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战神

我国历史上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军事大家,但一生征战未尝一败的军事天才很少。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我国历史上难得一败的军事天才。

一、霸王项羽 (公元前232—公元前202),项氏,名籍,字羽。周王族姬姓项国后代,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秦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项羽少时学书、剑皆无所成,然胸怀反秦大志。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随项梁起兵会稽(治今江苏苏州),响应陈胜吴广起义。陈胜死后,又领导反秦武装主力,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

秦将章邯击赵时,奉怀王之命,以次将随上将军宋义率军救赵,因宋义行至安阳后按兵不动,遂于帐中斩之,然后亲自领兵救巨鹿,破釜沉舟九战九捷,击败章邯和王离率领的四十万秦军。随后招降章邯,坑杀秦卒二十万,进军关中。

刘邦已先据咸阳,谋臣范增力劝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未能实现,与刘邦暂时达成和解,遂屠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掳掠货宝。

公元前206年二月,分封诸侯,以刘邦为汉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汉元年(前206)五月,,项羽派人杀了义帝楚怀王,天下为之震惊。不久,田荣陈余于齐、赵等地举兵反楚,刘邦趁机平定三秦,占据关中,为义帝发丧,联合各诸侯率兵六十万,进逼彭城楚汉之争随之爆发。项羽收到彭城沦陷,亲率三万精锐骑兵赶往彭城,打败了刘邦的六十万大军。

垓下之战中,项羽一人斩杀刘邦军百人有余。无论是个人战力,还是统军作战都堪称千古无二(李晚芳评价“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虽于战争前期取得胜利,但因分封诸侯,内部矛盾重重,加以战略决策失宜,军事形势日益不利,终被围困垓下,夜闻楚歌四起,以为汉军已得楚地,遂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二、杀神白起 (?-前257年),郿邑人。战国四名将之首,千古“杀神”,号“”万人屠”。中国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与穰侯魏冉交好。辅佐秦昭襄王,屡立战功。

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以左庶长统兵于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斩首二十四万,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秦昭襄王十五年,白起升任大良造,攻伐魏国,拔取城池六十一座。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至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大举伐楚,攻克楚都郢城,占领楚国大片土地,因功受封武安君。后屡破三晋,不断攻取韩魏领土。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坑杀赵卒四十万。

白起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担任秦军主将三十余年,攻城七十余座,于作战中料敌如神,出奇致胜,威震六国 ,历经大小七十余战,从未一败。在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又与韩信合称“韩白”,后人还常将其与韩信、卫青、霍去病等合称为“韩白卫霍” 。唐代时位列武庙十哲。

三、兵仙韩信 (约前231年—公元前196年)生年不详,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一说淮阴区 )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 ,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趁势平定江东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此时带着剑投奔项梁,留在部队,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入蜀之时,韩信离楚归汉,担任连敖(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后来韩信犯了法,理该被处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已经被斩杀,就要轮到韩信了,韩信抬头仰视,看到了滕公夏侯婴,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 夏侯婴觉得此人话语不同凡响,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谈,很欣赏他,于是进言刘邦。刘邦让韩信担任治粟都尉(管理粮饷的官职)。

后经萧何保荐封台拜将。制定“汉中对策”。刘邦兵败于彭城后,韩信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平定魏国,请命北伐拿下代国 。刘邦收其精兵后,背水一战,击败赵国 ,派人降服燕国 。支援刘邦以及清除项羽派往赵国的奇兵的同时平定剩下的赵国城邑。 刘邦成皋兵败夺其精兵后,奉命攻打齐国 ,拿下齐国全境后全歼支援的龙且二十万楚军。 韩信攻打楚国,项羽恐慌,与刘邦达成鸿沟和议。 刘邦听从张良、陈平计策,毁弃鸿沟和议,追击项羽 失败。 汉五年,带兵会师垓下,围歼楚军。项羽死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因人诬告,贬为淮阴侯。因与陈豨勾连反叛,被吕后萧何合谋 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时人对其的评价。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击齐,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联合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汉书·艺文志》将韩信归类为“兵权谋家”。

四、柱国李牧(?~前229年),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早年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李牧是战国末年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长平之战中,白起把赵国打的元气大伤,但赵国毕竟是强国,他们在长平之战后还坚持了几十年。白起死后,王翦统领秦军灭赵。赵王把李牧从北方调了过来。王翦多次与李牧交手,连续惨败,于是用离间计散布谣言。赵王迁听信谗言,杀了李牧,自毁长城。李牧一死,王翦轻松灭赵。

