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之夜,郭沫若对妻子颜值不满,留妻子一生独守空房

1912年旧历正月十五日,郭沫若一身喜服,怅然若失,他要和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子结婚了,新婚当夜,郭沫若掀起新娘的盖头,他大失所望,妻子颜值实在不行,这让郭沫若内心对婚姻仅有的一丝丝期待都没有了。

郭沫若的原配张琼华

排斥而向往

1911年,郭沫若剪掉自己的辫子。大清灭了,从此以后那些封建腐朽的繁文缛节再也不能束缚他。可这种欣喜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被家里送来的一封信彻底打破。

信里说郭母为他定了一门亲事,对方是苏稽场张家的女儿,名叫张琼华。张家和郭沫若一位远方的叔母是亲戚,在叔母的介绍下,郭母去看过张琼华。

信里写张琼华人品很好,读过书,还是天足,正好符合郭沫若的要求。怕姑娘被别人定走,于是赶紧自己先定了下来。

郭沫若少时

对此郭沫若其实很排斥,接触新式教育的郭沫若期盼爱情,他希望自己的婚姻能由自己做主,娶回家的女子也是自己顶顶喜欢的。

但是转念一想,母亲说他未来的妻子读过书,也不似那些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女子一般缠足,这样一位敢反抗封建礼教的女子,想来与自己也能很契合。

如此思量着,郭沫若又隐隐地对即将到来的婚姻多了几分期待和向往。他后来回忆自己当时的心情时表示:

“心机像突然取去了秤盘座的天平,两个秤盘只是空空地动摇。动摇了一会之后自然又归于平静了。”

郭沫若油画像

心绪起伏一般后,郭沫若别别扭扭地接受了现实。那时候郭沫若还在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读书,放寒假时,他又接到家里的信,信里说张家希望在年假时分,将两个孩子的婚事给办了,郭父郭母让郭沫若可以尽快回家。

郭沫若觉得有些着急,也不情愿这如“赶鸭子上架”般的安排,但出于对父母的孝顺之心,还有本就存在的期盼之意,郭沫若没有拒绝。他回到家时,父母已经将所有的细节都准备好了,郭沫若只需要穿上喜服,与新娘子结婚即可。

郭沫若的第一段婚姻是包办婚姻

只是当郭沫若真正见到自己那曾经素未谋面的妻子时,心凉了,对婚姻的期待彻底消失——这根本就不是他心目中的姑娘!

想逃离噩梦

郭沫若属实没想到妻子的颜值这般不尽如人意,他怒不可遏,也因此恨上了妻子张琼华,拒绝碰张琼华一根指头。

郭沫若旧照

张琼华真的很丑吗?其实不然,她虽然没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姿,但也绝不是嫫母无盐之流,只能说样貌普通。而郭沫若与其说是对张琼华的颜值不满意,倒不如说他对家人与张琼华一起联合欺骗自己的行为感到不满。

家信里说张琼华读过书,可通过新婚之夜的三两句试探,郭沫若已经确认张琼华完全没有读过书;家信里说张琼华是天足,可她分明有一双三寸金莲。

张琼华缠了足,并非天足

郭沫若不相信张琼华没有参加这场骗局,他甚至心思险恶地想,说不定就是张琼华为了嫁出去,才对外宣称自己读过书、是天足,专门来哄骗像自己这样的倒霉蛋。

这样想着,郭沫若越发不想面对张琼华,于是在新婚之夜,郭沫若带着一本《庄子》出了新房。洞房花烛夜,张琼华等到红烛燃尽,都没有等来自己的新婚丈夫。

等到第二天回门,虽然在父母的劝说下,郭沫若和张琼华去了岳父家,但当晚郭沫若还是没有碰张琼华,忍到第五天,郭沫若实在是忍不下去了,赶紧乘船离家,回到学堂,以借学习暂时忘记痛苦。

郭沫若与张琼华的新婚洞房

在学堂郭沫若体会到久违的轻松,可随着暑假的不断靠近,郭沫若又变得浮躁起来。他不想回家,却又不得不回家。

回家后郭沫若依然不愿意与张琼华圆房,他宁可躺在厢房的长凳上,也不愿意面对张琼华。郭父郭母很着急,干脆搬走了厢房内一切可以供以休息的家具,逼郭沫若回新房睡觉。郭沫若无奈回了房,无视张琼华的存在,随随便便将就了一晚。

早在他寒假结束回学堂时,母亲似乎明白他到底有多痛苦,对他冷待张琼华的行为没有过多指责,只是叮嘱他莫要因为婚事不满跑到外洋去。

郭沫若老照片

郭沫若答应了母亲,可这次回家,父母的步步紧逼让郭沫若心烦不已,他想要出国的心越发强烈。1913年暑假,郭沫若走了,远渡前往日本留学。

独守空房一辈子

郭沫若的离开让郭母备受打击,也让张琼华无比痛苦,但她不敢发泄自己的痛苦,约莫也是因为她自己清楚,这段婚事本就是自己强求来的。

也是从这之后,张琼华只能凭借家中丈夫的照片、还有郭沫若寄回家的书信,聊聊慰藉自己的相思之情。

郭沫若手书的信

实际上对于张琼华,郭沫若有愧疚之心,纵然一开始他有恶意猜度过,私心将张琼华塑造成一个居心叵测的骗婚丑女,但在寥寥无几的见面和相处中,他也知道自己的一切猜度都不是真实的。因此多年后郭沫若自己也说:

“我的一生如果有应该要忏悔的事,这要算是最重大的一件。”

“这”,其实就是指与张琼华结婚却放任她独守空房一生的往事。

郭沫若写信

自从郭沫若去日本后,张琼华的生活就越发像一潭死水,唯一能让这个女人有所起伏波动的,只有郭沫若寄来的书信。每当有郭沫若的信寄到家里,她就会跑到婆婆的房间里,听婆婆读信。

只是那么多信件,从未有一个字提起自己。后来在婆婆的鼓励下,张琼华托人代笔写了一封信寄给郭沫若,但这封信久久没有回信。直到郭沫若于1915年7月20日写给弟弟郭翊昌的信送到,张琼华才知道自己托人写的信送到了。

张琼华与婆婆

张琼华有些欣喜,但更多的是委屈和难过,因为郭沫若让郭翊昌告诉自己,以后不要再给他写信了。郭翊昌很同情张琼华,言辞之间委婉许多,远远不如郭沫若在信中拒绝之辞的冰冷。郭沫若信里是怎么写的呢?

“八嫂来函也读悉,愿弟为我传语,道我无暇,不能另函,也不必另函,尚望好为我侍奉父母也。”

郭沫若写的信

他没有问张琼华生活得怎么样,只是让她好好对待自己的父母。尽管郭沫若自己也承认与张琼华的婚姻中,张琼华是一个受害者,他说:

“父母不愿意离她,尽可以把她养在家中做个老女,她也乐得做一世的贞姑。”

但他却不愿意解放张琼华,而是将自己与张琼华是说成是旧礼制的牺牲者:

“……我们都是旧礼制的牺牲者,我丝毫不怨恨你,请你也别要怨恨我罢,可怜你只能在我家中做一世的客,我也不能解救你……”

郭沫若先生旧照

往后几十年,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张琼华,都困在郭家,一生独守空房,一生思念丈夫。直到1980年,90岁的张琼华去了,结束了自己长达68年的“活寡”生活。


参考资料:

[1]《何处相守,何来相安》 谢一苇[著].九州出版社

[2]《郭沫若与他的三位夫人》 桑逢康[著].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郭沫若   空房   叔母   秤盘   妻子   封建礼教   学堂   婆婆   父母   婚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