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临终,留下奇怪遗言:不让人看到遗体,她是预见到了什么?

1937年,17岁的张爱玲中学毕业后,打算报考伦敦大学。母亲知道后,特意从英国回来,为她准备留学的事情。然而,父亲却大发雷霆,不同意她刚毕业,就听亲妈挑唆,远离他。

这时,继母也在旁边煽风点火:“你娘既然离开了这个家,就不要操心家里的事。如果舍不得你们,哪怕回来也只配做个姨太太。”

张爱玲听着,心里有点难过,只能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安慰。两个星期后,他觉得父亲和继母的气,应该消了,她不安地回到家中。

没想到,正在搓麻将的继母看到她后,走过去,抬手就是一巴掌:“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当妈的?”

张爱玲被打蒙了,拔腿就往房间跑,但后妈不依不饶,使劲拉着她,想要继续打她。

张爱玲

这时,张爱玲的父亲远远地走过来,继母立刻变脸:“看看你养的种,竟然动手打我,我不活了。”

父亲不问缘由,冲下楼抓住张爱玲的头发又推又搡,劈头盖脸一顿狠打。事后,还把张爱玲关在小黑屋里。

这一关就是半年,而这半年也改变了张爱玲的人生。


1.孤独的童年

张爱玲,是地道的大家闺秀。

祖父是张佩纶,外曾祖父是李鸿章,这两人都是晚清名臣,而到了她父母这一代,家道已经败落。

4岁之前,张爱玲过得挺幸福的。

那时,父亲会和她一起讨论书里的故事情节,母亲会督促她学习,教她识字。

父亲虽然守旧,但很喜欢接触新鲜食物,吃进口的罐头、买不同的汽车、取个英文名字。

母亲则时髦优雅、有品位,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张爱玲把这些美好的记忆都记下来了:

“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迟缓,正像老棉靴里面,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

后来,父亲不求上进,挥霍祖产、吸大烟、逛烟花之地,在外面偷养姨太。母亲是个有追求的女子,她看不惯丈夫的作为,决定抛家弃子出洋留学。

张爱玲母亲

1924年,张爱玲4岁时,母亲和姑姑一起去英国留学。

母亲不在身边,意味着张爱玲从小就没了母爱。而父亲时常夜不归宿,也不关心她的成长。

张爱玲14岁时,父亲给张爱玲娶了一位后妈,后妈对张爱玲姐弟俩一点也不好。

她经常挑拨离间,让张爱玲遭受父亲的毒打,也经常让张爱玲穿她淘汰下来的衣服。

张爱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默默成长,忍受着孤独和寂寞,小心翼翼的活着。

她认为家里是囚禁人性的牢笼,她想逃离这里,去一个有自由的地方。

她想通过求学寻找自由,所以,中学毕业后,她准备报考英国伦敦大学,结果就遭到父亲和继母的反对。

父亲认为张爱玲是白眼狼,供她吃喝、读书,结果一毕业就想走,继母也在旁边添油加醋,最后父亲把她关起来了。

张爱玲

被关期间,张爱玲患上了痢疾——发热、腹痛、便血,她被病痛折磨得快差点死去。

父亲竟对此视而不见,还是老佣人去求她的后妈请医生来。

父亲的伤害,让张爱玲感到绝望,她决定去寻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从窗户上爬了出来,去和母亲一起生活。

但日子久了,母亲也总是对她不耐烦。

虽然和父亲相比,母亲她要好点,但她无法跟母亲交心。

所以,张爱玲的童年是灰色的。

没有爱与温暖的家庭,让她缺乏安全感。也正是这种不健全的情感体验,为她日后的情感,埋下了隐患。

张爱玲母亲


2.爱上花心的胡兰成

1944年,24岁张爱玲凭着《第一炉香》《倾城之恋》等优秀作品,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

有一天,胡兰成在家闲来无事,无意中看到张爱玲写的小说《封锁》。

胡兰成感觉,小说中的男子和自己很像,想找个知心的女子,但总摆脱不了现实的羁绊。

张爱玲文笔清新柔美,把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让喜欢写作的胡兰成刮目相看,他对张爱玲充满了好奇,便立刻找人打听张爱玲的住处。

胡兰成

胡兰成想拜访张爱玲,但又怕冒犯了她。于是,他先写一篇文章,来表达对张爱玲的赞美:

“她的小说和散文,也如同她的绘画,有一种古典的.....是这样一种青春的美。读她的作品,如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发出音乐……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个伟大的寻求者!”

