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才女李清照怒告渣男:“妄增举数人官”之罪

#历史开讲#

宋太祖赵匡胤在世立下祖训:不得杀文人,不得杀士大夫,文人有建言国家事务的权利,给了文官制度一个最安全的保障。在他眼中,一百个文臣的贪浊,其危害性也不如一个将领的作恶。

为吸取唐末时期的武将藩镇割据,两宋时期都重文轻武,对文官给予重用,对武将则是严加防备,武将很难有机会拥兵自重,即便是外患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对武将进行放权,以至于宋朝对外战争中都是被动应战。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因为北宋的政坛君子居多,而且几乎全是文人。他们自幼饱读圣贤书,价值判断清醒,原则性强,所以心中有仁爱、有道德。

北宋政坛的知名文人多有师生之谊,往往因为政见不同,各执己见,兄弟、师生、朋友之间失和乃至对抗的事情经常发生,但他们的冲突光明磊落,这种争执大多数时候并不影响彼此的情谊。

比如欧阳修、苏轼、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等人。

而在宋微宗时期,不说他的政治才能,也不说他独步天下的瘦金体,他积极提倡文化事业,注重教育,重视科技创新,北宋当时的艺术文化空前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极致风雅的宋朝,李清照以一女子之文才,在男人占据的宋代诗词中露出类拔萃的能力,足可见其才气之高,在宋代词苑中开婉约一派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跟她同时期,年轻时也有些名气的丈夫赵明诚,根本就没留下什么名篇,可以看看两者才华差距之大。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

大才女李清照所生活的宋微宗代时文艺繁盛,宋朝重文轻武,文人拥有着一呼百应的影响力,在稳定富庶的社会环境下宋朝文艺之风浓郁。

宋微宗在位时专门成立了皇家书画院和琴棋院。而且规定文人可以凭绘画应科举。绘画考试分成六科: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宋徽宗在绘画上,看重想象力,喜欢含蓄的意境,不落俗套,独具匠心,真是一名有思想的画家。以下是他出的题目: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踏花归来马蹄香:

竹锁桥边卖酒家:

深山藏古寺:

嫩绿枝头红一点:(这里特别说明是一点红指的是女人的红唇)

蝴蝶梦中家万里:(这里指的是苏武牧羊时的闭眼小酣)

比如,他以诗词做题目,其中脍炙人口的题目有“深山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这除了说明徽宗的审美趣味超凡脱俗不可小觑之外,还说明他注重各方面全面发展,创意、诗文、绘画缺一不可;即便如此,他还把书画院文人按照文艺才能分为士流和杂流,一些杰出的青年文人,可以着六品以上官员才可穿着的绯紫和佩鱼。

北宋微宗时酷爱文艺,又重用奸臣蔡京、童贯等人,在对外征战中接连失败,在和谈中又表现懦弱,金国统治者都看在眼中。

1125年,完颜宗望率领金军兵锋直指北宋首都开封城。

惊慌失措的徽宗接受李纲的建议,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桓,即宋钦宗。徽宗是将乱摊子甩给儿子后,他高兴地带着蔡京、童贯等宠臣,借口烧香,连夜逃往安徽避乱

由新皇帝重整朝纲,收拾人心士气;在李纲的统领下,宋军在东京保卫战中取得了胜利,可是皇帝却想议和,但宗望的胃口很大,不仅索要黄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还要宋朝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并以亲王、宰相作人质。

对这种无理要求,李纲强烈反对,但钦宗打算全部接受。金军撤兵。战争结束后,抗金有功的李纲马上遭到朝中投降派的排挤,后又被钦宗贬黜到外地。

第二年,1126年(靖康元年),金军又来,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将京城中公私蓄积搜括一空,北宋微宗,宋钦宗被被捕,北宋政权崩蹋,史称“靖康之变”。并于次年四月押徽宗、钦宗和宗室、后妃数千人,携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府州县地图等北去。北宋亡。

那年,大才女李清照四十四岁,

这个年龄段,曾经的鲜衣青梅,红花绿瘦,岁月的流年变成此时的成熟的李清照,

她站在黄昏的院子里,落日的黄昏把影子拉得很长,恍惚中有一种散漫的感觉。

闲庭独坐对闲花,轻煮岁月慢煮茶,不问人间烟火事,任凭岁月染霜华。

黄昏渐渐消散,只空留下些许余韵,蓦然的,她又忆起了往昔,想起了流年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 她天性聪颖,学识广博,才气绝伦,芳华出众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在北宋文学气氛浓郁的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长大,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致仕之路上有着耀眼的光环,又是大文豪苏轼的学生。她的母亲王氏也来自书香门第家庭,文学艺术气息很浓。

