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绍兴,不走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或许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江南的样子

可能是烟柳画桥,酒肆欢歌

也可能是理想国、温柔谷

而绍兴,永远水汽淋漓

带着潮润的诗意和岁月的安宁

叫人直想赖在这里

慢慢生活,再也不走了

点击查看绍兴文旅发布原创视频

纳山水膏泽,借湖面来风,绍兴与稽山鉴水紧紧相连,既是温柔婉转的江南水乡,也是从山水中觉醒出文化的古城。

会稽山 郦以念/摄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会稽山深厚的历史与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相映成辉。

无论在地形上还是文化上,会稽山都是绍兴的脊梁。《史记》记载,“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大禹在这里和诸侯开大会计功,死了,葬在这里,于是得名“会稽山”。

江南的柔情有一半在于流水,但是绍兴的不同之处,恐怕就在于水,绍兴的水不仅给人以温柔之感,还有历经千百年却不曾变动的坚韧,而其中的代表便是鉴湖。

© | 冯伟尧

东汉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纳山阴、会稽两县三十六源之水为湖,水势浩渺,碧波荡漾,孕育了绍兴古城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也为诗人们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文思灵感。

站在稽山望鉴湖,青山隐隐,碧湖迢迢。山水之间,江南的灵秀,招徕文人骚客吟咏不绝。贺知章、骆宾王、李白、杜甫、白居易……诗坛巨擘泛舟鉴湖,或逆流而上,或溯流而下,击节而歌,捧樽鼓帆,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灵山秀水塑造出绍兴特有的文化气质,使其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文脉,跃动在青石板间踩踏的灵气里,呼吸在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间,刻印在推动发展的底气中。

绍兴文脉不断,生生不息,人杰地灵,融通古今。公元1130年,宋高宗赵构取“绍祚中兴”之意,升越州为绍兴府,作为临安的陪都,从此开启了绍兴新一轮的发展,“绍兴”的寓意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住在绍兴,你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千年的文脉力量。

从古至今,这里涌现出无数的风流之辈,远有越王的卧薪尝胆,谢公的吟啸山水,王羲之的执剑挥毫,近有鲁迅的弃医呐喊、秋瑾的追求自由,蔡元培的兼并包容……纵论古今,横越山水,它嵌在一砖一瓦之中,也流在一湖一水之中。

在绍兴,闲情逸致、风雅韵事只是平常,在这座历经风雨的古城,微风吹过,都是历史深处古老的味道,在江南的风景里,道尽了温柔……这些小事本是平常。


夜间的沈园与白天有所不同,小园深处,多了星星灯火与灼灼明月。



一场“沈园之夜”堂会演出,流淌着诗词的梦幻与千年的记忆,生动讲述着陆游、唐琬动人的爱情故事,为沈氏园林的夜晚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浪漫色彩。


绍兴人常常提到的“惬意”事,总少不了饮茶,在绍兴,不只有斗茶,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还是喝一杯茶,享受平凡生活中的一抹茶香。



绍兴产茶,饮茶之风很盛,茶馆茶楼茶艺馆遍地开花。静静坐在古镇长街的茶室里,看乌篷船来来往往,让人止不住心生欢喜,暗自期待一些不期而遇的惊喜。


© | 沈奕鸣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千百年来,绍兴黄酒成了许多人放不下的“舌尖上的绍兴”。从春秋“醪”酒的振奋士气、助越灭吴到现代充当国礼,荣膺国宴,绍兴黄酒闻名遐迩。那橙黄色的酒液里融入的是于越先民的智慧,沉积的是古越文明的精华。



酒因绍兴而名,绍兴因酒而传。黄酒,被绍兴赋予了精灵般的色彩与情致,无论是独酌、对饮还是呼朋引伴,无论是浅尝辄止还是高歌痛饮,都是一件难得的风雅事。微醺之时,看天看云看檐角低垂,都有着格外的诗意。

有许多钟爱绍兴的慢生活,买菜、种花、闲聊,绍兴里永恒的是琐碎的烟火,再没有比生活更要紧的事。

在绍兴,不用走马观花地去赶景点,找个临水边的石板凳安静坐一下午,或是慢悠悠地坐乌篷船感受枕水人家风情,悠悠地晃进绍兴这座水墨小城。

绍兴的慢,是生活的慢。你去西小河边看一眼就会懂,每个人都在悠哉游哉享受着慢的步调,既不显得拥挤,又是那么温柔。

放慢生活的节奏,抛开一切杂念,就静静地让时光在此停留。绍兴典型的老台门、白墙黑瓦的老房子、青石板铺就的小巷子......小桥流水,构成了绍兴最典型的建筑风格以及民俗风情。

绍兴的慢,是文艺的慢。去上大路走走便可了解,在这里既能沉浸于历史文化古城之中,又享受到现代生活带来的时尚气息。历史的浮华已沉淀,各式各样的精致小铺错落分布在老街巷,新与旧又是别样一番美感。

在绍兴,一年四季,没有什么时节是吃不上好东西的。春时,有笋、各色野菜、河鲜,还有春茶;夏来,木莲豆腐,霉苋菜根;秋日,肥美醉蟹,诱人香榧;冬天湿冷,但有在漫长时光里慢慢陈酿的黄酒温抚肠胃。

玩出花样的吃,说到底也只是绍兴人惬意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多得是法子享受生活,款待自己。用“凡尔赛”的说法,就是绍兴有山有水有吃有喝。

霉干菜在绍兴人的心中绝对是白月光一般的存在,一把黑乎乎、干瘪瘪的菜梗在经过浸泡后便会重获活力。在绍兴人的灶台上永远飘逸着干菜肉特有的香气。干菜焖肉把干菜的咸、香特有的滋味,与猪肉的油润、鲜美融合在一起,咸鲜合一,平中见奇,充分体现了绍兴人的智慧在饮食上的诠释。

风味上最硬核的,则莫过于绍兴的“臭”字头菜品。在绍兴,几乎家家户户都备着这样一个“臭坛”。将发酵好的臭苋菜梗稍微蒸一下,就成了当地人最爱的下饭利器。


臭豆腐可以说是绍兴美食的必修课,豆腐先用苋菜梗汁浸制好,接着炸到豆腐表面焦黄酥脆,迅速在豆腐的一面开个洞,浇上辣椒油、酱油和香油,一盘美味的臭豆腐就出炉了。

待到秋冬时节,在绍兴,则是酱货的天下。冬日的阳光意味着制作酱货到了一年中最好的时候,也意味着年渐近了,大街小巷,家家廊下,酱腌制品挂晒满竿……

///

那些过往的时光仿佛

粘滞在青砖的沟壑里

成为城市的气味,与竹林的风一起

就将这气息吹到四处去

让人怀着对江南的怀想而来

来到绍兴

赖在这里,再也不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绍兴   文脉   苋菜   干菜   江南   黄酒   古城   豆腐   山水   温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