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镇的两大污点:打错一仗,杀错一人

明朝历史上正经八百的皇帝一共有16位,其中明英宗朱祁镇无疑是最与众不同的一个,他曾两度登上皇位,前后在位二十四年。

虽然朱祁镇被后世称为英宗,但是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打错一仗,杀错一人”始终是他挥之不去的两大污点。

第一个污点:打错一仗

众所周知,这里的“一仗”指的就是土木之变,它发生在1449年。当时是朱祁镇当皇帝的第十四个年头,也是“正统”这个年号存在的最后一年。

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频频入侵明朝,朱祁镇在心腹太监王振的撺掇下决定御驾亲征。

即使百官强烈劝阻,22岁的朱祁镇依然一意孤行,在各方面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带兵北征。

行军途中,朱祁镇更是不顾群臣的建议,盲目听信王振的瞎指挥。结果明朝军队屡战屡败,最终在土木堡遭遇灭顶之灾。

在土木之变中,明朝数十万精锐毁于一旦,随军出征的英国公张辅,奉宁侯陈瀛等一众重臣悉数战死,明英宗朱祁镇成为瓦剌的阶下囚。

此战之后,明朝在于谦的带领下打赢北京保卫战,而朱祁镇则滞留在瓦剌一年之久,身份也成了太上皇。

即便重回北京城,等待他的也是七年的软禁生活。直到景泰八年,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才重新登上皇位。

第二个污点:错杀一人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七言绝句名叫《石灰吟》,它的作者正是被明英宗朱祁镇错杀的人——于谦。

当年明军惨败朱祁镇被俘,明朝上下人心惶惶,于谦为了国家安定奏请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

而后于谦不惧生死,率军打赢北京保卫战,这才保住明朝的江山。

再者朱祁镇能重回北京也有于谦的功劳,当时朱祁钰担心皇位有变不愿接回哥哥朱祁镇,于谦从中缓和,这才让朱祁钰勉强答应。

而朱祁镇重登大宝后,却将于谦斩首示众并抄其家,将他的家人发配边疆。

据《明史》记载,于谦死的那天,北京城阴云密布,老百姓无不为其喊冤。

虽然事后朱祁镇深感后悔,但是也于事无补。等到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即位,于谦才真正沉冤得雪。

【我是出口未成章,一位90后的历史爱好者,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您关注我,我将为您带来更多历史方面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污点   景泰   北京城   明朝   皇位   保卫战   正统   土木   北京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