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第十一期中的蓝山人

蓝山,位于湖南省南陲,南岭山脉中段北侧,东接临武,南界江华和广东省的连县,西邻宁远县,北毗嘉禾。蓝山地理位置是楚尾粤头,是湘粤相通的重要门户。蓝山县境东西宽55公里,南北长67公里,总面积1810.14平方公里,耕地26.67万亩。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蓝山县地形为两侧山脉凸起,中间凹陷。向东北和西北开口,形成南高北低,向北倾斜的“Y”形轮廓。

蓝山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全县共有36处风景名胜,其中峭塔凌云、舜水环带、疑山远障、富阳平筹、古城烟树、东江夕晖、皇英故祠、燮龙古庙等八景,令人流连忘返。南朝梁代齐州刺史 成景俊,唐代著名“八司马”之一的 陈谏,宋代通引指挥 杨章山、兵部侍郎 黄都务、进士 曾子荣、衡州知州 肖穆林,以及桂阳知军 宋贤 等名人士贤,都钟情我们蓝山的美景和淳朴的民风,选择在蓝山卜居。

蓝山县也是湖湘大地上重要的兵源地,这里走出过许多的军事人才,以近代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黄埔军校为例,总共有51位蓝山县先贤毕业于黄埔军校,他们操着我们蓝山口音从蓝山走到黄埔,再从黄埔走向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场。蓝山县第一批黄埔军校毕业生是 萧运新 和 李禹祥,他们是我们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此后蓝山人前仆后继,陆续走进革命军的殿堂黄埔军校。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梳理盘点一下《黄埔军校第十一期中的蓝山人》,欢迎熟悉蓝山县当地情况的朋友们补充和雅正。

关于蓝山县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迁,特别是著名人物的历史事迹,建议大家找笔者分享一下《蓝山县志》。笔者收藏的这版《蓝山县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蓝山县官方于1995年统一组织编撰的第一版《蓝山县志》,里面收集和整理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素材,包括大家平时难得一见的历史高清老照片和各种历史统计图表。《蓝山县志》是研究蓝山县历史和了解蓝山人性格特点的百科全书,对蓝山县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很值得仔细阅读《蓝山县志》。

笔者有《蓝山县志》可以分享给大家


袁印藻,湖南蓝山人,黄埔军校第十一期步兵大队第一队。1912年生,籍贯:湖南蓝山,学历:湖南私立岳云中学,部别:黄埔军校第十一期步兵大队第一队,其他方面没有任何记录,入校通信地址:湖南蓝山南街袁保和。

萧运新,湖南蓝山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第六队。1900年出生,别号:造初,籍贯:湖南蓝山,部别: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第六队,与著名爱国将领陈明仁名册挨着,很有可能他们是左右铺的兄弟关系。入校永久通讯地址:湖南蓝山县炳盛堂转交。

李禹祥,湖南蓝山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第六队。1903年出生,别号:元瑞,籍贯:湖南蓝山,部别: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第六队毕业,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第七中队中校队长,黄埔军校第八期入伍生团团附,黄埔军校第九期总队队附,其他方面没有记录,入校永久通讯地址:湖南蓝山县治生堂转交。

厉克敏,湖南蓝山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队。1906年出生,籍贯:湖南蓝山,部别: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队,黄埔军校第四期也有历克敏的通讯信息,黄埔军校第三期他的档案通讯地址是“政治处”,笔者猜测历克敏很可能入的是类似中统这样的特务机构,所以资料保存很少。黄埔军校第四期的档案中查到历克敏的永久通讯地址是:蓝山仁寿堂转毛俊军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黄埔军校   山人   蓝山   蓝山县   县志   湖南   步兵   通讯地址   籍贯   期中   笔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