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监是怎么划分等级的?苏培盛、李德全、李玉都不是最高等级

一直以来,许多历史剧在描述宫廷斗争时都无法绕开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其存在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史,秦朝、唐朝、明朝等许多强大的朝代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近年来,清宫剧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从金枝欲孽到甄嬛传,从前朝到后宫,太监无论是在剧中,还是在真实的清朝历史上,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太监的由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太监都是中国古代朝廷中特有的,其实不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历史中都曾经记载过类似的角色,如希腊、罗马、朝鲜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这类人群皆为阉人,他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履行不同的社会职能,最早可以追溯到古西亚和古埃及,诞生于宗教,居住于神庙中,作为祭司,专职服务于神。

随着王室的出现,祭司逐渐走出神庙,进入王室,由服务于神权过渡到服务于王权,完成了身份证的转化。随着亚力山大的入侵,古西亚和古埃及文明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关于祭司为何必须由阉人担任的理由,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说法,但都缺乏史料的证实,因此始终停留在猜测的阶段。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阉人这个群体就这么走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

说回中国历史上的太监,《周礼》中记载“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如何绝人道,唯有“五刑”之中的宫刑。再加上各种考古发现,足可证明早在夏商周时期,阉人便已进入了宫廷。

由于阉人常年陪伴在上位者身侧服侍,朝夕相对,擅于揣测当权者的心思,往往深得信赖,于是阉人逐步转变为宦官,既然带有一个“官”字,那自然会有其对应的官职,宦官因此慢慢地走进朝堂,参与政事。

比如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有姓名的宦官叫竖刁便是如此,他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内侍,为表忠心,挥刀自宫,因此备受齐桓公的信赖,进而得以干预朝政。

古时,大多数皇帝都是三宫六院,佳丽三千,后宫事务繁杂,仅靠宫女不足以服侍众多的嫔妃,因此需要男子从旁协助,但是男子入后宫与嫔妃朝夕相处,又存在混淆皇室血脉的危险。

因此,为了防止内侍官员与后宫嫔妃有染,影响到皇室血脉的纯正性,便强制要求入后宫伺候的宦官必须为阉人。

“太监”最早作为辽代的一种官职,与宦官毫无关系。直到明朝的时候,太监成为管理宦官的上司,两者才渐渐产生了联系。

到了清朝,“宦官”彻底转变为了“太监”,尤其是在皇帝身侧担任近身内侍的太监,因其权势极大,被视为皇帝眼前的宠臣,无论是前朝官员还是后宫嫔妃,都得礼让三分,甚至尊称一句“公公”。

清宫太监的划分

在古代,人们深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以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思想的教育。因此,唯有在家中贫苦,生活无以为继的情况下,父母才会将家中的男孩送入宫中成为太监,换取钱财。

男孩们入宫后,每个月都能够领到一定数额的俸禄,如月例、月米等,若伺候时间长了,能力获得主子的认可,还会有一笔恩加银。

比起宫外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清宫内虽然危机四伏,但吃穿用度总还是过得去的,若有富余,还可接济家中,因此对于贫困的家庭而言,送子入宫为监可以说是走投无路下的唯一选择。

相传历史上太监最多的朝代是明朝,尤其是明朝末年,根据其所辖事务的不同设立了“二十四衙门”,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其人数在崇祯年间达到巅峰,一度超过了十万人。

清朝统治者入关后撤除冗余职务,精简为“十三衙门”,将编制人数控制在一万人以内,经过几代皇帝的调整完善,最终确立为“敬事房”,又称“宫殿监办事处”。

清宫的太监品级自上而下一共可以分为七个等级,分别为:领侍、正侍、副侍、执守侍、侍监、一般太监以及打扫处小太监。

级别最高的领侍位列四品,之后依次为五品至八品,而一般太监与打扫处小太监是没有品级的,地位最低。

苏培盛、李德全与李玉这三位因为影视剧的播出而广为人知,可是单论品级,清朝地位最高的太监并非他们,而是慈禧太后身边的总管太监李莲英。

他从一个普通的小太监变为太后身边的大红人,凭借的是世故圆滑的性格,以及高超的梳头技巧平步青云,一步一步成为了晚清皇宫中最位高权重,却也是最臭名昭著的大太监。

清宫中的太监往往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进入了波谲云诡的宫廷之中,在这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等级高的大太监欺压等级低的小太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因此为了生存,他们只能不停的往上爬。

每一个能够在史书上留下名字,为我们所知的太监,能力与运气缺一不可,他们审时度势,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技能,才能获得主子的喜爱与信任,在清宫中获得立足之地。

为了生存,他们被迫舍弃了一些东西,但是即便失去了考取功名的机会,失去了为人夫、为人父的能力,依然能够凭借自身的努力,获得地位,赢得尊重。

或许提起太监,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祸乱朝纲”、“丧尽天良”、“臭名昭著”等贬义词,各个朝代也的确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大太监。

如秦朝的赵高、明朝的魏忠贤之流,他们结党营私、残害忠良、欺上瞒下,做尽坏事。

但同时,也有很多才华横溢,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如汉朝的蔡伦和明朝的郑和,前者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后者七下西洋,对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被称为“三宝太监”。

无论是大奸大恶,还是忠君爱国,社会在进步,随着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病逝于1996年,这一角色终于彻底泯灭于历史的洪流之中,再也不复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清朝   太监   阉人   明朝   内侍   嫔妃   品级   宦官   祭司   后宫   等级   最高等级   李德全   李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