得益于优越的家庭条件和开明的家庭教育,她广读诗书,资质聪颖,兴趣广泛,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超群的文采,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无比热爱生活的女子。

李清照天资极高,聪慧过人,又得到文坛名家的提点,自小就富有才华。在少女时代就在词坛上崭露头角,那时就写出了至今都很有名的千古词作。她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把自己的生活局限于闺房庭院之内,而是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寄情于山水之间。

当时的赵明诚心仪李清照,而李父是礼部员外郎,赵明诚的父亲是吏部侍郎。不过两位父亲却分属两派,是政治对手。赵明诚担心父亲不同意他娶李清照,就编造了一个梦。说梦中梦到了三句话,不知道什么意思,请父亲赵挺之解梦。赵挺之解释道:“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拔草”。这三句话的意思就是“词女之夫”。

赵挺之也喜爱李清照的才华,就做主让儿子求取李清照。

李清照18岁与门当户对的吏部郎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很长一段时光也还是幸福美好的。夫妻两人恩爱有加,互相砥砺。

世间最美的不过是两情相悦,喜结连理。赵明诚与李清照拥有一样的诗词之欢,一样的金石之爱,一样的清风心性,一样的明月品德。

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非常幸福的,羡慕死了当时的万千女性,自身家庭条件优越,自己才智聪慧过人,名声远扬,所嫁之人也是门当户对的相爱之人。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赌书消得茶泼香"

丈夫赵明诚喜好收藏玉石,李清照给予了大力支持。新婚之后的李清照与赵明诚,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惬意,常常斗诗品茶,李清照也女扮男装与赵明诚携手同游京城,赏花问月,寻古觅玩,夫妻俩尤其酷爱文物古玩。以至于俩人共同创作了影响后世的《金石录》,夫妻二人相互在文学艺术爱好上相互砥砺,经常结伴在市场上去寻访藏品,每次都是倾囊收购,满载而归。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丑奴儿·晚来一阵风兼雨》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夫妻共录《金石录》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赵明诚想写一部《金石录》,但记忆力不怎么好,每当回忆不起来玉石出处时,博闻强记的李清照不经意间就能说出。不服输的赵明诚于是与李清照打赌说,谁最先准确地说出玉石的出处,谁就先喝茶。结果每次都是李清照赢,李清照每次说出玉石出处后,两者兴致高了打情骂俏,争着饮茶,会将茶水打翻,使满屋漂茶香。此故事成为流传的千古佳话。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琴瑟和鸣、总是很有情趣的。

可惜好景不长,新婚蜜月不过两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因政治原因,被自己的公公赵挺之打压。并且作为其女的李清照被迫逐出京城,于是李清照便独居家乡,夫妻俩分居两地。

那时男人必须以仕途为重,婚后大部分时间赵明诚都在他乡为官。两地分居自然难免忍受相思之苦,因此这个时期李清照也有了许多思夫之作。

新婚时期的李清照词作散发着一种花好月圆、轻松浪漫、和谐无忧的味道。婚姻后期充满了离愁别绪,婉转缠绵,也充满了相思的愁苦。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渔家傲·记梦》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点绛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衹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可偏偏这一对夫妻没有生育孩子。赵明诚的身体原因,毕竟古代男人都是三妻四妾,赵明诚有妻有妾,却无一子。

后来,李清照慢慢的把心思放在了立志将“上自三代,下迄五季”的金石字画、文物古籍收集起来,加以考证,编成书籍《金石录》,而丈夫赵明诚也乐呵呵的赞同妻子的做法。

即便已经步入中年,可岁月却并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她看起来依旧光彩照人,甚至还比年轻时多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李清照心想,婚姻就像是一朵悠然洁白的云,看似轻盈飘逸,实则却能够重达百斤。因为它并不是柔软的棉花,而是蒸汽凝结的冰晶。

也许我应该追随黄昏而去,而不是期待明日的清晨。

这一切,都没太多时间去回忆了,因为野蛮的金人打过来了,

国家发生了"靖康之变",金军南下,二帝被俘,康王赵构南逃在应天府称帝,史称宋高宗,宋朝由北宋转到南宋时代。

这一年,李清照的夫家也发生了重大变故。赵明诚的母亲在江宁悄然过逝。

李清照随同淄州任上的赵明诚赶赴江宁奔丧,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后,不久,赵明诚旋及被朝廷委任为江宁知府。

