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家族奋斗史2:没有人比我更懂原子弹,因为我的叔叔是院士

有的人觉得我是个赌徒,其实我在一生中从未有赌过。对于我来说,赌博就是一个人在玩老虎机。我宁愿掌管一台老虎机,但不会去玩。——川普

一,每逢困厄,特朗普家族必出奇女子

随着来到美国的第一代特朗普,弗雷德里克死于1918年的新冠“西班牙大流感”。这个尚未融入新世界上流社会,仍在砥砺前行的小康之家,瞬间踩下了刹车。

第二代特朗普弗雷德和约翰都还很小,虽然父亲给他们留下了纽约的地产和价值今天50万美刀的存款,但免不了是个坐吃山空若干年的结局。然而,每逢这种困局,特朗普家族总会有奇女子出现,川建国的奶奶,妈妈,还有她的第一位夫人,均是。

这是要说的就是川建国的奶奶,那个巴伐利亚葡萄园庄主的小女儿伊丽莎白.格雷丝特。

先说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欧洲正值一战时期,各列强开启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自相残杀。把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财富和文明,尽情内耗着。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在战争中大发其财,凭借着已经世界第一的工农业实力和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两头买卖,忙的个不亦乐乎。当时的外贸出口成为了美国内资本追逐的对象。

因此,国内的房地产事业,因资本向外贸和债券投资市场的转向,缺乏充沛的资金流入,加上战时经济的管控,几乎陷入停顿,这也是第一代特朗普晚年的苦恼,据说他开始大量酗酒,然后随着战争的结束,美国从债务国一跃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债权国,而在战争中完善起来的金融市场,终于在此时迸发了惊人的能量。

1919年,美国地产业开始复苏,是大踏步的复苏。而我们葡萄园主的小女儿,此刻展示出了老欧洲百年家族传承的格局和视野,她没有像很多寡居的女人那样,在丈夫的遗产上坐吃山空。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个女人敏锐的感觉到地产市场即将复苏,于是, 利用丈夫遗留下来的纽约的土地和存款,她以长子,弗雷德.特朗普的名义,开办了一家名为“伊丽莎白.特朗普母子公司”的地产公司,开始继续丈夫曾经的地产投资事业。

然后在十年的黄金时代的巨浪推波下,直到弗雷德.特朗普高中毕业接管产业的1927年,这个女人带领着企业在繁华的纽约皇后区拥有了20栋的房屋。

二,是眼光还是命运?弗雷德的成功

也不知道是在父母那里继承了欧洲贵族和美国西部开拓者的最优基因,还是命运的安排,在弗雷德继承管理家业后不久,上演了一幕港剧《大时代》里丁蟹般的“众人皆死,我独活”奇妙剧情。

那个时代,是个魔幻的年代。一战结束后的美国,工农业傲视全球,金融资本市场繁荣,科技创新和不断涌入全球人才,加上政府主导的科技的实用投产,更让这个时代创富梦想变的更加丰满。

20年代,纽约的大街上开始出现车水马龙的汽车拥塞景象,家庭里已经开始普及的电话,冰箱,洗衣机这些以前闻所未闻的科技产品。充分就业和新产业的高额工资收入,带动了人们消费欲望的上扬。当时,一个普通的美国工薪家庭,没有几件奢侈品都不太好意思出门。由此,还有文化的丰富,以及投资的热情和普及。证券市场一个五彩斑斓的泡泡开始膨胀......

而此时,我们的弗雷德.特朗普先生,如同他的父亲当年在加拿大的撤资一样,他嗅到了不一样的气味。他当时的判断是什么,我们无从得知,只知道从投资行为上,刚刚接手家族事业的弗雷德决定进军平价零售业。果然,这一决定无比及时。

1929年,大萧条来临,不久前的繁荣和美好似乎不存在一样,到处都是失业,破产,负债的人群,到处都是等待救济和找工作的人,到处都是变卖家当,被银行收回房子,或者贱卖不动产的人,而此时,一家名叫“特朗普超市”的廉价商品零售店,在纽约最繁华的皇后区开业,并陆续开到了其它位置,它的广告词是“为自己省钱”。

如果进军零售业是弗雷德的小试牛刀,那么接下来的投资,则是正式让这个家族跻身于上流社会。

随着大萧条的全球蔓延,一种军国主义的思潮在全球国家蔓延,其中代表的就是德国和日本。德国是一战战败国,所以战后对其军事有诸多限制,但随着纳粹党的崛起和上台,这种限制开始被打破。日本则不平于华盛顿的限制海军条约,加上裕仁的政治力量崛起,在其中推波助澜,日本也开始无视限制军备条约,开始扩军备战。

一时间,全球风云再变,全球扩军备战。而此刻美国也开始在东海岸大力发展造船业,为自己海军和欧洲提供军舰制造。而我们的弗雷德从其父的基因里,传承了“别人淘金,我卖铲”的思维,他积极主动的打点一切关系,拿下切斯特,纽波特纽斯,诺福克等海军基地的军人营房,家属公寓的建设,当然还有他父亲的老本行——拉皮条,只是现在更文明,更隐晦,这就是军人基地里的那些俱乐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用同一个逻辑,弗雷德又把眼光盯在了渴求安定的退伍军人身上,在纽约附近修建了2.7万套退休军人公寓,出租给那些中低收入的人群。