这样的赞美,几乎到了谄媚的地步,但张爱玲看了后,并没有往心里去。

胡兰成见她没什么反应,决定登门拜访,可是却吃了个闭门羹。胡兰成不急不恼,又给她写了一封信:

爱玲先生雅鉴:登高自卑,行远自迩。昨日自你处归来,心头盘唱这八字。上海的云影天光,世间无限风华,都自你窗外流过......十八般武艺,亦不敌你素手纤纤......


张爱玲看了这封信后,既欣赏胡兰成的才华,也很开心看到这样的赞美,她心里开始充满了期待。

张爱玲

几天后,胡兰成再次登门拜访张爱玲。

这次,他从门缝里递进去一张纸条,上面写上拜访原因、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想约张爱玲见一面。

张爱玲不想让胡兰成误以为自己在拒绝他。第二天,她就联系胡兰成,两人约定见面时间和地点。

见面后,胡兰成看到张爱玲其貌不扬,身子清瘦,既没有迷人的妩媚,也没有诱人的起伏,他有点失望。

但后来,他知道张爱玲有着显赫的家世和不俗的品味,又想到自己的前妻、现任以及身边的莺莺燕燕,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女人。

他打算把出身名门、又有作家名气的张爱玲钓上手,因为这让他觉得很有面子。

他开始用甜言蜜语哄着张爱玲,这个风月高手很会拿捏女人,他给张爱玲父亲般的呵护,又给她丈夫般的温柔。

这让从小就缺乏父爱、又向往爱情的张爱玲,很快就掉进了胡兰成的温柔陷阱里。

张爱玲

面对胡兰成的情话,张爱玲不仅没有丝毫戒备,还加倍回复自己的痴情,她说了很多自轻自贱、没底线的话:

1.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的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2.你这个人呀,我恨不得把包包起,像个香袋儿,密密的针线缝缝好,放在衣箱里藏藏好。


3.我自己已经想过自己一千次了,就愿倾心于心慈有才的年长者,哪怕比我大40岁甚至60岁也无妨,那些毛伙子,我就让给那些傻姑娘去享受吧!


4.我已经考虑过,你站起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也可以,我并不孜孜追求于一情一物。

可见,张爱玲陷得有多深!不计较胡兰成年长,不计较他有老婆孩子,不要名分。

最后,她还为自己的轻贱找了个理由: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但事实是,对别人慈悲,就是在愚弄自己。张爱玲爱得这般卑微、没底线,也别指望胡兰成会重视她。


3.婚姻破裂

不久后,两人就成婚了,胡兰成还伪造了一张结婚证,上面写着: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张爱玲和胡兰成

如此轻率的婚姻,张爱玲竟然接受了,因为胡兰成给出了理由:

“恐怕日后时局有变,担心我的身份会拖累你,这样做,也是权衡之策。”

张爱玲非常感激胡兰成的体贴,她不但不要胡兰成的钱,还愿意利用自己的名气,去推销胡兰成的书。

胡兰成买了不少书,赚了不少钱,但只给张爱玲一点点零头。

张爱玲不仅不生气,反而还高兴丈夫眼里有自己的存在,她喜滋滋地拿着零头去买衣服。

至此,张爱玲的爱情看似幸福美满。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两人结婚不到一年,由于日本战败,胡兰成作为汉.奸,仓皇地逃到武汉避难。

