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期的汉军旗人:八旗内的满汉关系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有清一代的满汉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属于八旗的旗人与汉地的民人关系;另一种是在八旗内的满汉关系,这还可以分为满洲旗人与汉军旗人的关系以及满族与汉族的关系。

其中汉军旗人是汉人而是旗人的成分,大多数是旧明官民及其儿孙,投清后作为旗人成为特权阶层的一员。

汉军旗人是跨越明朝与清朝、汉族与满族的存在,从来被认为在八旗制度研究、满汉问题研究、历史人物研究上是一个焦点,迄今为止,有很多先人的成果。

其中有值得注目的是汉军以及非满族旗人的“满化”现象。关于这个现象王锺翰在他的著名论文《关于满族形成中的几个问题》中指出"语言、服饰、信仰、习俗各方面都受到相当程度的'满化'的影响"。

刘小萌在《清代北京旗人社会》中作成《"满化"的汉人》、《汉军世家》等项目,详细论述了汉军旗人的"满化",张佳生也以习俗方面为中心论述"汉人满化"。

另外,徐凯关于在满洲旗下高丽佐领的朝鲜族旗人研日本驹泽大学文学部历史科副教授。究,指出在习俗、姓名、教育上的“满洲化”现象。

如上所述,非满族的“满化”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从来的研究大概关心满族形成、满汉融合等民族问题,或是出旗为民等政策方面,且以一般兵民、奴仆阶层为对象。

还有,初期汉军的研究,把重点放在组织名称的变迁以及成立年代等制度的考证,检讨各个事例还不充分。

尽管八旗汉军的汉称被制定是顺治十七年,但是为了避免烦琐,在本文中从创始以来都称为“汉军”。

入关以前是清朝一方面对明朝征战,一方面要形成、整备国家组织的时期。因为,不管汉人还是蒙古人、朝鲜人,有用的人才都积极登用。

于是,按编入时期列举入关以前加入后金、清朝政权被登用的几个事例。


铁岭李氏:李永芳家族。

李永芳原来是明朝抚顺游击,天命三年,投降清太祖努尔哈赤,授世职三等副将,担任统率投降来的汉人。

还娶了努尔哈赤七男阿巴泰的长女,被称抚西额驸,就是“抚顺驸马”。据《八旗通志初集》本传,李永芳有九子:洋阿、李率泰、刚阿泰、哈什库、巴颜、呼图礼、胡拜、克滕额(克胜额)、克德,都称满洲名。

长子“洋阿”是在《满文原档》上表记 yangga 或 yengge,本名“延庚”。洋阿即李延庚与其父别授世职,天聪五年六部设立时,任吏部承政。

不过,崇德元年七月以非法被罢免。而且,十月暴露再三策划勾结明朝,因通敌罪被处死④。对此,次子李率泰作为汉军将领活跃征战。

《八旗通志初集》本传记载,"初名延龄。(中略)率泰,年十二,即入侍内廷,太祖高皇帝,赐今名。年十六,以宗室女妻之"。

就是,"率泰"是由努尔哈赤赐名的,本名叫延龄。“率泰”不是汉名而是满洲名“sotai(或 sootai)”,因而也记载"率泰"在史乘上常见不冠姓只有名而已。

这样李延龄即率泰,亲父永芳投清后,年少时(十二岁),人侍内廷,赐满洲名,娶宗女。这可以说是对君主的旁边服侍享受惠顾的特权的待遇,同时,杜家骥也指出他是“质子”。

他"入侍内廷"的明证,是在《太宗实录》中载有"虾率泰hiya sootai",可以确认是虾即辖。一般来说,在满文中,官职、称号连写在名字的后面,可是在《实录》的满文中,"hiya"在名字的前面,应译为"侍卫率泰"。

辖就是对皇帝左右服侍,以警护为中心被委任各种各样的业务,相当于汉文的侍卫(对旗王服侍的是护卫)。

其任务、性格如下:让亲信臣僚随侍作为自己的股肱任使,让大臣的子弟近侍,并作为将来的政权干部培养选拔,新来者或其子弟作为质子留在旁边进行教育,这就是亲信小组兼培养人才的机关。

新来的李永芳、延庚父子授世职成为统治层成员,年轻的延龄即率泰“入侍”。这符合上述的模式。

有力旗人不但就高官,而且带有世职及佐领,才能当旗人世家。李永芳家族属于正蓝旗汉军,第一参领所属的六佐领都是他们的佐领。

还有从世职来看李永芳升当时最高位的总兵官,第五子巴颜继承其爵,晋一等伯。巴颜仅仅15岁继承世职,然后崇德四年,在汉军四旗建立时,他20岁任固山额真即都统。

从年龄来看,这很可能不是由于他的功绩而是由于系公主所生。根据对《玉牒》的研究,巴颜娶努尔哈赤的孙杜度之女,第七子胡拜也娶阿巴泰次子博和托之长女翁古,与清室结成了紧密关系。


