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政变:8个顾命大臣,为何肃顺、端华、载桓非死不可?

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为躲避英法联军的进攻,咸丰皇帝带着自己的皇后和懿贵妃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或许连咸丰皇帝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弃城逃跑的窝囊行为,不光惹怒了天下人,还惹怒了地下的大清祖宗,一气之下,将这个无能子孙——咸丰皇帝“带走了”!

咸丰子嗣不多,一生仅生育二子一女,还早早夭亡了一个儿子。懿贵妃所生的长子载淳毫无疑问的成为皇位继承人,年仅6岁登基为帝,是为同治皇帝。同治皇帝年幼,按照大清祖制尚不能亲政,咸丰皇帝便一口气给儿子安排了8位辅政大臣,赞襄政务。和所有的辅政大臣一样,咸丰皇帝刚驾崩不久,这几个被委以重任、授予实权的大臣便处处、事事压制同治皇帝和刚刚进位成为慈禧太后的同治生母。

慈禧太后不是孝庄太后,不会考虑那么多,更不会顾全大清朝局而暂时隐忍,在巨大的权力欲望驱使下,她联络留守京城的恭亲王奕訢,也就是同治皇帝的亲六叔发动“辛酉政变”,夺得了清朝的最高统治权。

“顾命八大臣”从根本上将,是咸丰皇帝安排用以帮助同治皇帝的,只不过是碍于祖制约束和制度规定,他们不敢将朝政大权交给一个后宫女人,哪怕她贵为皇太后,哪怕她是皇帝的亲娘。可是,他们遇上的,偏偏是心机手段都非常人能比的慈禧太后,身后又有实权派恭亲王奕訢的鼎力相助,失败的结果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慈禧太后夺得朝政大权后,虽然将8位“赞襄政务大臣”官职全部解除,但对他们的清算和报复却差别甚大。

在“顾命八大臣”中,有三位皇室宗亲,两位满洲贵族,三位汉臣。可,为什么慈禧太后非得将三位皇室宗亲处死,而放过了另外五个人的性命,甚至在后期还重用了其中一位满洲贵族出身的富察·景寿呢?

具体原因,小编认为有以下三点。

1、首先,8人虽然同为顾命大臣,但咸丰皇帝在任命之初也给予了相应的排位,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是有先后顺序和权力高低的。肃顺作为咸丰皇帝后期作为信任和倚重的皇室宗亲,位列第一,基本行使着普遍为大家接受的“辅政八大臣”之首职责。端华系肃顺的亲哥哥,其政治影响力虽然不及肃顺,但因为其皇室宗亲的身份再加上和肃顺的关系,位列第二。载桓系雍正朝有名的怡亲王胤祥的五世孙,按照亲疏关系,他和皇室之间的关系要远远近于济尔哈朗的后代,端华、肃顺两兄弟。但其毕竟比咸丰皇帝低一个辈分,政治影响和手中权力也不能和肃顺相提并论,所以位列第三。

也就是说,“顾命八大臣”在咸丰皇帝驾崩以后被慈禧太后认为的所有僭越和恃权凌主的行为都是在这三位皇室宗亲的领导下实施的,剩余的五个人只是跟从。他们三位和慈禧太后有着直接矛盾甚至仇恨,所以在慈禧太后取得朝政大权以后,为报复,也会除掉他们三人。

2、慈禧太后和“顾命八大臣”之间的矛盾,说白了就是以肃顺为首的“满洲贵族势力”和同治皇帝的“皇权集中”之间的矛盾,自从皇太极建立大清王朝,将“四大贝勒”共同“面南而坐”、“共理朝政”的制度逐步取消以后,满洲贵族势力和皇权之间的矛盾在清朝历代帝王当政期间都未停止过,这也成了清朝最高统治阶层之间最基本也是最严重的的矛盾。顺治朝的多尔衮势力集团、康熙朝的鳌拜势力集团等都是满洲贵族势力的典型代表。

慈禧太后和“顾命八大臣”之间的矛盾冲突,只不过是这些矛盾的死灰复燃和必然性爆发。在清朝高度集中的皇权统治下,除了满洲贵族、皇室宗亲,别人没有实力、更没有机会能够挑战皇权,能够对皇权形成有效的威胁。(当然,吴三桂等三藩属于清初建立时期的特殊情况。)

所以,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的主要目的说到底就是为了清除以肃顺为首的皇室宗亲代表的满洲贵族势力集团,而后将朝政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让肃顺等深为咸丰皇帝仰赖的皇室宗亲活下来,就算远离权利中心,就算赋闲在家,以他们在朝中的影响力,慈禧太后想要越过同治皇帝抓权也会遇到重重阻碍。景寿、穆荫虽也为满洲贵族家族,但其影响力和手中掌握的权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剩下的三个汉臣更是不用考虑。所以,从根本目的上讲,肃顺等三人也只有死路一条。

3、最后一个原因就和恭亲王奕訢有关了!

恭亲王奕訢,道光皇帝第六子,是道光皇帝选择皇位继承人的首位人选,其手段权谋和文治武功绝对在咸丰皇帝之上,但就因为咸丰皇帝的小手段和小心机,让他击败了自己的弟弟奕訢。道光三十年,道光皇帝在传位诏书中史无前例的提到了两个儿子的名字,在传位于皇四子奕詝的同时,还将皇六子奕訢晋封为了亲王爵位。咸丰皇帝继位以后,两位兄弟之间的感情迅速恶化,奕訢也以一度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以外。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英法联军为了在华获得更多的利益,悍然发动战争,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面对英法联军的强大攻势,咸丰皇帝慌忙逃窜,带着自己的后妃和部分大臣以“木兰秋狝”的名义,逃亡热河承德避暑山庄。在肃顺的建议下,咸丰皇帝想起了和洋人关系不错的恭亲王奕訢,让他留守京城,准备同洋人斡旋。

小编认为,奕訢在接到咸丰皇帝命令的时候,心中或许是高兴地,毕竟远离了权力中心那么多年,当此大清危急存亡之时,皇帝哥哥能够想到自己,能够想到“打仗亲兄弟”也属实不易。可奕訢的感动心情还没平复,就被咸丰皇帝再次狠狠地打击了。

咸丰十一年,躲在承德避暑山庄不愿回京的咸丰皇帝一病不起,于七月十七日驾崩,宣布独子载淳继位为帝,并安排了八位辅政大臣。而作为咸丰皇帝的亲弟弟,被留在京城收拾烂摊子的恭亲王奕䜣却被排除在了辅政大臣之列。你想想,奕訢心中会平衡吗?三个远支的皇室宗亲都能被哥哥重视而委以重任,作为皇帝的亲弟弟,新皇帝的亲叔叔却被排除在外,这不是对自己的侮辱吗?

咸丰皇帝已经驾崩,再恨他已经毫无意义,奕訢想到更多的便是咸丰皇帝受到了肃顺等人的蛊惑,才让自己落到如此尴尬的境地。所以,奕訢对肃顺等皇室宗亲的恨并不比慈禧太后少,这也是慈禧太后撺掇政变,奕訢能够毫不犹豫,鼎力支持的主要原因所在。作为“辛酉政变”的两位领导人,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訢都对肃顺等三人恨之入骨,他们还会有活下来的道理吗?

(参考文献:《正说清朝十二帝》、《清史稿》、《上谕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英法   大臣   咸丰   满洲   辛酉   宗亲   皇权   同治   皇室   贵族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