五、白袍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义兴郡国山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朝梁名将。陈庆之出身寒门,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颇受信任。普通六年(525年),出任武威将军,迎接元法僧归附,迁宣猛将军。大通元年(527年),联合曹仲宗、韦放会攻打北魏涡阳,迫使涡阳城主王纬出降。大通二年(528年),加号飙勇将军,率军七千奉命护送降梁的魏北海王元颢北还。次年,击败拥兵7万、筑垒9座的魏将丘大千。在考城击败拥兵2万的魏将元晖业。五月,连拔荥阳、虎牢二城,长驱直入,护送元颢到洛阳。经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城,所向无前。足见其用兵的神勇。大同二年(536年),破东魏侯景,进号仁威将军。

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谥号为“武”。因为他平时爱穿一身白色袍子,因此,当时有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六、上将乐毅,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中山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乐毅先祖乐羊魏文侯魏斯,魏国开国君主)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参见魏灭中山之战),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中山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所灭(参见赵攻中山之战),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赵国曾有人举荐他出来做官。到了赵武灵王在沙丘行宫被围困饿死后,他就离开赵国到了魏国

当时战国群雄割据,合纵连横。燕国当时地处偏远,国力弱小。于是燕昭王降抑自己的身份,礼贤下士,他先礼尊郭隗借以招揽天下贤士。正在这个时候,乐毅为魏昭王出使到了燕国,燕王以宾客的礼节接待他。乐毅推辞谦让,后来终于向燕昭王敬献了礼物表示愿意献身做臣下,燕昭王就任命他为亚卿,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

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后因受燕惠王的猜忌,无奈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七、兵家吴起(?-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区西)人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

吴起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在内政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与孙武并称“孙吴”。其所著《吴子》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唐肃宗时成为武庙十哲之一 。吴起早年学儒术于曾申门下,后弃儒学兵。最初在鲁国时,受命指挥鲁军击败齐国。之后前往魏国得到魏文侯重用。他指挥魏军屡次击败秦国,占领河西之地,为首任西河郡守,同时改革兵制,创建魏武卒,堪称最早的特种兵。

“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 。后因魏武侯猜疑而转投楚国,初任宛守,一年后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进行以打击、限制旧贵族势力,加强军队建设的变法。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短时间内成功增强了楚国国力,使楚国出现“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一度大败魏国,“马饮于大河”的强盛局面。楚悼王二十一年(前381年),楚悼王逝世,吴起因厉行变法而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 。

吴起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在内政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与孙武并称“孙吴”。其所著《吴子》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唐肃宗时成为武庙十哲之一

八、封狼居胥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 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生平未尝一败。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

大汉战神,霍去病,一生不败,汉朝最年轻的大将军、大司马。霍去病小小年纪,战功就不输于舅舅卫青。就传奇程度来说,霍去病比卫青有更有资格称为“战神”。霍去病17岁就率八百汉朝铁骑出战,斩敌两千,活捉了匈奴单于的叔叔。霍去病的首战,就惊艳了华夏青史,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

在后来的两次河西之战、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多次孤军深入,纵横两千余里,沿途横扫匈奴部落,不曾一败。霍去病在漠北之战中,一直追杀到贝加尔湖,他“封狼居胥”,祭拜天地,这也成了后世无数武将的梦想。霍去病太过于传奇,以至于上天都不允许他老去,只好把他定格在最完美的时刻。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

九、战神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

李靖出身陇西李氏丹杨房。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后转仕唐朝,随秦王李世民进击王世充。武德三年(620年)辅佐赵郡王李孝恭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并招抚岭南诸部

武德八年(625年)起在北疆抵御东突厥入侵,贞观三年(629年)以定襄道行军总管总统诸将北征,以精骑三千夜袭定襄,使颉利可汗部惊溃,又奔袭阴山,一举灭亡东突厥,使唐朝疆域自阴山北直斥大漠 。因功拜尚书右仆射,封代国公。

贞观九年(635年),以足疾告退,同年再获起用,统军西破吐谷浑。后改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晚年多病,阖门自守,不预政事。贞观十七年(643年),列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终年七十九岁。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陪葬昭陵。唐肃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十哲 。晚唐以后逐渐被神化。后晋时追封“灵显王” ,到南宋时累封为“辅世灵佑忠烈王”

李靖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 。著有《六军镜》《卫公兵法》等多部兵书,多已失传。

十、武穆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岳飞的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 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魏国   楚国   项羽   贞观   军事家   刘邦   公元前   名将   战神   战国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