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图大业7:战颍川,破荆襄,杨忠的勋章


公元535年(东魏天平二年,西魏大统元年)是南北朝历史上的重要一年。

这一年爆发的小关之战是东西魏之间的第一次大战,也是双方从打嘴炮到撸袖子干架的转折点。

坐拥270万人口的东魏兵强马壮,财大气粗,实力碾压只有60多万人口的西魏。东魏大丞相高欢对小关之战非常重视,希望通过这一战一举扫平关中,将分裂的北魏重新统一起来。

面对东魏的三路进犯,西魏大行台宇文泰并没有乱了阵脚,而是沉着冷静,排兵布阵,在潼关严阵以待。

作为宇文泰的亲信,杨忠明白这是他展示自己实力的绝佳机会。此前一直跟着独孤信大哥混,始终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这次机会难得,杨忠摩拳擦掌,准备露一手。

小关之战爆发后,宇文泰率领主力昼伏夜行,奇袭东魏大营,击败高欢手下大将窦泰,迫使其自刎而死。

窦泰兵败后,另外两路东魏军深受打击,士气低落,不得不取消计划,退兵回国。

小关之战以宇文泰胜利而落幕,杨忠在这一战中小试牛刀,利用实战锻炼了自己的指挥才能,为下一场大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此后的沙苑之战、河桥之战等东西魏大战中都能看到杨忠的旗号,此时的杨忠已经擢升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封爵襄城县公,终于有了自己的爵位。


河桥之战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恶战,这场战争西魏先胜后败,高开低走,在经历了初期的胜利后迅速转入颓势。

宇文泰率领的中军主力斩杀东魏大将高敖曹,俘虏东魏军一万五千人。然而西魏右路军独孤信和左路军赵贵相继兵败,导致整个阵脚大乱。李虎率领的后路军闻讯也退回了关中,这直接导致西魏军的大溃败。

东魏主力趁机发起了猛烈反扑,危急关头,杨忠带领五位勇士死守河桥阻击追兵,为宇文泰撤退争取时间。

孤胆英雄杨忠死守河桥,颇有当年张飞立马桥头吓退曹军的风采。由于杨忠的拼死血战,使得东魏军难以过桥追击,宇文泰由此捡了一条命,逃回关中去了。

河桥之战虽然败了,但杨忠的功劳有目共睹,宇文泰回去后就奏请封杨忠为左光禄大夫、云州刺史兼大都督。

云州是当时的北方军事重镇,大致位于今天的山西大同和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带。此时的杨忠只有31岁,便做了一州之主,足以说明他的能力确实很强。

没过多久,杨忠又转战河东,出兵解了玉璧城(今山西稷山县)之围,因功迁洛州刺史。

这洛州可就不是云州可比的了,洛州就是洛阳,在五年前曾叫司州,当时还是北魏的国都。北魏分裂后,高欢迁都邺城,升相州(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为司州,降司州洛阳为洛州。

杨忠被任命为故都洛阳的最高长官,这个职务可不是随随便便给的,可以看出宇文泰是真心器重他,这才委以重任。

当时的洛阳早已失去了京师的光环,沦为了两军激烈争夺的前沿阵地。在邙山大战中,惨烈的战火将这座古老的城市夷为平地,仅剩下一些残垣断壁。

把杨忠派到洛阳去,证明宇文泰的眼光不错,知道好钢用在刀刃上。


在惨烈的邙山大战中,杨忠身先士卒,每次冲锋都是第一个爬上城头,有种拼命三郎的劲头,他的种种表现宇文泰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战后论功行赏,杨忠因功除大都督,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另外追封其母盖氏为北海郡君。

不久又授都督朔燕显蔚四州诸军事、朔州刺史,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这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头衔其实就是一句话,杨忠又又又升官了。

这次把他从洛阳调到了朔州,那里北临平城,南近晋阳,是出身六镇的武川嫡系的根基之地。

总而言之,每升迁一次,杨忠的权势地位就巩固一番。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不是关陇集团里的“实习生”了,经过多年打拼,他已经打造起了自己的人脉圈子,创业的基础已经稳固,开局不错。

公元548年(西魏大统十四年,东魏武定八年),东魏派高岳、慕容绍宗、刘丰升等人领兵十万进攻颍川(治长社,今河南长葛东)。

长社城里的西魏守军只有王思政的八千人,形势极其危急!