沈阳范氏:范文程家族。

作为国初大学士很有名的范文程生于抚顺,天命三年努尔哈赤攻略抚顺城时投降。众所周知,他原来是明朝生员,投降后人文馆、内三院服侍皇太极。

这可以说他本来没有自己的属下。因此,虽然范文程家族在镶黄旗汉军中领有佐领,但是其势力比李永芳家族、李思忠家族及祖大寿家族等汉军世家要小。

范文程作为对清朝中国化贡献的文臣评价较高,不过我们不能忘记他还是旗人。

他的妻子,根据墓志铭传“元配陈夫人,太宗时婚穆奇爵乐夫人",太宗皇太极让他娶满洲旗人之女,第三子承勋也"始娶穆奇觉罗氏"。

穆奇觉罗(穆奇爵乐)氏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上不见,不过可以看做穆奇地方的觉罗氏,即伊尔根觉罗氏的阿山家族。

范文程家族与这个家族累代通婚。另外,次子承谟是顺治九年进士,以在三藩之乱时殉难闻名,就初任是"年十七充侍卫""初任侍卫",作为侍卫即辖对世祖福临服侍。

如此,范文程的诸子有辈行的“承”字,他的侄子范达礼没有承字,名字也表记"达礼"或"达理"。

在满文碑刻中,他的名字也表记“fandali”,这可能是满洲名。

总之,虽然范文程家族以国初辈出大学士、殉难的忠臣闻名,但是他们还是作为旗人服侍:作为辖近侍,与满洲旗人通婚,称满洲名。


铁岭李氏:李思忠家族。

有名的明季辽东总兵官李成梁出生于铁岭,他直系亲属的大部分住在北京,对此,留在铁岭的族人在后金进攻时投降。

最早是天命三年投降在抚顺的李思忠,然后天命六年攻略铁岭时有很多族人横死或投降。铁岭李氏,在李成梁的祖父辈时分成五房,成梁出于老长房。

思忠属于老二房,相当于成梁的孙辈。根据日本东京东洋文库藏《李氏谱系》,李思忠娶佟盛年即图赖的亲姐,与佟氏一族在抚顺俱降。

思忠被授世职在行政、征战上立功,他长子荣祖作为牛录章京管自家佐领,他称满洲名"立都”,第三子显祖同样称“塞伯理”。

还有攻略铁岭时李思忠的侄子献祖与堂弟恒忠都丧亲父,投靠已经归附后金的思忠。献祖称满洲名"代都(戴都)"以仕侍三等侍卫起家,恒忠也被赐满洲名"宜哈纳",作为辖近侍皇太极。

在铁岭,除此以外,李成梁的侄子如梧与其孙献箴俱降,授老年的如梧世职,年轻的献箴任侍卫。

称满洲名人侍起家,这样方策到了顺治年间继续,塞伯理即显祖顺治元年以三等侍卫起家,献箴之子向文也被赐满洲名"色冷"。

据《李氏谱系》记载,代都即献祖的二子也称满洲名"花塞(花色)”、“尹寿”。李氏家族不但赐满洲名,而且与满洲通婚。

立都即荣祖娶宗室拜音图之女,其亲弟荫祖娶觉罗色勒之孙女,宜哈纳即恒忠娶五大臣费英东之子索海之女。如此看来,李思忠家族的姻戚门第高贵,还有很多两黄旗人。

天聪年间以后,他们属于正黄旗,恐怕从努尔哈赤时代起一直是皇太极属下。就佐领说,老长房的献箴一系领有一佐领,老二房的思忠一系领有三佐领,与世职一起承袭。

另还有铁岭金氏——金玉和家族。金玉和是明千总,天命四年,后金攻占开原时投降。以后作为旗人立战功了多次,官至礼部承政,发挥手腕。

玉和顺治元年阵亡,其子维城也从事征战立功。金维城,据《国朝耆献类征》本传记载“初由侍卫授参领”,可知是侍卫即辅。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历朝八旗杂档》第113号《正黄旗汉军马守义李兴祖三代宗谱档》说,可靠墓志,更详细可知“由白牙拉章京起,披坚执锐,从征宁远、朝鲜有功,擢侍卫,攻永平、锦州、大凌河"。

在这里提到"征宁远、朝鲜",是天命十一年的宁远之役以及天聪元年的丁卯朝鲜之役,还有“攻永平”指着天聪三年的己巳征明之役。

就是,他首先天命年间以“白牙拉”即护军起家,天聪初,擢用侍卫。他在《满文原档》上写“ujici”、“uici”,总之,金维城也任侍卫,称满洲名。

金玉和家族,其诸子当中维城一系、维屏一系各有一佐领。还有,维垣承袭玉和得到的世职。他们属于正黄旗,据《李氏谱系》维城娶属于同旗的李献箴之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旗人   汉军   努尔哈赤   满洲   满族   铁岭   抚顺   满文   侍卫   初期   家族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