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图大业6:蛰伏江南三年,归来仍是虎将


公元534年是北魏永熙三年,这也是北魏走向大分裂的一年。

这一年七月,孝武帝元修和权臣高欢彻底摊牌,双方在河桥撸起袖子大打出手,丝毫不念及君臣旧情。

河桥之战以孝武帝军队的溃退而告终,高欢军队渡过黄河,浩浩荡荡进入洛阳。如同惊弓之鸟的孝武帝连夜逃往关中,打算投奔另一个权臣宇文泰。

到了年底,高欢和宇文泰分别拥立自己的傀儡,北魏正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双方的军事分界线北段大致以黄河为界,河南境内的南段则较为复杂。故都洛阳被东魏控制,南面的军事重镇荆州本是贺拔胜的地盘,后来因为贺拔胜吃了败仗,不得不退入南朝寻求庇护。

如此一来,荆州便落入了东魏手中。

双方对峙前线的三大重镇平阳(今山西临汾)、洛阳和荆州全部为东魏控制,这对西魏非常不利。


为了扭转被动局面,西魏发动了争夺荆州的战役,指挥官就是独孤信。

“时荆州虽陷东魏,民心犹恋本朝。乃以信为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以招怀之。”——《周书·独孤信传》

西魏为这次作战找的理由无懈可击,说荆州虽然陷入东魏之手,但当地百姓仍然怀念西魏,民心可用,这仗不打愧对乡亲们。

于是,独孤信再次披挂上阵,领兵前往荆州。随同他一同前往的自然少不了铁哥们儿杨忠,这次杨忠要好好露一手了。

独孤信领兵行至武陶,闻报东魏弘农郡守田八能率领蛮人之众驻守淅阳准备阻击他,另外东魏都督张齐民率步骑三千人绕到独孤信背后企图偷袭,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独孤信召集诸将商议,会上他不无忧虑地说:我军如今不满千人,前有田八能,后有张齐民,腹背受敌,如果我们先打齐民,贼人必然鼓噪我军败退,趁机进攻,后果不堪设想。不如先攻八能,置之死地才有生的希望。

诸将认为这话没毛病,于是追随独孤信发起冲锋,一举击败田八能,身后的张齐民果然不战而逃。独孤信一鼓作气连续作战,一直打到荆州城下。


东魏荆州刺史辛纂闻讯出城迎战,由于独孤信曾在荆州驻防过,深得当地人心,群众基础很深厚。为了瓦解对方军心,独孤信亲临阵前喊话,呼吁荆州军民弃暗投明,做出正确选择。

这番宣传战起到了作用,荆州守军毫无斗志,在城外的战斗中很快败下阵来。辛纂一看形势不妙,赶紧扭头往城里跑。

独孤信一看大鱼要溜走,立即派杨忠和都督康洛儿、元长生追了上去。

辛纂好不容易跑回城下,一瞅城门居然关上了,急得大叫开门。

杨忠等人此时追了过来,冲城头大喊道:大军已到城外,城中也有我们的内应,尔等如想活命,何不弃城而走呢?

守军一听,觉得有道理,瞬间一哄而散,连城门都没人看了。杨忠等人趁机攻入城中,利用弓箭手进行火力压制,密集的弓箭使辛纂的一百多卫兵毫无招架之力。

杨忠利用这个有利时机,直取辛纂,斩其首级震慑城中残敌。看到辛纂被杀,残余的东魏守军纷纷溃散,荆州终于再次回到西魏手中。

此战是杨忠投奔西魏后的第一战,极具象征意义,这标志着他的仕途迈上了第一个台阶。此战后,独孤信因功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独孤信夺取荆州后在此驻守长达半年之久,这深深刺痛了东魏主宰者高欢,他不能容忍荆州这个战略要地被西魏夺走,荆州必须夺回来!

