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鲁迅的正牌妻子,死后不能与鲁迅合葬,坟墓被夷为平地

朱安:裹着小脚,大字不识一个的传统封建女性

鲁迅:反对裹小脚,对封建旧思想深恶痛绝

这样一旧一新的结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遗憾的是火花没有,冰窟倒造了一个

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1899年2月,鲁迅母亲先斩后奏,写信告诉鲁迅帮他订了一门亲事


左一朱安

鲁迅一向反对旧式包办婚姻,朱安又是一个裹脚大字不识的封建女性,他不能接受这样的婚姻

于是就写信提出让朱安另嫁他人,可母亲也是守旧思想的人,这种悔婚的事传出去对两家人名声都不好。

鲁迅只好做出让步。提出两个条件:一是希望朱安放足,二是希望朱安进学堂

然而朱安思想太保守,任何一条都没做到,如果她能尝试着去改变自己,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在此期间鲁迅在日本留学,朱安父亲去世,鲁迅祖父去世,他就借机将婚事一拖再拖。

转眼朱安就已经是28岁的老姑娘了,并且听到传言说鲁迅在东京已经结婚生子。朱家非常急了,一直催着周家赶紧将婚事办了。

于是鲁迅母亲就写信称自己病危,叫鲁迅赶紧回家

当鲁迅到家时,看到的却是一派喜庆的景象。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被母亲骗了

为了不让母亲伤心,只好违心接受这样的包办婚姻。

1906年,朱安经过漫长的七年等待,总算等来了这一天。她也隐约知道鲁迅对这桩婚事不满

在她看来,跟周家有了婚约就已经是周家的人了。“生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鬼”让她熬了一年又一年,最终为鲁迅守了整整41年的活寡。

为了让鲁迅更能接纳自己,结婚当天她特意穿上大一号的鞋子,假装大脚。由于她人比较矮小,鞋子不小心掉了。这让鲁迅对她更是失望至极

新婚之夜,鲁迅居然躲到被窝里偷偷流眼泪,泪水把被子打湿了,被子的靛青把他的脸染青了。第二天晚上就在自己的书房里睡了

新婚燕尔,对新婚夫妇来说是最甜蜜的时光,可鲁迅只想赶快逃离这个没有任何感情的妻子。第四天便以不想耽误学业为由,返回东京了。留下朱安独守空房

自己就是一只蜗牛,只要慢慢爬,慢慢熬,总能等到周家少爷回心转意的那一天。


1909,鲁迅留日归来,这一别就是三年,这给朱安带来了希望,心想总算可以跟丈夫慢慢培养感情了。

可往往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鲁迅在家的时间比较少,晚上回家也比较晚,即使回家,也是独自一人睡一间

母亲就问鲁迅为什么他们就是好不起来。鲁迅答道和她谈不来。

有一次,鲁迅告诉她,日本有一种东西很好吃,她说是的,是的,她也吃过。

其实这种东西不但绍兴没有,就是全中国也没有,她怎么能吃到?就这样,根本谈不下去

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 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这种日子让他们彼此都很痛苦,夫妻不像夫妻,陌生人不像陌生人,鲁迅就又一次逃离去了北京工作,而朱安又是一次长达七年的独居生活。

这期间,鲁迅从未写信给朱安,甚至朱安写信给他他都感觉“颇谬”,很反感,很不高兴。

真的难以想象,这样的冷落朱安心里是有多无奈与难过。只有一个人默默地抽着一袋又一袋的水烟

1919年,朱安的生活又面临一次大转变。鲁迅把绍兴的周家老宅卖了,全家举迁至北京八道湾


这一年她已经40岁了,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

由于鲁迅和弟弟周作人彻底决裂,鲁迅决定搬出这个家,就问朱安是留在八道湾,还是回绍兴老娘家。鲁迅这话意思再清楚不过了,就是想休了朱安

可朱安傻傻地说要跟他一起去伺候鲁迅母子俩,跟着叔侄不合适。

她这样一回答,鲁迅也不好说什么了,就带着她和母亲一起搬出去了。

朱安此时又看到了一丝希望,以为鲁迅回心转意了,不会再对她那么冷漠了

只能说她思想太单纯了,更残酷的事情在后头。

搬到西三条后,朱安对鲁迅照顾得无微不至,家里有客人来,她也是尽心尽力地招待。可是无论如何鲁迅对她都是冷冰冰的

家里的客人都感觉他们的家就像是冰窟一样,一进去就让人不寒而栗。家里的气氛就像是凝固的空气一样,让人感到压抑窒息。

你要是爱谁,

便没命的去爱他,

你要是谁也不爱,

也可以没命的去自己死掉

——鲁迅

随着鲁迅的声望越来越高,特别是他担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讲师后,来他家拜访的女学生越来越多。

