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几十个世界之最,首先归功于孙中山70年前的伟大构想

三峡工程的伟大构想,最早是由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来的。他的构想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经过长期深思熟虑形成的。那么,孙中山究竟受了哪些影响?他的构想是怎样的?咱们先从孙中山护法运动失败后说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护法运动失败之后,孙中山回到上海,内心非常苦闷。因为,他费了很大气力进行的反段护法斗争,只勉强支撑了一年,在西南军阀的破坏与逼迫下,最后他不得不退出当时的军政府。铁的事实使他不得不认识到:所有的大小封建军阀,都不可能帮助他实现共和国的理想。

那么,“共和”理想将如何实现呢?革命将如何进行下去呢?

为了使自己在政治上适应革命的需要,孙中山决心从理论和实践上再进行探索,以总结革命几经周折的经验和教训,寻找引导中国革命胜利、中国得到解放,以及使中国在国际上取得平等地位的道路。

从1918年到1919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孙中山在上海深居简出,苦心研究,发愤著书,将过去未写完的《建国方略》一书撰写完毕,于1919年6月公开出版。

在这部20多万字的著作里,孙中山试图从理论上总结几十年革命的经验教训,并进而提出一整套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论、方针和策略。

《建国方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孙文学说——知难行易的学说(心理建设)》、《实业计划(物质建设)》、《民权初步(社会建设)》。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孙中山《实业计划》集中地体现了孙中山关于全面发展中国国民经济、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理想,是他为中国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崛起所制订的一个宏大的设计方案。这个方案的若干具体设想,为以后中国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思路,而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关于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构想。

兴建长江三峡工程是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为发展内地交通而提出的一个大胆设想,在孙中山看来,长江是内河交通的主动脉,其卡口就在川江,于是他提出:“自宜昌而上,入峡行,约一百英里而达四川之低地……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逆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于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可得而致。而内地直通水路运输,可自重庆北走直达北京,南走直至广东,乃至全国通航之港无不可达。”

在孙中山的实业蓝图上,除了交通,还要兴建粮食工业、衣服工业、居室工业、行动工业、印刷工业;还要开采铁、油、煤、铜矿并创办矿机、冶矿机等制造厂。而创办这一切皆需要电,长江三峡恰恰就是最理想的大电站。只需建闸抬高水头,即可发电,同时又改善了航运。

这是孙中山第一次提到三峡,并阐述其作用。

应该说,孙中山在这里开创了其后连绵悠长70年的三峡梦。当然,孙中山此时的三峡梦,还是以改善航路为主的设想,对三峡的认识还处于朦胧时期,尽管如此,《实业计划》依然展现了一位伟大政治家对三峡的想象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另外,孙中山的三峡梦,是他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后所获得的惊人创见,他在以后的实践中又不断地丰富、完善了这一想法。到1924年,当孙中山在广州到处宣讲三民主义时,这种想象就更为清晰、具体了。在对民生主义的第三讲中,孙中山阐述了长江三峡水力资源的丰富,以及开发三峡水电的重要性和用途。

他说:像扬子江上游夔峡的水力,更是很大。有人考察内由宜昌到万县一带的水力,可以发生三千余匹马力的电力,象这样大的电力,比现在各国所发生的电力都要大得多;不但是可以供给全国火车、电车和各种工厂之用,并且可以用来制造大宗的肥料。

孙中山在这里所具体提出的三峡工程方案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他的三峡设想对后来的三峡梦起了振聋发聩的意义。

经过70年的研究和论证,1992年4月3日,新中国第七届全国人大正式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据资料显示,新中国正在兴建的长江三峡工程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水电工程,这项工程将创造几十个世界之“最”。

首先,它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单从库容上讲,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库。但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的洪峰流量达每秒2.7万-3.3万立方米,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其次,三峡工程是世界上航运效益最为显著的工程。三峡水库回水至重庆市,可改善川江650公里的航程,使重庆至宜昌航道通行的船队吨位由现在的3000吨级提高到万吨级,年单向通过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

三峡枢纽本身,也有一系列的世界之“最”:它的水电站将安装26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它的主体建筑物土石方开挖量、混凝土浇筑量、金属结构量、大坝坝体总混凝土量,都是世界已建和在建水利枢纽中最大的;它的双线五级梯级船闸,是世界上总水头最高(113米)、级数最多(5级)的内河闸。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此外,三峡工程坝址的年均流量、设计洪水洪峰流量、校核洪水洪峰流量、枢纽最大泄洪能力、施工导流洪水洪峰流量、截流流量等,都是水电工程中的世界之最。

长江三峡工程的实现,不能不首先归功于孙中山在70年前所提出的变革三峡、造福人类的设想。从孙中山所开创的“三峡梦”的实现,也足以证明孙中山在撰写《实业计划》时既构思宏伟,又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宜昌   库容   工程   水力   中国   水库   流量   年前   实业   计划   工业   世界   孙中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