在武汉,胡兰成用自己的惯用伎俩,勾搭了一位周护士,两人形影不离,胡兰成又弄了张结婚证,把她给娶了。

而张爱玲却在家里痴心地等着胡兰成回家团聚,拒绝很多前来拜访的爱慕者。

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胡兰成向张爱玲坦白了他和周护士结婚的事。

张爱玲

张爱玲听了以后,只是很震惊,本以为她会离开胡兰成,可令人费解的是,她竟然忍了下来,而这只会让胡兰成更加地有恃无恐。

在去温州逃亡的路上,他又搭上了同窗的庶母范秀美。他不嫌弃范秀美年纪大,还和她有了孩子。

范秀美要放弃孩子,胡兰成就写信找张爱玲要钱。这次,张爱玲又忍了,还把自己的手镯换了钱,给范秀美做手术。

张爱玲的忍让、付出,在胡兰成看来,都是理所当然,但张爱林也有心累的一天。

她长途跋涉来到胡兰成的身边,胡兰成却嫌她碍眼,张爱玲十分伤心,要求他做出选择。

没想到,胡兰不要她,也不要周护士,而是选择了半老徐娘的范秀美。

心灰意冷的张爱玲决定和胡兰成离婚,她写了一封分手信: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我并不是为了你那些女人,而是因为跟你在一起永远不会有幸福。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了的。”

这场错爱,摧毁的不仅仅是张爱玲的爱情,还有她的写作才华。

张爱玲和朋友

因为胡兰成的身份,张爱玲遭受了很多谩骂,她写的书也没有人看。张爱玲终日心烦意乱,无法静下心来写书。

这时,有一个叫桑弧的男人走进了她的生活。


4.和桑弧日久生情,也没修成正果

桑弧是一名导演,他想邀请张爱玲当编剧,把她的作品拍成电影。

一开始,张爱玲没什么兴趣,毕竟因为胡兰成,她有快2年没写作了。

但桑弧却一直都在鼓励她,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帮张爱玲出书。

桑弧

在他的信任下,张爱玲重拾信心,很快写出了电影剧本《不了情》,电影上市后,一炮走红,张爱玲的名字再次火遍了整个上海。

桑弧决定乘胜追击,再拍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叫《太太外岁》。电影上映第二天,就霸占了各大报刊的头版,再次震撼了整个娱乐圈。

这两部电影的成功,张爱玲不仅收获了荣誉和金钱,同时,也收获了爱情。

不过,张爱玲把赚的30万,全都寄给了胡兰成。从此以后,两人形同陌路,再无瓜葛,她也打算开始接受桑弧。

电影《不了情》

张爱玲因为工作原因,和桑弧走得很近,再加上桑弧也爱写作,两人之间有着共同的话题。

不久后,他们就顺理成章的在一起了。

这一次,张爱玲也是陷入爱情里面了,她对桑弧无限的妥协。

桑弧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她都放在心上。爱的这么卑微,这段感情也注定不会长久。

张爱玲有一件大衣,它的下摆有羊毛排穗的装饰,只因桑弧说这个装饰看起来有点奇怪,张爱玲二话不说,就把它剪掉了。

可这话如果是别人说的,她只会装作听不见。

还有一次,桑弧问她:“你从来不化妆?”,因为这句话,张爱玲开始学习化妆。

后来,两人去看电影时,桑弧因为看到张爱玲的妆花了,突然就板着脸。

和桑弧在一起,张爱玲有点自卑,因为桑弧长得很好看。

为了让自己漂亮一点,张爱玲一直都用冷水冲脸,只是后来被姑姑发现给制止了。

但即便如此退让,桑弧还是很介意她和胡兰成的那段关系。

张爱玲和桑弧

两人在一起后,张爱玲有2个月没来月事,以为自己怀孕了。

桑弧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却说:“你没有怀孕,是宫颈折断导致你没来月事,而且你以后很难怀孕。”

其实,她是因为之前引产才导致宫颈受了伤。但医生的话,却让张爱玲感到无地自容。

这件事,也让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桑弧最后还是和别人结婚了,张爱玲决定离开上海,远走他乡。

后来,张爱玲说:“桑弧的事她从来没有后悔,因为那时幸亏有他。”

