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家天下”在夏朝的发展的因素

#历史开讲#

夏朝始于禹,终于桀,共17帝。从历任帝王生平和事迹看,真正使“家天下”在夏朝能巩固和发展,劳苦功高莫过于启,自启从其父亲禹继承王位后,便无时不刻想着怎么样才能把自己的王位巩固下来,在位29年中,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了君王世袭在夏朝的落地生根。若没有启前期一系列强制措施,那启去世后,恐怕君王世袭制也作过往云烟。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启在君王世袭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功劳

启在位晚年,生活开始趋于享乐和奢靡,日益腐化,沉醉于饮酒、打猎和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继位,太康比起他父亲更是有过之而不及,生活荒淫不堪,朝政松弛。因此,导致夏朝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开始发生叛乱。


而太康仍旧我行我素,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带着自己的部队,趁机就把太康的天下收入囊中了,自己做起了天下的君主。这一历史事件被史称为“太康失国”。

从这一历史事件可以看出,为什么其他部族掌握大权后,都没有想着推翻世袭这一制度,恢复禅让制呢?从这个角度表明,此时君王世袭的思想已经深入到当时人们的心中,不会因为某一事件而导致颠覆。可见,启在对于推行君主世袭具有至高无上的功劳。


二、强化军事建设和对军队的掌控

军事力量,在任何时候,对于维护统治都具有其特殊地位和作用。禹为什么能置各部落首领推选出来的伯益不顾,原因很简单伯益的军队没有禹的强大,据史记载,禹征三苗,他所率领的军队为“济济有众”。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禹敢把自己的王位让自己儿子来继承的底气,俗话说就是拳头硬,不怕找茬的。

夏朝在军事建设上主要采取那些措施?

建立“新军种”,走专职道路。在夏朝以前,各部落之间发生战争,都是自愿组建军队,由本部落的青壮年男子组成,夏朝建立后,原本分散部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共同体,为了维护这个统一体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建立一支奴隶主军队,专职的军事部队就此应运而生,最原始的形态的兵制也随之产生。

强化管理,听命于王。据《甘誓》记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简单上就是对勇敢作战、执行命令的给予奖励,反之则予以惩罚。可见,夏朝的军队已经有严格的纪律。在管理上,夏朝军队以六事之人为管理,地位仅次于王。

《甘誓》说:启与有扈氏大战于甘,乃召六卿。郑玄注:六卿是六军的主将。

注重武器装备和战法。夏朝武器装备以远射程的弓和矛等长兵器为主,但随着青铜冶铸的发展,夏朝军队兵器上开始出现用铜制造而成。同时,夏朝军队对战法也有严格的要求和创新,除单独的步兵作战外,还有车步兵结合的方式,使夏朝军队战斗力大为提高。

《甘誓》:(启命曰):“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郑玄注”攻,善也”。


三、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启继位稳定之后,对夏朝文化经济发展是足够重视的。在文化方面,正如孔子所说:“殷因子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可见,夏朝文化对后世的影响。而夏代末期的帝王有孔甲、胤甲、履癸(桀)等,都用天干为名,说明当时用天干作为序数已较普遍。在农业生产上,夏代遗址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包括数量较多的石鎌,石刀等收割工具。庄稼以畎亩法进行种植,就是在两垄之间留一条沟,庄稼种于垄上。夏代的农业生产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产量迅速提高,晚年的启沉迷饮酒、作乐之风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手工业的发展,在夏朝时金属器皿已经出现。在思想上,夏王朝继承了祖先崇拜的宗教思想。并形成了至上神的观念。当时夏王朝已经建立了地上的统一王权,在天上再塑造一个至上神保护自己的王权。


世袭制的建立得以发展和完善,反作用于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正如在历史剧《大秦帝国》中商鞅对秦孝公所言:只要制度建立,国家便会自行运转,即使出现昏君也不会有大损害。夏朝前后经过四百余年,其中不乏荒淫无道的昏君,但夏朝仍持续存国如此长的时间,足见一个制度的建立之后的力量,这也正是“家天下”历经千年以上不变的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夏朝   家天下   王权   太康   夏代   王朝   奴隶主   王位   君王   军队   因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