弗雷德的事业里,这一段是一个大的进步,利用军方的关系和合作,他赚了很多很多钱。当然也惹了不少的官司。

其中比较有名的是1954年,参议院对弗雷德发起的一系列公共事业中牟取暴利的调查,包括虚报费用,骗取超额低息贷款等等,但都被其巧舌如簧的躲过。

在50年代到70年代稳步推进着他的事业,主打的依然是平价公寓和酒店业。其中著名的“特朗普村”就是在1964年始建,成为纽约居住密度很高的公寓社区。顺风顺水的弗雷德,终于在美国地产界取得了自己的份额和版图,知道此时,这个家族才算是跻身上流社会。而之后70年代一场当时很受关注的,涉及种族歧视的民事诉讼案,引出了当时年少的川建国同志,走上历史舞台,开始二代特朗普向三代特朗普过渡的时代。这个我们在后面的系列里会详细描述。

三,一个灰姑娘的故事——川建国的母亲

1936年,弗雷德迎娶了来自苏格兰的玛丽.安妮.麦克劳德,按照美国习俗,婚后这位女士改名为:玛丽.特朗普。

这又是一位传奇的女性,并在那个年代和川普当选后,一度被视为现代版的灰姑娘逆袭故事。

玛丽出生在一个贫寒的苏格兰佃农家庭,在初到美国时候,身边只有50美元。且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技能在身,于是一度靠帮人做家政服务谋生。

为什么弗雷德这位新晋的纽约富豪,会青睐这位普通的家政妇呢?我也不得而知。从当时他们结婚现场仅有25位来宾看,这对新人也选择了低调处理。一方面可能是弗雷德事业刚起步,并不想铺张,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新娘的出生,并不能得到现实的纽约圈层的认可。

婚后,基本上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玛丽在家全职抚养她和弗雷德孩子们,相夫教子。亦或是自己出身的贫寒,玛丽在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非常的投入关注度,这一点等写建国同志的时候,会详细叙述。

这里,我们还要介绍二代特朗普家族另一个传奇的人物,虽然没有他侄子那么光鲜亮丽,那么众所周知,但这个人绝对够牛掰,他就是标题里描述的任务,约翰.乔治.特朗普。

四,我那传奇的叔叔

当了总统之后的建国同志,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除了众所周知的商业能力外,他的基因里还有强大的科学基因,“懂王”并非空穴来风,而这个证据,就是他那传奇的叔叔,约翰.乔治.特朗普。

父亲去世后,母亲和哥哥挑起了家族商业的生意。对于这个弟弟,弗雷德非常的疼爱。得益于来自哥哥的支持和家庭经济的优渥,约翰能不用担心生计的去专心于他的学业。在纽约大学坦顿工程学院获得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后,又先后考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最终以电子工程学博士的身份留在麻省理工任教。这一年,他已经30多岁了。

跟哥哥在战争中寻求商机一样,约翰也在战争中被军方关注到,并予以重用。最初,他的研究方向是类似x光机的电子设备,二次大战中,军方很快发现这个人才,于是邀请他加入了军用雷达系统的研发团队,并和当时最先进的英国研发团队,共事交流。这段经历,奠定了其在美国军用电子工程领域的超然地位。


1946年,约翰·特朗普回到麻省理工学院继续任教,同时担任机电系加速器实验室主任。这是核物理领域的重要部分。

同年有一个中国人的求学团队来到了约翰的实验室。其中有一位就是后来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赵忠尧。据赵老回忆,第二次被派往美国考察时,他来到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静电加速器实验室,学习静电加速器发电部分和加速管制造。实验室主任约翰·特朗普非常热心,很支持赵忠尧的工作与学习。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资料教授给赵忠尧及其同学。

然而,随着中国局势的变化,在国共内战中,国民政府败退居台湾一隅。此时,这些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就成了联邦调查局的注意对象。

最终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新。中国的赵忠尧组建了我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并利用学到的知识培养了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钱三强、何泽慧等中国著名物理学家。

这么说来,约翰.乔治.特朗普先生间接的帮助了我国核物理学科,也能说的过去。

就当赵忠尧回国后不久,约翰·特朗普与其他麻省理工学院同事研发出世界上首台两百万伏特级的X射线发生器。

1960年,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授予约翰·特朗普勋章,他被纳入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973年,约翰·特朗普不再担任麻省理工教授一职。

1983年,约翰·特朗普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国家科学奖章。1985年,约翰·特朗普在波士顿因病去世,享年80岁。

本篇着重讲的是在美国的二代特朗普家族的经历。后面还有三代,就是建国同志这一代的故事,感谢阅读关注,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麻省理工学院   玛丽   乔治   约翰   家族   核物理   奋斗史   纽约   欧洲   原子弹   美国   院士   叔叔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