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圣人”曾国藩

1872年3月12日,“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去世。


从儒家角度来看,曾国藩可以说做到了人臣的极致。他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促成清朝中兴,他教育族内子弟的家书至今仍是经典的启蒙读本,死后更获得了被司马光称为“谥之极美”的谥号“文正”。


但是在曾国藩光鲜的外衣背后,也有大量的批评之声。有人说他拥兵自重,野心勃勃、勾结西方,是“曾国贼”、 “曾剃头”。


历史上,像曾国藩这样获得两极评价的人物不在少数。


如与其并称为中兴名臣的李鸿章,兴洋务、办海军,赞美者说他是唯一跟上了世界的中国人,而批评者则责备他假公济私、最终一事无成;


再比如奥地利的外交大臣梅特涅,他劝说欧洲各国联合起来绞杀拿破仑,有人说他为欧洲带来了半个世纪的和平,也有人批评梅特涅的保守。


曾国藩像


在曾国藩30岁那年,他提出了自己一生的终极追求——做圣人,还发愿 “天理人欲,绝不两全”。他要如何实现做圣人的目标?他真的成为圣人了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曾国藩的一生。


首先,他是视金钱如粪土的敛财大师。


要灭人欲,就要先除利心。但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却始终在“利”字上汲汲营营。


清代官场有一项陋规,叫做“拜礼”,就是新科进士由老家进京的路上,要沿途拜访地方官,并从那里收不少份子钱。曾国藩及第后去京城赴任的路上,总共收了价值一千四百两白银的礼物,还在日记中暗搓搓地吐槽那些特别抠门、不愿意花钱孝敬自己的官员。


初涉官场的曾国藩很快就找到了“财富密码”。他在京城中上了几道奏折,针砭时弊,结果都如泥牛入海,便干脆为自己争取到了外派到四川担任主考官的机会。他一路接受地方官和应试考生的贿赂,总额超过六千两白银,还在给家人的信中得意洋洋地说“男自四川归后,身体发胖,精神甚好”。


只是在敛财的同时,对圣人的效仿也不可以停止。如此贪渎,和圣人相去何止亿里?于是曾国藩在日记中深刻反省道:“金钱不过是梦寐之物,怎么能为了钱如此钻营,实在是可鄙、可恨!”当然,这种反思没有实际影响到他捞钱就是了。


但从私德来说,曾国藩在封疆大吏中还真称得上清明。他的遗产不过两万两白银,家人穿着的衣服鞋袜用的也都是平价布料,敛财收入的大头,都拿去练兵和打点同僚了。就如同过去官员们给刚及第的自己拜礼一样,曾国藩也资助了很多新科进士,这些“投资”也成了他后来名满天下的人望来源。


曾国藩故居


第二,他是杀人如麻的道学家。


曾国藩深知,在清朝官场,办实事远不如说大话管用,想要当圣人,必须先给自己立起人设。


曾国藩的形象,以今人眼光来看未免有些迂腐。在湘军幕府中,他对那些学问好、道德感强的空谈文人礼遇有加。他坚信学问可以用于军事,打起仗来也不爱使阴谋诡计,被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讽刺为“结硬寨,打呆仗”,屡战屡败。


但这种迂腐只是曾国藩的对外示拙罢了。比如对儒学水平差又贪财的李鸿章,曾国藩嘴上从不留情,又是嘲讽他“不学无术”,又是骂他待人不诚,实际上却引为心腹,私下里跟人推销李鸿章,说他“才堪大用”。


人设大师曾国藩的集大成之作,就是他的家书。仔细阅读曾国藩家书不难发现,这些书信的内容哪像是写给家人的体己话,根本就是自我形象展示。在家书中,曾国藩用了大量笔墨,描述自己如何同吸烟、下棋、逛青楼等恶习斗争到底、不断修炼,这不正是对他效仿圣人、存天理灭人欲的最好宣传吗?


但曾国藩的行为,却与圣人提倡的仁德相去甚远。


剿灭太平军时,曾国藩曾发檄文通告南京,说投降即可免死。可当天京陷落,他又下令将缴械的太平军将士、手无寸铁的南京城百姓尽数屠灭,时人有诗云“昨夜诸侯今庶人,江宁民家尽死人”,他也因此得到了“曾剃头”的恶名。


曾国藩身为当世大儒,书法也很有名气。


第三,他是半途而废的爱国者。


无论是从时人风评、还是从朝廷给曾国藩所上的谥号“文正”来看,曾国藩的生前形象都堪称忠臣楷模。但实际上,曾国藩与朝廷却是离心离德。


比如在英法联军攻打北京时,咸丰下旨要曾国藩派遣湘军主力勤王,曾国藩不想让出军权,于是让部队在路上拖拖拉拉折腾了一个多月;而在刺马案中,两江总督马新贻受朝廷派遣,整顿风气,遭到当地湘军将领的暗杀,曾国藩身为案件主审官,为了庇护党羽不理案情,整天窝在书房看志怪小说,朝廷逼不得已,只能草草结案。


曾国藩所以和朝廷貌合神离,一是因为他位极人臣,个人利益与清朝利益难免发生冲突;二是因为从一个儒生的角度出发,腐败的清朝已经不值得维护。


须知,对清朝的汉人士大夫来说,“国”其实有两个。清政府固然是国,而顾炎武口中那个匹夫有责的儒家“天下”同样是国。


如何才能救“天下”,这个问题困扰了曾国藩一生。他曾告诫喜欢摆弄火器的弟弟说,洋枪皆是杂艺,不能为了杂艺舍弃经文八股之本,而他手下的湘军始终以长矛大刀为主要兵器,火枪数量甚至只能与太平军五五开,在全力装备西洋武器的淮军、楚军的对比之下,堪称一股泥石流,这都是因为他对那个儒家主导的“天下”执念太深。


1870年爆发的天津教案


但理智又告诉曾国藩,对西方的全盘抵制是死路一条。所以在天津教案中,他没有顺应民意偏袒国人,而是严惩了那些杀害无辜传教士、修女的带头人,因此遭到天下唾骂,被视为“国贼”,从此淡出了政治舞台。


以圣人论,曾国藩的一生可谓自相矛盾。他满口道德文章,却极端酷烈;他有始无终,当了大半辈子的名臣,却晚节不保。他的这种矛盾延续到了身后评价上,立场、价值观不同的人,对曾国藩的评价也天差地别,这再一次证明了主客观矛盾的历史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太平军   太平天国   圣人   新科   儒家   湘军   家书   朝廷   官场   清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