宇文泰闻讯急令驻守河南各地的西魏军驰援王思政,杨忠也接到了军令,领兵赶赴长社。

双方在长社城下血战多日,战况极其惨烈,甚至连东魏主将慕容绍宗、刘丰升都不幸死于阵前。东魏大丞相高澄一怒之下,又带了十万步骑赶赴颍川,不拿下长社决不罢休。

在东魏优势兵力的重重围困之下,王思政坚持到第二年七月,城破被俘,被迫投降了东魏。

长社失守后,西魏诸军纷纷退兵,河南之地尽数落入东魏手中。


颍川之战的失利令宇文泰懊恼不已,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突发事件,给西魏带来了反攻的机会。

东魏大将侯景和新主子高澄摊牌,公开打出反旗,领兵渡过淮河投奔了南朝。

没过多久,侯景又在南朝重操旧业,再度反叛。羸弱不堪的南朝根本无法抵挡侯景的北方铁骑,建康(今南京)很快便被攻破,老迈昏聩的梁武帝萧衍被囚禁于台城,饥饿而死。

这就是震惊天下的“侯景之乱”。

建康陷落后,南朝一片大乱,有人起兵讨贼,有人割据称帝,还有人向西魏或东魏献城投降。

南朝西义阳郡守马伯符就是其中之一,听到建康大乱的消息后,他果断将自己驻守的下溠城献给西魏,开门投降了。

面对这个天赐良机,宇文泰当即任命杨忠为主帅,授其为都督三荆二襄二广南雍平信随江二郢淅十五州诸军事,镇穰城,命他前往接受马伯符的投降并经略汉、沔。

这次的任命绝对是重量级的,宇文泰一口气给了杨忠十五个州的军政指挥权,放手让他去开疆拓土,遇到这样的老板,真是祖坟起火了,火得一塌糊涂啊。

这十五个州大致包括今天的河南南部、湖北西北部和陕西东南部,位于汉江沿岸,是南下江南的必经之路。

这个区域有多重要呢?

从汉江顺流而下到达鄂州,然后沿长江东下直抵建康。一旦拿下汉、沔地区,南朝的长江淮河防线将土崩瓦解,失去所有的作用。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宇文泰才对汉、沔地区如此重视。这一战必须派最得力的干将前去,宇文泰看来看去,此人非杨忠莫属。

杨忠到任后以马伯符为向导,发兵进攻南朝齐兴郡(今湖北钟祥)和昌州(今湖北枣阳),都顺利拿了下来。

面对杨忠咄咄逼人的攻势,南朝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一作萧察,梁武帝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心中胆怯,不得不派人向西魏称臣,但心中其实并不服气,只是迫于压力的权宜之计。

杨忠察觉到了萧詧的首鼠两端,于是他决定敲打一下这个不靠谱的家伙。


萧詧镇守此地多年,手下兵马也不少,此时屈服于西魏只不过是被侯景之乱搞乱了方寸,并非真心归附。如何敲打他是个问题,因为杨忠来时带的兵马不多,只有几千人。

在和东魏的争霸战中,西魏的实力一直较弱,兵力始终维持在几万人,能一次带走一万人的将军凤毛麟角,基本上都是几千人。

杨忠也不例外,宇文泰只给了他几千人,不够的自己发展去。

为了震慑萧詧,杨忠玩了一个花招,涮了一把这位南朝王爷。

他带领两千骑兵(差不多是全部家底了)从樊城出发前往汉江之滨,在那里搞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

为了迷惑江对岸襄阳城里的萧詧,杨忠吩咐骑兵们不断更换旗帜,按照次序出场,循环检阅,给人一种千军万马的错觉。

听说杨忠在对岸阅兵,萧詧果然登上城头观看。这哥们儿一看西魏军旌旗招展,万马奔腾,尘土飞扬,气势逼人,一下子吓傻了,心里寻思看这阵势起码有三万人啊。

这可如何是好?孤命休矣。


信以为真的萧詧不得不放弃幻想,向杨忠表示臣服。

“忠自樊城观兵于汉滨,易旗递进,实骑二千,察登楼望之,以为三万也,惧而服焉。 ”——《周书·杨忠传》

萧詧这边刚摆平,不想南朝又跳出来一个人,出兵和西魏单挑,此人就是南朝司州刺史柳仲礼。

柳仲礼自带一万人马进攻襄阳,表现地非常不友好。听说柳仲礼打回来了,此前投降西魏的南朝竟陵郡守孙暠立即跳起来反水了。

身在魏营心在梁的孙暠毫不迟疑挂出南朝旗号,向柳仲礼挥手:

仲礼兄弟,向我靠拢!向我靠拢!

柳仲礼听到了,马上做出回应,派部将王叔孙赶去和孙暠会合,共同守城。

为了表示自己和西魏一刀两断的决心,孙暠这小子不讲武德,顺手把不久前西魏派来帮他守城的大都督苻贵绑了,献给柳仲礼做见面礼。


如此羞辱堂堂大魏,这孙暠真是活腻了,消息被杨忠快马送回长安,宇文泰看完大怒!

狂妄鼠辈安敢如此羞辱大魏,真是死到临头不知悔改!

怒火中烧的宇文泰立即回信杨忠,命他立即出兵给孙暠上一课,教他做人。

杨忠等的就是这句话,马上下令全军出击,孙暠摊上大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关中   汉江   宏图   东魏   西魏   洛阳   刺史   都督   南朝   河南   大业   勋章   宇文   杨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