这些女子都是来北京求学知识女性,是时代的佼佼者。她们剪短发、穿黑布裙,态度落落大方,浑身上下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朱安心里越来越自卑,跟那些活泼的新女性相比,自己就是个老太婆,乡下佬。

许广平在给鲁迅的信里直言不讳地称朱安为“遗产”:“她是旧社会留给鲁迅苦痛的遗产,他一面反对这遗产,一面又不敢舍弃这遗产,恐怕一旦摆脱,在旧社会里就难以存身,于是只好甘心做一世农奴,死守这遗产

与她相反,鲁迅好像久旱的土地遇到甘霖雨露一样,越来越滋润。他会跟学生一起喝酒,拍打学生的头,更有甚者,帮借住在他家的许广平吹头发。


许广平

一向冷若冰霜的鲁迅突然有了温度,有了柔情,这就是爱情的力量。

这让朱安更加感到落寞难堪。而鲁迅也在做着痛苦的挣扎。内心曾渴望朱安死掉

最终跟许广平感情越来越深,为了追求他们的幸福生活,两人离开了西三条,在上海两人同居了。没过多久许广平就怀孕了,1929年生下了儿子海婴儿


对于老太太来说,鲁迅49岁了老来得子,她别提有高兴了。

老太太也曾经问朱安怎么不会生育,朱安委屈地说到先生终年都不同她说话,怎么生儿子。

是啊,他们一直过着有名无实的生活,怎么可能会有孩子呢!

现在他的先生同别的女人有了孩子,心里是又嫉妒又高兴,按照以前的习俗,是鲁迅的儿子,也就是她的儿子,她就不用担着无后的罪名了,她死后也有后人给她烧纸祭奠。

这一切都只是她的一厢情愿罢了,她一直活在她自己过去的那个封建时代。

在最后的十年,鲁迅与朱安就是以靠生活费维持着彼此的关系。也让朱安感觉她没有完全被舍弃。

不幸的是,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去世,年仅56岁。

朱安接到这个死讯非常难过。来他们家吊唁的人也非常多,她写信叫许广平去北京生活,被许广平拒绝了

此后她跟鲁迅母亲相依为命,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

1943年鲁迅母亲也去世了,从此,西三条街就只剩下她一个孤单的身影,仿佛一叶孤舟,飘荡在无依无靠的人世间。

她的生活更是举步维艰,周作人就建议她卖鲁迅的藏书。但被许广平和各文化界人劝住了。

在大事大非面前她还是拎得清的,不但没有卖藏书,很多人经济资助她都被她拒绝了。宁愿自苦,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

就靠许广平的一点救济,她吃的只有稀粥和酱萝卜


最终这位孤寡老人于1947年去世,身边没有一个人。死前一个月她托人写了份遗嘱:

一是死后要将她与鲁迅合葬于上海的墓地

二是每七须供水饭,至五七日期给她念一点经

将她与鲁迅合葬是不可能的,就连葬在老太太旁边也未能办到。

而是临时埋在北京西直门外的保福寺墓地。结果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破四旧”,朱安坟墓被夷为平地,所以至今也不知她魂归何处。

至于给她焚香念佛,她自己没有子嗣,有谁会那么用心呢!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这位老人用她一生诠释着什么叫做悲剧

她在鲁迅面前一直委曲求全,从不反抗。更没有想过要改变自己。

同一时期的胡适,他老婆也是这样一位封建女子,可她会跟胡适闹,会反抗。胡适对她也得毕恭毕敬的

如果朱安不嫁给鲁迅,也许能过上平淡舒心的生活

如果她能在同鲁迅相处过程中,稍微改变自己,比如识识字,读读书,鲁迅也许不至于对她那般冷淡。至少会给她生孩子的机会吧

可人生就是这样,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鲁迅   胡适   夷为平地   绍兴   婚事   北京   坟墓   封建   遗产   妻子   儿子   母亲   思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