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89岁的乾隆见了八辈人,那他有没有见过孙子道光和曾孙咸丰?

嘉庆三年(1798年)这一年已经成为太上皇的清高宗乾隆皇帝举办了88岁大寿,同时他还老当益壮的纳了两名十四五岁的少女晋贵人和寿贵人进入后宫,这一年不仅乾隆自己当新郎,他还亲自主持了年仅14岁的长玄孙载锡的婚礼,一年之后的嘉庆四年(1799年)89岁的乾隆寿终正寝去世。

活了89岁的乾隆也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寿命最长的皇帝,高寿的乾隆在世时在长辈中见过自己的曾祖母也就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的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晚辈中则见过玄孙载锡,可以说乾隆这一生见到了八辈人。

清末帝溥仪属于是乾隆来孙辈的人,乾隆比溥仪大了190多岁,其实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乾隆差了一点就见到了溥仪这一辈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乾隆这么高寿,见了这么多辈人,他有没有见过带领大清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的领头人孙子道光皇帝和曾孙咸丰皇帝呢?下面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乾隆在74岁时就做到了五代同堂

其实乾隆是经历了五代同堂的人,他在临死的头一年还能亲自主持第五代玄孙载锡的婚礼,可见他已经见到了载字辈的人。

乾隆是在雍正六年(1728年)17岁时生育了长子永璜,其生母是后来被乾隆追封的哲悯皇贵妃富察氏,作为长子永璜还是比较受乾隆的喜爱和栽培。

但是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时,乾隆的嫡妻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去世,永璜以长子身份为富察皇后迎丧,由于富察皇后不是永璜的生母,因此永璜在富察皇后葬礼时期表现的不是很悲伤,甚至还和其他的兄弟们说笑打闹,这使得沉浸在丧妻之痛中的乾隆十分生气和震怒。

后来乾隆当场痛骂永璜是畜生,并用脚使劲踹他,震怒的乾隆还当场宣布剥夺了永璜的皇位继承资格。

这件事之后永璜就罹患了抑郁症,常年郁闷不乐,两年多之后永璜就抑郁而亡,年仅23岁。永璜的去世让乾隆颇为懊悔,因此他追封永璜为定亲王,并让永璜的儿子绵德承袭了爵位,对待永璜的儿子绵德和绵恩特别好。

虽然永璜去世的早,但也正是他的后代让乾隆实现了五代同堂,永璜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绵德和绵恩被乾隆接进皇宫亲自抚育,绵德后来降级承袭了定郡王爵位,并且绵德在20岁的时候生育了长子也是奕字辈的长孙奕纯,让57岁的乾隆升级为曾祖父。

后来奕纯也很争气,在17岁的时候就生育了载字辈长孙载锡,让74岁的乾隆见到了五代同堂局面。

不过乾隆的长孙绵德就没这么有福气了,绵德由于自幼就深受乾隆的喜爱,因此他时常以明朝的皇太孙朱允炆自比,他希望爷爷乾隆能像朱元璋那样隔辈传位给他。所以绵德恃宠而骄,暗中结交并笼络朝臣,这使得乾隆很反感,于是乾隆剥夺了他的定郡王爵位,改由他的弟弟绵恩承袭。

为此绵德和他老爹永璜一样抑郁起来,最终抑郁成疾,后来乾隆害怕孙子绵德抑郁而亡,赶紧给他封了一个贝子爵位,但绵德最终还是在孙子载锡出生不久就抑郁而亡,年仅40岁。

乾隆由于使得长子永璜和长孙绵德都抑郁去世,因此他觉得十分亏欠长子和长孙这支宗脉,所以对他们的后人格外疼爱,载锡也是在出生不久就被乾隆接进皇宫亲自抚育。

所以在88岁那一年已经极为老迈的乾隆还坚持亲自要为玄孙载锡主持婚礼,乾隆亲自为玄孙载锡操办婚礼也是希望他能尽快生育出溥字辈的长来孙,这样乾隆就能见到六代同堂的局面了。

不过乾隆的理想很丰满,他是希望长玄孙载锡能尽快结婚生孩子,生出溥字辈的长来孙,让他能做到六代同堂,很可惜的是他的寿命到头了。载锡大婚之后的第二年乾隆就去世了,而载锡的长子也是溥字辈长孙溥庆则在嘉庆八年(1803年)才出生,此时乾隆已经去世四年了,也就是说乾隆如果能多活四年就能看到溥仪这一辈的长孙溥庆了。

这里再多说一下清朝皇室的字辈排名规则,其实清朝入关的时候并没有制定皇室成员的字辈排序,在乾隆的爷爷康熙继位之后,康熙深受汉族文化影响才制定了字辈排序,但是也只限于康熙这一脉的子孙。

康熙钦定字辈只到曾孙永字辈,康熙定儿子辈为胤字辈,孙子辈为弘字辈,曾孙辈为永字辈,所以也就是说在乾隆时期,乾隆的孙子辈都没有字辈排序,因此乾隆就为孙子辈及后人制定了新的字辈排序。

乾隆十二年(1747年)绵德出生时,乾隆钦定永字辈的下一辈为绵字辈,但当时乾隆没想到自己能活着见到曾孙,所以他只定了孙子辈的字辈。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奕纯出生时,乾隆就决定不仅要给曾孙辈的制定字辈排序,还要给以后的子孙都制定好字辈排序。如何制定字辈排序呢?

