是,就暗中扣压了遗诏。

七月丙寅,秦始皇驾崩于沙丘平台,赵高随后就带着扣压的遗诏去见胡亥,胡亥本来就没有主意,一见遗诏,就更加慌了,这时,赵高对胡亥说:“你知道我为什么私自扣压遗诏吗?我是为了你呀!你想一旦扶苏回来当了皇上,还有你的活路吗?现在蒙恬在外,朝中大权在我与李斯的手中,希望公子早作打算。”

趁着胡亥犹豫之际,赵高拿出字迹一模一样,可内容却完全不同的另一份遗诏,这是怎么回事呢?前文中说了,赵高是书法家,既然是书法家,赵高就临摹秦始皇的字写了另一份诏书,假遗诏写的是立胡亥为太子,赐死扶苏,诛杀蒙恬。在权力的诱惑下,胡亥听从了赵高的安排。赵高趁机烧了真遗诏,留下了假遗诏。

跟胡亥商量好后,赵高径直找到李斯,有恃无恐地对他坦言:“皇上驾崩一事,外人还不知道,给大公子扶苏的诏书及符玺也在我那里,定谁为太子,全在丞相与我一句话,丞相看着办吧!”李斯一听赵高这话,顿时就听出了他想篡诏改立的意图,当下断然拒绝,义正辞严地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你怎么说得出口!李斯本来出身低微,幸得皇上提拔,才有今日的显贵,皇上现今将天下存亡安危托付给你我,怎么能够辜负他呢!"

赵高见正面游说无效,便一转话锋,问道:“丞相,依你之见,在才能、功绩、谋略、取信天下以及扶苏的信任程度这几方面,你与蒙恬将军谁强呢?”李斯沉默半晌,黯然地说:“我不及蒙恬。 "赵高进一步试探道:“丞相是个聪明人,其中的利害关系恐怕比高看得更清楚。大公子一旦即位,丞相之职必定落入蒙恬之手,到时候,你还能得善终吗?胡亥公子慈仁敦厚,实乃立嗣的最佳人选,希望丞相仔细三思而后行啊。"

李斯此刻已心乱如麻,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向赵高妥协,赵高知计已成,欣喜若狂,马上与李斯合谋,决定秘不发丧,照常安排秦始皇的饮食起居,随后,他们假托始皇之命,立胡亥为太子,把那一份假诏书送往上郡,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赐扶苏与蒙恬自裁。

由于当时正值夏天,天气炎热,为掩饰尸臭味,于是,赵高便命人买来大批鲍鱼将臭味盖住。一行人回到咸阳后,赵高立即命人发丧,公布遗诏,太子胡亥即位,是为秦二世。赵高自己被封为郎中令,成为了胡亥最亲信的决策者。

秦二世胡亥

再说扶苏与蒙恬。扶苏接到诏书后,犹如晴天霹雳,他失声大哭着,转身回到帐中就拔剑自杀了。蒙恬与始皇素日相交甚厚,对这份意外的诏书产生了怀疑,这正中赵高的下怀,借着抗旨不遵的名头,蒙恬也被诛杀了,又借着彻底肃清余党的名头,赵高铲除了异己势力,其中,包括大量的秦朝宗室子弟,一时间,在大秦朝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此后不久,李斯也被赵高所害。

然而,此时的全国上下已经卷起了亡秦风暴,等到刘邦率军逼近咸阳的时候,胡亥也害怕了,于是,他派使者质问赵高:“丞相不是总说关东盗贼不能成气候吗,令天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赵高听了知道二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与不满,于是秘密与弟弟赵成和女婿阎乐商议对策, 制定了弑君政变的计划。

赵高杀了秦二世后,摘下了胡亥身上的玉玺佩上,大步走上殿去,仰仗着自己也有着嬴姓赵氏的血统,准备宣布登基。但是文武百官皆低头不从,以无声的反抗粉碎了他的皇帝梦,他这才感到自己的罪恶达到了“天弗与,群臣弗与”的程度,只得临时改变主意,将玉玺传给了王室成员子婴,准备以此来与刘邦议和。

子婴登基后,知道自己不过是赵高的一个傀儡而已,子婴不愿再重蹈胡亥的覆辙,便与自己的贴身宦官韩谈商定了斩除赵高的计划。子婴斩杀赵高后,向刘邦请降。如此,赵高的一生就算走完了。

作为加快大秦帝国走向灭亡的头号蛀虫,赵高无疑是很成功的。他成功地为自己的国家与家人报了仇,并且,他还成功地伪装了自己,在两任皇帝面前,他把自己伪装成忠诚为国的样子,只有子婴看清了他真实的面目。

如此,一代权宦的一生就此了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遗诏   诏书   宦官   秦朝   群臣   皇位   臣子   丞相   陛下   皇上   太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