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00年前的沈阳,奉天府古城风貌,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沈阳,钟灵毓秀、历史悠久。它有着26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在历史上,沈阳这座城市的的名称,先后经历了“侯城”、“沈州”、“盛京”、“奉天”、“沈阳”等几次变化。

下面这组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20年代,当时的沈阳还叫奉天。通过这些老照片(黑白照片AI上色),我们能感受到100多年前沈阳独特的城市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瞬间。

奉天北陵

照片拍摄于奉天的清昭陵,为清皇太极及孝端文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因为它位于沈阳的北面,所以也叫北陵。

北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顺治八年(1651年)。占地16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奉天火车站

20年代,沈阳火车站老照片。沈阳站是个大站,并排几座站台,长长的站台一眼望不到头,顶棚上悬挂着“奉天”站牌。

南满铁路,长春至大连南蛮,全长703公里,设大小车站74座。奉天站为南满铁路上一个重要站点。

奉天城区

站在沈阳的一座城楼上,远眺城内的景象,都是具有北方特色的民居和院落。一条笔直的街道,一眼望不到头。街道宽阔,两侧是商铺,生意兴隆。

街道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有赶着马车的、有逛街的,还有在街边摆地摊的。可见当时沈阳的繁华程度。

街景

这是沈阳城内一条街道,道路笔直平坦,两旁种植有绿化树木。高大的欧式建筑和塔楼,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

照片中,街角这座独特的建筑,是一座酒店,名字叫“悦来栈”,外观和内部都十分豪华。街道上有骡马车、黄包车、自行车等驶过。

奉天城区面貌

20年代沈阳老城区照片。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城内当时没有太过于高大的建筑。一座座瓦房组成的四合院,一些树木掩映其间,古色古香。

这张照片,应该是站在旧城墙上拍摄的,城墙上的城砖和杂草依稀可见。因为站的位置高,几乎可以俯瞰老城区。

火车站站前广场

这张照片拍摄于1924年,奉天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两座欧式风格的站房中间是进站口,一些乘客正在通过安检。

站前广场上,停满了载客的马车、黄包车、汽车,还有一些拉货的板车。奉天站是一个重要站点,南来北往的乘客在这里汇集。

长宁寺

这是沈阳长宁寺,又称御花园。该寺始建于后金天聪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长宁寺,规模宏大,占地十几亩。据《盛京通志》载:"大殿三楹,东西配殿各三楹,碑亭一座,山门三楹,晾经楼五楹,禅堂僧房三十间"。长宁寺在解放后拆毁,现在这里已盖起了高楼。

老师和学生

20年代,在沈阳的一所小学校门口,一名女教师正带着孩子们合影。

这位老师很年轻也很漂亮,学生们的年龄大小不一,应该属于不同的年级。当时的人们很重视教育,家庭条件好一点的都会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

农家院

这张照片拍摄于1920年,照片中是一处农家院。这个村子应该靠近山区,房屋的墙壁都是用石头垒砌而成,屋顶是用秸秆铺就,这种房屋冬暖夏凉。

女主人正在院子里忙碌,手里端的簸箕里,是一些清洗干净的黄豆。几口大酱缸里,腌制的是咸菜。照片拍摄于1922年。

卖烤红薯

冬季的沈阳街头,天气寒冷。一名卖烤红薯的男子,手里举着拨浪鼓,嘴里大声吆喝着卖烤红薯。

香喷喷的烤红薯香气和清脆的鼓声,立刻把几个孩子吸引了过来,他们围着男子争相购买烤红薯。

鸟市

在一个露天鸟市上,一名戴礼帽的男子蹲在地上。他手里举着一个鸟笼,正滔滔不绝地向人们夸耀他的鸟有多好养。

在他面前的地上,还放着一大一小两只鸟笼。在民国时期,提笼架鸟是一种时尚,而且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喝茶

1924年,沈阳郊外的一个农村。正值农闲季节,当地人在自家院门前,端出小方桌,沏上一壶香茗,几个人坐在一起聊天,别有一番意境。

院子门前的田地里,长满了绿色的庄稼。这种安详的生活状态,真让人羡慕。照片拍摄于1924年。

街头艺人

沈阳街头,走来一名江湖艺人。他身背百宝箱,胳膊上坐着一只小猴子。手里拿的道具上,有房子、古塔和小红旗,横杆上海站着几只可爱的鹦鹉。

这名街头艺人走街串巷,随时随地停下来为人们表演。风里来雨里去,虽然有些辛苦,但也能获得一些收入,足够养家糊口了。

摇篮

一名年轻的母亲,把自己的孩子放进一个摇篮里。摇篮用木头制成小船形状,用两根粗绳子吊在房梁上。虽然简陋,但非常实用。

当母亲需要忙碌时,腾不出手来,就可以把孩子放到摇篮里,随着摇篮的晃动,孩子很快就能睡着。

街头理发

20年代,在沈阳街头,经常能见到这样的理发情景。这些理发师傅,挑着扁担,扁担一头挑着水盆和炉子,另一头挑着理发的工具箱。

他们走街串巷,遇到需要理发的人,就能随时停下来,支起摊子开始理发。这种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照片拍摄于1926年。

占卜先生

在沈阳的一座寺庙附近,有一名占卜先生。他摆了一张桌子,桌上摆着一些旧书和签筒。垂下的桌布上写着他最擅长的项目。占卜先生可以说是算别人的命,养自己的命。

天气寒冷,他双手插在袖管里,望着路过的每一个人。在他身后的墙上,还悬挂着一块白布,上面画着一些有关面相之类的图案。

天后宫

20年代,一名男子站在沈阳天后宫的一座香炉前。沈阳天后宫,始建于1782年。1905年,毁于一场大火。照片中,依稀能天后宫里残存的墙壁。2017年,沈阳重建天后宫。

写在最后:100多年前的沈阳,建筑古色古香,奉天府百姓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叹古惜今,如今的沈阳,是一座特大城市、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们相信,沈阳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奉天   长宁   城内   风貌   古城   手里   街道   年前   街头   年代   孩子   照片   建筑   沈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