数不清的铁骑踩雪的声音,以及干戈铠甲偶尔摩擦的声响,汇成吵杂的、巨大的声响,令远在江宁城里的赵明诚瑟瑟发抖。

因金军入侵江宁,赵明诚在南宋朝廷妥协求和"不主张抵抗"政策下,遂于公元1129年弃城而逃。

率真的李清照对朝廷拒绝主战很不满,表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她力劝丈夫赵明诚留下来,与老百姓一道坚守江宁,但软弱的丈夫赵明诚没有听从,反而以朝廷旨意挟李清照一道知任湖州,夫妻二人遂生裂隙。

有什么办法呢?且停,且忘,且随风,且行,且看,且从容吧

李清照带着收藏的古玩字画和文物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丈夫赵明诚因罢守江宁丢了官职,时常被李清照写诗讽刺,两人沿着乌江一路逃亡。

她虽然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可是她的性情中却透露出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气势,情辞慷慨,为国为民。李清照虽不能亲身实践,可是她的精神心灵却无不流露出“侠之大者”的庄严气势。

在路过项羽自刎的地方,大才女李清照非常痛恨北宋政府的腐朽无能,带给黎民百姓的深重灾难,到此地追思昔日的大英雄项羽,感慨之余写下了千古名诗《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表达她不满南宋统治者贪生怕死,借此暗讽刺南宋没有一点骨气,丧权辱国。没过多久,赵明诚接到圣旨回京任职,在途中身染病去世,时年47岁。

赵明诚病逝后,李清照悲痛欲绝,大病了一场,几乎起不来。她在赵明诚的祭文写道:“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自此以后,李清照带着对失去丈夫的爱,将(当初跟丈夫立志将“上自三代,下迄五季”的金石字画、文物古籍收集起来,加以考证,编成书籍《金石录》),将赵明诚所著的《金石录》书稿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也正是如此,才能流传到今日。

病愈后,勇敢坚强的李清照决定携带丈夫生前的藏品奔波他乡辗转谋生。

失去丈夫,无儿无女,又面临国破山河的危机,李清照没有喘息的机会,只能无奈地将部分的书籍丢掉,仓皇地南逃。在逃亡中,她的书文也几乎全都丢失殆尽。

起先,李清照准备投奔在洪州任兵部侍郎的赵明诚妹弟,然没多久金人已攻陷洪州,洪州去不了了。李清照于是追踪皇帝去往的浙东,但那时局动荡,飘摇的朝廷已遣散百官。最后,李清照决定只身南下到杭州生活。

公元1132年(绍兴二年),李清照狼狈逃到了杭州,孤苦无依,走投无路的她甚至想到了自杀。恰好这时,有个叫张汝舟的男人出现了。

张汝舟早就对李清照钦慕不已,

张汝舟时任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属史,对李清照百般殷勤,疯狂示爱,穷追不舍,追求李清照的时候,张汝舟彬彬有礼,精通各种浪漫技巧。而那时的李清照,孤苦无依、伤心欲绝,都已经到了想自杀的地步,一个女子,为了追上逃离的皇上,捐出这些代表着中国文化精髓的金石,是有多艰难。无依无靠的李清照似乎都应该再嫁,就是找一个男人依靠,那时的她,已经49岁。

婚后不久,张汝舟本有了这样的美貌女诗词人而自豪,后因不能获得其芳心,不能支配其行为而恼羞成怒,时而大打出手。婚后,张汝舟的野心便暴露无遗,他是觊觎李所搜集的金石文物,人物俱占,常常对李清照实施家暴。婚后李清照才看清,张汝舟爱的并不是她,也不是她的文采,而是看上了她值钱的文物古籍,这东西李清照视如生命,而且《金石录》还未编辑整理,怎么会拱手相让呢,遂出现婚姻矛盾。她在求救信中说,张汝舟对她“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毁。”

个性刚强的大才女,再无法忍受这样人品低下的人,跟张汝舟相处不到3个月,李清照将张汝舟也告发了,起诉离婚。

原来张汝舟早前科举考试作弊过关,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李清照只有将他告倒治罪,才能脱离这婚姻的苦海,依照当时的法律,女人和丈夫官司,无论对错,都要坐两年牢,李清照宁愿坐两年牢,也是不会和这等人为伴的

