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一战,此三人表现出色,55年授衔,两位少将,一位中将

在抗美援朝战役中,若论最为惨烈的战斗是哪一场,一定会有人提起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我国的志愿军战士与敌军展开了长达43天的战斗。

在这43天里,我国的志愿军战士们打出了40多万发炮弹,以伤亡1.5万人的代价拿下了该战役的胜利。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似乎很难想象出当时的场景,但却能够跨过时间的距离,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们的伟大。

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第12军与第15军的表现都非常突出,不仅坚守住了阵地,还打出了身为中国军人的气势。值得一提的是,在第12军中,有三位十分出色的将领,他们后来分别成为了开国上将、中将与上将,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就是有关于他们三人的故事。

第一位:军长曾绍山

提起曾绍山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并不陌生。1914年的一天,曾绍山出生在安徽一个名叫金寨的地方。他生于农家,家中的经济状况并不好,甚至可以算得上是贫穷。对于那个时候的曾绍山而言,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每天能做的事情就是去放牛,他靠着自己的劳动生活,却一直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15岁那年,曾绍山毅然加入了红军的队伍。在这之后,曾绍山开始革命,并且走上了战场。在行军作战方面,曾绍山有着属于自己的天赋。

他虽然读书少,但有着与生俱来的判断与指挥能力,这使得他逐渐在军中的大放异彩,后来更是成为了军长。凭借着多年来在战场上的突出表现,曾绍山后来被授予了中将的军衔,并一直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后于1995年离世,终年81岁。

第二位:副军长肖永银

肖永银出生于1917年的六月,是河南新县的人。同曾绍山一样,肖永银童年时期的生活也十分艰苦,他在5岁时就失去了自己的母亲,若要说生活有什么不同与希望,那就是他的父亲参加了革命,对肖永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肖永银在13岁那年就加入了红军的队伍,但令他感到痛惜的是,也是在这一年,他的父亲因“肃反”运动而被错误杀害。自此,肖永银失去自己唯一的亲人。

不过这样巨大的打击并没有让肖永银沉寂下去,相反,他她产生了更为强烈的激情,并逐渐在战场之上崭露了头角。从土地革命到各地的解放,肖永银在这段过程中经历了大大小小许多场战争。

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前往朝鲜作战,并与曾绍山配合,打出了许多场漂亮的胜仗。在1955年,肖永银被授予了少将的军衔。他于2002年4月29日去世,终年85岁。

第三位:师长李德生

在抗美援朝中,李德生是第12军中第35师的师长,同时也是军中的一员大将,深得王近山的信任。李德生出生于1916年的4月,与肖永银是同乡。同以上两位将军一样,李德生也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参加了革命工作。

那个时候李德生只有14岁,但对于挣扎于生存线上的孩子而言,革命早已成为了一条生路。在加入红军并入党后,李德生便踏上了战场。在此后的多年里,李德生一直奋斗于战场之上,并逐渐从一个年轻的士兵升任为更重要的位置。

在上甘岭战役中,李德生曾担任前线总指挥一职,可以说,该战役的胜利与李德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1955年时,李德生被授予了少将的军衔,不过在1988年时,李德生就凭借着自己多年来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被授予了上将的军衔。在2011年的5月18日,李德生因病于北京去世,终年96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上甘岭   军长   志愿军   军衔   少将   终年   军中   上将   红军   中将   战役   战场   出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