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老师,救救孩子

当年发生了弑师案,写此文纪念逝去的同行。今年发生了殴师案,拿出来做个再思考。为不扰逝去之人,故隐逝去同行之名

1

*中的*老师走了,悲惨的走了。与*学校*老师、*中*老师……一样悲惨的走了。

我只是一个老师,如你们一样。我不是真的猛士,我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更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我相信你们也不是真的猛士,你们也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你们的思想里只有授业、传道、解惑,你们认为你们在塑造未来所以你们的人生壮丽而不是惨淡,你们认为你们在播洒爱的阳光所以你们会桃李满园而不是鲜血淋漓,只是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所以你们没想过做一个什么真的猛士,去面对生命的威胁。你们始终认为你们的校园就是你们安全的港湾,你们的爱要了你们的命,这是你们的悲哀,也是还健在的教师的悲哀。

时间的流逝,会洗刷掉一切,不会有什么旧迹,淡红的血色不会有,微漠的悲哀也不会有。你们已经是过去,我们也终将过去。从来都没有记起,当然也不会有忘记,这是你们的悲哀,也是还健在的教师的悲哀。

不,对于健在的教师这也许算得上一种悲凉的幸福。

2

我不能随意猜度弑师案中逝去的老师们是什么想法,我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和其他所有的人从事其他职业一样,是想尊严的生活。如果不能,我想尊严的活着,如果还不能,我想活着。没必要嘲笑我竟如此的苟且,没有诗,没有远方,不苟且又如何。我的理想是生命的尊严和尊严的生命,逝去的老师们一定同意我的这个观点。我可不可以问一问为什么把他们的生命和尊严统统剥夺!

在学校这块传播文明的土地上,在教室和课堂的神圣殿堂里,阳光普照,野蛮的弑师事件却屡屡发生,这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倒退,这是教育的悲哀!

3

是不是真的猛士,也无论敢与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与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野蛮的弑师事件发生了,一次次的发生了,你无法回避。逝者淋漓的鲜血一点点的冷却,生者的心却不能冷却。为了逝者更为了生者,拷问是必须的。

拷问野蛮冷血的学生还是死于学生刀下的教师?刺中*老师的26刀代表怎样的仇恨?*老师怎样做能让学生对他如此仇恨?弑师事件中的学生几乎无一例外的存在心理方面的疾病,对于病人,你已经无法在思想上、行为上、道德上、法律上象正常人一样去衡量和判断了。

根据现有的信息*老师是个不错的老师,他在认真的履行自己的教育责任,是尽责的,但不能说他的教育没有问题。放眼全国,放眼全世界没有一个教师能够做到完全正确的教育,这样的教师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按现在流行的思考方式,*老师教育过程中的一个个失误,都会被“好心人”找出来,评判一下、放大一下,给野蛮冷血的学生做出一份辩护书来。

应当说*老师教师生涯中最后一个教育行为,不论对与错,也无关对与错,成了野蛮冷血的学生行凶的激发因素。我坚信那个野蛮冷血的学生对*老师不会有如此不共戴天的仇恨,他仇恨的是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实施教育,鲍老师是具体执行者,*老师是躺了教育的刀。

高考的竞争使各学校无不把教学质量看成是是衡量学校质量和声誉的生命线,教学质量则具体的表现为升学率。为此,不惜采用高压手段使师生走向血拼的战场。拼时间,拼课堂,拼体力,拼消耗,同时也使师生的关系从融洽走向矛盾。学校要声誉,而这一切都需要分数做为保证,因而本应该是博爱的教育变成了“搏分”的教育。这样学校不再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仿佛每个孩子都可以上重点,仿佛每个孩子都应该上大学……,家庭大多是这种不尊重的助推力,孩子的个人正当诉求得不到满足,孩子的内心写满了反抗,他们不会感恩,剩下也就只有抱怨了。