李清照选择改嫁,背后有多少无奈我们很难理解,不过她勇敢踏出离婚这一步的确令人钦佩。

张汝舟的官是谎报科举次数换来的。在起诉离婚时,李清照将张汝舟也告发了,罪名是:“妄增举数人官”之罪。最终,张汝舟被撤职。

按照宋代《刑统》规定:妻告夫,即使是属实,也须受二年牢狱之苦。随后,李清照也入狱。

不过好在赵明诚的远房亲戚在朝廷之间帮忙走动,在翰林学士綦崇礼的出手“相助”后,被关了九天的李清照被放了出来。

李清照与张汝舟离婚后,没有消沉。她决定痛定思痛,勇敢地振作起来,不为这些苦痛所累,余生一定要自力自强。

在这样的信念下,李清照晚年的生活宁静致远。

一方面她依旧关注国事,继续收集编撰完成赵明诚未完成的书籍《金石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石录后序》。

另一方面,李清照坚持创作,一改过去淡雅的词风,创作出一批与自己生活切切相关的词作,成为南宋婉约词派的集大成者。

可是大才女李清照骨子里的刚强性格,她真看不惯南宋当权者的对金妥协,苟且偷生,不愿意跟他们太多的交集,

而这些士大夫权贵们,见李清照不跟他们同调,反过来指责李清照私德,不守妇道,告老公,经常在背后指指点点。

她晚年的生活非常凄苦,可以说是居无定所,大致以金华为多。她的祖父,丈夫,家翁等皆是名人,她自己也负一时的声誉,

但她的暮年仍是孤独的,不与当时的权贵同调,而且还受这批人的污蔑,她在不禁感叹之时吟诗“南来尚怯吴江冷,北去应悲易水寒。”令人感慨深沉。

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等一系列悲惨遭遇,孤独一人在南方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于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带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国破山河、故土难归的悲痛,黯然离世,享年73岁。

她是古代休夫第一人,被人诟病不守“女德”。李清照在《投内翰綦公崇礼书》中说:“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以下是她写的这份书:

清照启:

素习义方,粗明诗礼。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尝药虽存弱弟,应门惟有老兵。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僶俛难言,优柔莫诀,呻吟未定,强以同归。

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局天扣地,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

外援难求,自陈何害,岂期末事,乃得上闻。取自宸衷,付之廷尉。被桎梏而置对,同凶丑以陈词。岂惟贾生羞绛灌为伍,何啻老子与韩非同传。但祈脱死,莫望偿金。友凶横者十旬,盖非天降;居囹圄者九日,岂是人为!抵雀捐金,利当安往;将头碎璧,失固可知。实自谬愚,分知狱市。此盖伏遇内翰承旨,搢绅望族,冠盖清流,日下无双,人间第一。奉天克复,本缘陆贽之词;淮蔡底平,实以会昌之诏。哀怜无告,虽未解骖,感戴鸿恩,如真出己。故兹白首,得免丹书。

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 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高鹏尺鷃,本异升沉;火鼠冰蚕,难同嗜好。达人共悉,童子皆知。愿赐品题,与加湔洗。誓当布衣蔬食,温故知新。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忝在葭莩。敢兹尘渎。

时移事变,抚今追昔,李清照从未麻木自己沉沦当下,她孤高自许、口角锋芒,她豪爽洒脱、襟怀坦荡,她始终保持诗词的创造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 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她从昨日的繁华辗转至今日的飘零,她给心事插上羽翅,飞过沧海却不留痕迹。

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四处漂泊,尝尽了人生的艰辛,词中将人生的凄苦艰辛写到了极致。

暮春时节,狂风吹尽了繁花,风停时,花已零落成尘,尘土里还有花的香气。天已经晚了,大才女只感到无限的倦怠,头也不想梳。狂风摧残,花落成尘,是李清照的人生象征。

人生到了这样地步,李清照不再委婉地表达,她只想一吐内心的痛苦。人间万事,尽皆休矣,刚想要诉说一下内心的痛苦,眼泪已经先流下来了。

后人清人李调元称赞她

“词无一首不工,

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

其丽处直参片玉之班,

盖不徒俯视巾帼,

直欲压倒须眉”。

......................................................................

......................................................................

敏全文化圈,与您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 感谢您的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靖康   才女   项羽   宋朝   南宋   北宋   金石   朝廷   文人   丈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