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皇帝多活几年,北宋不会灭亡

宋神宗驾崩后,即位的宋哲宗赵煦仅仅九岁,但他少年老成稳重,聪明过人,八岁便能背《论语》,书法造诣也很高,从小就非常崇拜父亲神宗锐进取的改革变法,自己也立志成为大宋中兴的帝王

哲宗即位时由于年龄太小不能亲政,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实际掌权,高太后的政治主张与哲宗的父亲宋神宗皇帝不同,她反对变法革新,启用旧党领袖司马光,将原先王安石一系的新党大臣贬出朝廷,并废除神宗时期的所有新法。

高太后(宋英宗皇后、神宗之母、哲宗祖母)

军事上高太后也全面放弃宋神宗所定下的恢复汉唐旧疆先西夏后辽国的大战略,而采用司马光等人标榜以“清静为心,仁惠为政”的外交政策,一度拟将神宗年间所获取的覆盖几千里的大片疆土和重金打造的军事重镇割让给西夏,以求和平。在神宗时期已经被大宋打得苟延残喘的西夏,乘此机会不费一兵一卒重新获得军事要地,仅仅几年内又重新崛起,再犯大宋边境。

高太后垂帘时期,朝廷之军国大事都由高太后以及反对变法的旧党大臣处理,哲宗对朝政几乎没有发言权。皇座之上,哲宗与太后相对而坐,每当大臣秉报奏事时,都是面对太后,背对皇帝,从来没有多看他一眼。以致哲宗亲政后在谈及垂帘时期说,他只能看朝中官员的臀部和背部,大臣长得什么样都看不清。

甚至连太后和大臣讨论废除新法,割让土地给西夏的重要大事,也从来不会征求他的意见。他虽然是皇帝,却如傀儡一般,内心愤怒的火种从小就种下。哲宗知道自己势单力孤,但他能做的只能是隐忍不发。尽管表面上则不动声色,但还是被高太后所察觉。

宋哲宗:赵煦,宋朝第七位皇帝

某次朝廷之上,说到废除神宗时代的某个新法,太后不经意瞥见哲宗似乎面色有异,问他是否有何意见?哲宗很淡定得说,既然您已经决定了,就不需要我说什么了。高太后当下心里一凛,知道这孩子已经长大,并非什么都不懂。

又有一次,高太后发现哲宗皇帝一直在用一个非常破旧的桌子,于是让太监把桌子丢弃换个新的,可没过几天,新桌子被搬走,旧桌子又搬回来。哲宗对太监们说,这是爹爹(宋神宗)用过的,再旧我也不能换。高太后大惊,神宗用过的桌子他重新换回,那么神宗变法改革制度虽然在自己手里废除,但肯定日后会被哲宗亲政后重新启用。

所以高太后虽然表示她不愿意从政,垂帘听政是出于无奈,可却丝毫不敢放松手中的权柄。到了哲宗17岁时,高太后本应该还政,但她却仍然没有放权。而此时,众旧党大臣也依然有事先奏太后,有宣谕必听太后之言,也不劝太后撤帘,哲宗亲政的时间一拖再拖,直至元佑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才开始亲政。

哲宗亲政后,改元绍圣(意为继承父亲的遗志),下令全面恢复实施神宗皇帝的新法,史称绍圣绍述。并罢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起用章惇、曾布等新党。

在军事上重启河湟之役,重新收取神宗时期夺下青唐地区,恢复了神宗时期对西夏的战略部署,形成对西夏的战略优势。


宋哲宗时期收取青唐示意图


面对西夏大举侵犯,哲宗重用新党大臣章楶,在洪德城战役中大破西夏梁太后二十万亲征西夏军,西夏军死伤无数,从此大宋对西夏的战略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接着哲宗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消灭了西夏最精锐的部队,蚕食西夏的土地,将大宋疆域一步一步向西夏挺进,从此西夏再也无法组织军队侵犯大宋。

元代《宋史》著者也评说:“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哲宗亦为之寝兵。楶立边功,为西方最。”足以标志着宋哲宗在外交和军事上的成就。

哲宗二十多岁就英年早逝,若是能多掌权十年,西夏必亡于大宋而非成吉思汗,若能多掌权三十年,北宋也不至于亡国。

所以,永远不能轻视帝王的雄心,也许会一时受挫,但哪怕只有短暂一瞬,也会绽放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神宗   皇帝   宗亲   新法   西夏   北宋   太后   大臣   桌子   时期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