乾隆想起了皇六子永瑢在崇庆太后寿辰时进献的《岁朝图》,崇庆太后十分喜欢这幅画,乾隆还特意在画上题写了一首诗,于是乾隆以这首诗中的一句“永绵亦载奉慈娱”作为后面子孙的字辈排序,因此乾隆的曾孙为奕字辈,玄孙辈为载字辈,相对应的溥字辈本应为奉字辈。

实际上载锡生育的儿子本名叫奉庆,但是道光皇帝觉得载字辈之后的“奉慈娱”字辈不好听,于是道光亲自改为“溥毓恒启”四个字作为字辈排名,到了咸丰时期,咸丰又增加了“焘闿增祺”四个字辈,1937年时清末帝溥仪又增加了“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的十二字辈排名,至此就形成了如今的清朝皇室字辈排名,所以清朝皇室的字辈排名总共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所以永璜虽然寿命短,但正是他的后代才使得乾隆实现了五代同堂的局面,乾隆在74岁时就达到了五代同堂,这一点在古代皇帝中算是很难得了。

乾隆不仅见过道光还十分喜爱,不过他没有见过咸丰

道光皇帝的老爹嘉庆皇帝是乾隆第十五子,道光其实上面还有一位比他年长两岁的哥哥,不过他的这个哥哥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因此道光就成了实际上嘉庆的嫡长子,他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时,嘉庆的嫡妻也就是后来的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生育了道光,当时的乾隆已经72岁,由于在此之前乾隆就已经通过秘密立储的方式册立了嘉庆为皇太子,所以乾隆对嘉庆生育的嫡长子道光十分喜爱,他还曾亲自抚育教导过一阵道光。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时,乾隆带着孙子道光去热河狩猎,当时年仅10岁的道光一箭就射死了一只鹿,表现出了极佳的骑射技术,这让乾隆十分高兴,也让乾隆想起了他当年也是10岁时陪爷爷康熙在热河狩猎射死了一只鹿,获得了康熙的称赞和喜爱,因此乾隆认为道光像极了当年的自己,他认为这是一种传承,也寓意着乾隆心目中是把道光当成自己的隔辈继承人看待和培养。

从此之后乾隆越发喜爱道光,他认为道光很像自己一般英武果断,他也认定道光将来必定是一位完美的继承人,因此更加注重对道光的教导培养。

乾隆在嘉庆元年(1796年)时,亲自为道光操持了婚礼,乾隆就是希望这个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孙子能尽快给自己生育一个曾孙,不过道光的生育能力是真差,虽然15岁就结婚了,但是他一直到27岁才生育了长子奕纬,那时候乾隆已经去世快十年了。

而咸丰皇帝是道光50岁时才生下的老来子,当时乾隆已经去世32年,自然是见不到咸丰了,别说乾隆没见过咸丰,连咸丰的爷爷嘉庆也没见过他,咸丰出生的时候嘉庆都已经去世11年了。

当然这也不能怪道光不争气,生育能力差,主要还在于乾隆虽然很长寿,做到了五代同堂,但是嘉庆本身就不是长子,再加上咸丰出生的太晚,而乾隆是一个勤于生育的皇帝,一直到六十多岁时还在女人身上耕耘,这也导致了他的儿子们之间年龄差距非常大,就拿他的长子永璜这一支与继承皇位的嘉庆这一支对比就能看出来。

同辈之中,永璜比弟弟嘉庆大了35岁,绵德比道光大了35岁,奕纯比咸丰大了64岁,载锡比同治大了68岁,而溥字辈的老大溥庆则比清末帝溥仪大了103岁。

所以乾隆能在长子永璜这一脉这见到五代同堂,嘉庆这一脉他能看到道光成婚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乾隆生育嘉庆时已经50岁了。

因此乾隆只见过道光,并且还十分喜爱和钟意道光,还把他视为优秀合格的隔辈继承人,但是乾隆却没有见过咸丰,毕竟他比咸丰大了120岁,他再能活也不可能见到咸丰了。

写在最后

乾隆已经算是很有福气了,他一生往上见到了曾祖母一辈的人,往下还见到了玄孙一辈人,总共见到了八辈人,实现了五代同堂的愿望。其实一直总感觉乾隆距离溥仪这一辈人差了很远,现在看来乾隆距离见到溥仪这一辈人的老大溥庆仅差了四年,他如果多活四年就能见到溥字辈的长来孙了。

纵观中国历史,能做到五代同堂的皇帝算上乾隆也仅有三人,另外两人就是活了78岁的唐玄宗李隆基和活了81岁的宋高宗赵构,但是相比于李隆基晚年导致安史之乱使得大唐由盛转衰,还有被金国人打得南逃建立半壁江山的赵构,乾隆不管文治武功还是福寿确实都比他们厉害多了。

当然,如果乾隆知道是自己的孙子道光开启了清朝中衰,估计他也不会那么喜爱道光了,不过道光导致清朝走向衰败也是时势使然,道光按照古代封建皇帝的标准是一位合格的皇帝,只不过他处在了封建时代和近代科技文明的交替时期,他的头脑还停留在封建时代,可是他所处的大环境已经进入了近代科技文明时代。

至于咸丰则是开启了清朝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如果乾隆在天有灵,估计他也不想看到这位不肖的曾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咸丰   乾隆   孙子   曾孙   道光   长孙   嘉庆   玄孙   长子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