很快,东魏方面便派出了以高敖曹、侯景为主将的主力部队进攻荆州。东魏大军来势汹汹,而西魏此时国内遭遇大旱,自顾不暇,根本没有能力救援荆州。独孤信一看敌众我寡,这仗没法打,果断决定放弃荆州,率领亲信人马渡过长江,退入了南朝境内。


独孤信、杨忠一行人在南朝受到了梁武帝萧衍的高规格接待,杨忠还被封为文德主帅、关外侯。

这哥俩在南朝一住就是三年,梁武帝当然希望收编他俩为我所用,但独孤信和杨忠始终没有释放出他想看到的信号。

一转眼就是三年后,独孤信上书梁武帝,请求返回北方。当时独孤信的父母家人都在东魏,于是梁武帝就问他是回东魏还是西魏?

独孤信丝毫没有犹豫,非常果断地表示忠心侍君,绝无二心。这意思很明白了,虽然父母家人陷在东魏,但他毫不动摇选择回西魏。

独孤信的赤胆忠心令梁武帝非常欣赏,赏赐给他大量财物,派人礼送出境。

西魏大统三年(537年)秋,独孤信、杨忠等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年多的长安,见到了新皇帝文帝元宝炬。

三年前他们奉命出征荆州时,当时在位的还是孝武帝元修。如今回来一看,早已换了人间了。

皇帝虽然换了,但当初独孤信领命出现荆州,不想却打了个败仗,丧师辱国。在江南躲了三年,如今回国了,这事儿还是得和新皇帝做个解释吧。

惴惴不安的独孤信回到长安后便上书请罪,请求依据国法惩处自己三年前的败仗。

西魏文帝把这事儿交给群臣商议,三年前的陈年旧事该不该按程序处理?

七兵尚书王玄认为独孤信奉旨出征,结果丧师辱国,按律自当严惩。但是,他话锋一转,又指出独孤信远征荆襄,阵斩东魏大将辛纂,夺取荆州,立下了战功,按律要封赏。

虽然后来东魏反攻,独孤信打了败仗,那是因为独孤信兵力不足,敌众我寡,援军又没有及时赶到,致使独孤信全军覆没。


过去秦国曾赦免打了败仗的孟明,汉朝赦免了李广利,都是希望他们将功折罪,改过立功。此事既然过去已有先例,臣恳请赦免其罪过,复其旧职。

王玄的建议深得帝心,西魏文帝下诏恢复独孤信、杨忠等人的官职,不再追究三年前败仗的责任。

另外,他又加封独孤信为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其使持节、仪同三司、浮阳郡公等头衔如故。

至于杨忠也不错,一回到长安就遇到贵人了。他被西魏主宰者宇文泰看中了,不久被招到宇文泰门下做了亲信。

宇文泰每次出门都会带上杨忠,看得出对他非常信任。有一次,宇文泰到龙门打猎,一头猛兽突然窜出来袭击他。危急关头,杨忠挺身而出,左手挟其腰,右手拔其舌,一举制服猛兽。

这次精彩的露脸令宇文泰大为赞赏,对杨忠更加器重。当时北人称呼猛兽“揜于”,宇文泰索性便把“揜于”送给杨忠做字,可见杨忠在他心中的地位。

东西魏之间的大战爆发后,杨忠和独孤信都参加了这几次大战。这对铁哥们儿在战火淬炼中结下了生死交情,日后更是成为了儿女亲家,杨忠的儿子娶了独孤信的女儿,这叫亲上加亲,强强联手。


和独孤信联姻是杨忠一生中最关键的一步,从此他顺利挤进了以武川嫡系为核心的关陇集团,成为金字塔尖上的那一小撮人之一。

政治联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杨忠的地位也确实是战场上打出来的,真刀真枪拼杀多年。东西魏五次大战,他几乎全部参与,用耀眼的军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杨忠才是隋朝真正的开国之君。如果没有他奠定的坚实基础,杨坚不可能那么轻松坐上皇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丧师辱国   宏图   荆州   东魏   西魏   虎将   洛阳   守军   败仗   都督   南朝   江南   大业   宇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