毕竟,是桑弧把她从深渊中拉出来了。


5.老夫少妻的婚姻组合

1955年,35岁张爱玲去了美国,住进了文艺营——专为有才华的作家提供免费住宿。

张爱玲的绿卡

在这里,她认识了生命中第三个男人赖雅。

赖雅,曾在麻省理工大学任教,后来辞职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遇见张爱玲时,赖雅64岁。

赖雅很会聊天,也很关心张爱玲,让一路漂泊的张爱玲有种安全的依靠。这次,她很轻易地就接受了赖雅。

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没多久,张爱玲发现自己怀孕了。

这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她把这个喜悦告诉了赖雅,可赖雅却说:“我会和你结婚,前提是不要这个孩子。”

张爱玲清楚,目前经济条件,她无法抚养这个孩子。于是,她无奈地同意了赖雅的要求。

1956年,两人认识不到半年就结婚了,他们也搬到了旧金山居住。

张爱玲和赖雅

刚结婚时,赖雅对张爱玲很好,每天早上给她做早餐、煮咖啡,还带她去纽约游玩。

只是,这种幸福的日子没持续多久,就被赖雅打断了。

两个月后的一天早上,赖雅中风,只能卧床休息。其实,在这之前,赖雅已经中风过一次,还摔断了腿。

但这次的中风很严重,赖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张爱玲一边写作,负担两人的生活费用,一边照顾赖雅。但是,她的投稿几乎没什么回音,他们的生活很困难。

还好这时,她的作品《秧歌》有公司要把它改成剧本,给了她1000多美元的报酬,但只能顶一阵子。

作品《秧歌》

好在赖雅病情好转,但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只能住到政府提供的廉价住所里,去跳蚤市场淘货。

然而,没多久,赖雅再次摔倒,又瘫痪在床上,张爱玲又开始日夜地照顾他,直到1967年,76岁的赖雅去世。


6.写在最后

有人说,张爱玲的第二段婚姻简直就是“倒贴”,赖雅似乎一直都在生病,张爱玲实在是太辛苦了,真不知道为什么和他在一起。

也许,和张爱玲从小就缺父爱有关,而赖雅会像父亲一样宠爱她。他不像胡兰成那样,整天花言巧语,嘴里没一句真话,他对张爱玲很真诚。

赖雅会陪她逛街、装饰家里、记得张爱玲每年的农历生日,甚至还会提前立遗嘱:把所有财产都留给张爱玲。

虽然积蓄不多,但足以证明赖雅对她的爱。否则,他为什么不偷偷立遗嘱,把财产留给女儿。

赖雅的去世,虽然减轻了张爱玲的辛苦,但她变得更加孤僻和内向,一点都不爱交际。

张爱玲和赖雅

为了躲避人群,先后搬了180多次家,却总也找不到一个心安的地方,而且频繁的搬家,让她更加贫困。

在赖雅去世28年后,也就是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洛杉矶的公寓中去世,7天后才被人发现,她留下一份遗嘱:

1.死后马上火葬,不能让任何人看到遗体;

2.不举行任何葬礼仪式;

3.骨灰撒向空旷无人处;

4.遗物和所有财产留给宋淇夫妇。

张爱玲之所以在遗嘱中提到,不让人看遗体,估计是她预感到,独居的自己,估计是死去很久才会被人发现。

晚年张爱玲

纵观张爱玲的一生,的确让人感到惋惜!

她一生都在追求爱,似乎每一段都是她付出的多,但结局都不好。

她用力回应胡兰成的爱,但胡兰成并不珍惜她,把她伤得体无完肤。

她尽力迁就桑弧,但桑弧始终无法完全接受张爱玲,最后也离她而去。

好不容易遇到赖雅这个好男人,可是他年纪大,体弱多病,无法成为她的避风港。

自始至终,她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她想要幸福、想要家的温暖,可以一直都得不到。

也许,可以用一句话形容她: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留言讨论。

#情感点评大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月事   后妈   继母   遗言   遗体   临终   童年   奇怪   父亲   母亲   孩子   幸福   爱情   电影   张爱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