他们能够迁怒的往往是学校和教师,学校是空的,教师是活生生的个体,是最好的迁怒对象。迁怒教师的最恶劣的结局,就是弑师。

4

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就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使他们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能够得以充分发展。教育改革已经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个好的变化,但是这个好东西在社会基本没有存在空间,在升学率这个标准面前弱不禁风,在学校落实对学生的多元评价要么是不说不做,要么是只说不做,要么是假说假做,本质都是不敢做,因为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是一元标准——升学率。这个评价标准不变,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这样,学校一定会逼迫教师,教师一定逼迫学生,学生一定会反抗,说好的和谐就没有了,教师就成了高危职业。屡屡发生的野蛮的弑师事件就是明证。

5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顺其自然”是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不是逼迫。“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是教育的过程,强调把人的内在的素质引发出来,强调要因材施教,有什么内在的素质引发什么内在的素质,根据其内在素质采用不同的手段去引发。“现实的发展状态”是教育的结果,没有某内在的素质什么方法也引发不也来并成为某现实的发展状态,教育不能让所有的人成为爱因斯坦或者莎士比亚。教育只能让爱因斯坦成为爱因斯坦,只能让莎士比亚成为莎士比亚。

如果学校教育在努力让所有的人成为爱因斯坦或者莎士比亚,那不是学校,那是生产线;如果教师在努力让所有的人成为爱因斯坦或者莎士比亚,那不是人类灵魂工程师,那是工人。走出学校的不是人,而是产品。只要这样,那些没有灵魂的产品或半成品还会举起刀斩杀教师。

6

作为教师,怀着一颗智慧的爱心,以生命唤醒生命,以智慧启迪智慧,引导学生求真向善,探知趋美。我以为这样就无愧于心。

列宁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社会也是这么称颂的,我也曾深以为是,感觉相当神圣。现在我认为是社会要求教师“神圣”,你不见教师的道德追求被无限放大以至成为职业规范,而正常的利益诉求却被束之高阁;你不见要求教师专业化成长标准不断提高,教师的负担不断加重……总之教师必须是完美的毫无瑕疵,圣洁的一尘不染,这是要求神的神要求。教师已经成为太阳底下最劳累的职业”

现实中学校在假尊师,真尊生,过份强调学生的权益保护,教师的权益得不到保护。教师揍学生一顿,教师会被如何处理呢?一般地说要教师要公开深刻检讨、公开赔礼道歉、公开纪律处分(最高开除教师队伍)、伤害赔偿。教师被揍学生揍一顿,学生会被如何处理呢?一般地说学生要非公开深刻检讨、非公开赔礼道歉、非公开纪律处分(最高严重警告)。至于开除学生学籍和让学生进行伤害赔偿,作为教师你要高姿态,不要想太多。没有惩诫的教育不是教育,过份强调学生的权益保护限制了教育惩诫的行使,使问题学生越来越骄纵……问题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校正,最终酿成大祸。教师已经成为太阳底下最危险的职业”。

有些树自然就可以长的笔直,有些树要靠修理才能长的笔直,教育惩诫能挽救孩子的生命,能塑造孩子的灵魂,让孩子成才。

7

我上小学时,一个小军用挎包,装上了所有的学习用品,作业在学校全部完成,上学下学全是快乐,背起书包跑的飞快。课余除了干活就是淘气。今天的小学生,一个大双肩背包,装上了所有的学习用品,作业在学校根本完不成,上学下学哪个快乐,背起书包哪个跑的动。没有课余(学校外上辅导班)不会淘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考考六科,就那么几本书,高考题目简单的对今天的高中生来说就是小儿科,培养的人才是今天各行各业领军的。今天的高考算起也是六科,必修选修书本一科一大摞儿,高考题目难度之大无法言说,培养的人才能不能在明天各行各业领军呢?我深表怀疑,因为我能看到现今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在降低。

如果今天的中小学教育不能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样培养出适合国家发展所需的人才,就证明现今的中小学教学改革是失败的。如果今天的中小学教育能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样培养出适合国家发展所需的人才,更证明现今的中小学教学改革同样是失败的。增加学生学业负担没有积极意义。只有消极意义,那就是重压之下,孩子的心灵扭曲,道德沦丧,甚至成为杀人罪犯。

救救老师,救救孩子,应当从那里开始?

这是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莎士比亚   爱因斯坦   老师   孩子   猛士   野蛮   素质   教师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