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封建社会的老照片,晚清童婚小夫妻,富人出行排场大

一张照片,一段历史。

清朝统治的晚期,也就是晚清时期,受战争的影响,清政府被迫签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使得清朝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力日渐羸弱,民不聊生。

随着西方国家的介入,很多洋人来到中国,在这个时期也留下了不少珍贵的老照片,让我们得以了解那个时候的真实历史。今天历史镜像馆通过一组老照片带你还原一个封建社会的模样。

这是晚清一对举行童婚婚礼的小夫妻。

封建社会,结婚年龄普遍比较小,像这种童婚是很常见的。在古代,为增殖人口、加强国力,许多统治者制定了鼓励早婚早育的政策。比如《春秋外传》中记载,越王勾践规定,“凡男二十,女十七不婚者,有罪及父母”。《汉书·惠帝纪》记载,汉惠帝为增加户口税收入,发令“女子十五以上不嫁者,五算”。即十五岁以上还未出嫁的女子,在征收人头税时一律按照五倍计算。

政策的鼓励,加上经济制约和民间封建思想的影响,导致童婚成为一种常态。

这是晚清一家人正在吃饭的照片。虽然有四个大人,两个小孩,但桌子上只有两个菜。

这是晚清时期一个公立女学堂的学生合影老照片。

晚清,受西学东渐思潮影响,有部分人开始重视对女性的教育,加之清政府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越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于是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女子学堂。

1907年,清政府相继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对女子师范及女子小学堂在办学宗旨、入学年龄、课程设置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和要求:每县州必设立女子师范一所。

清光绪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清政府创立中国最早的女子师范学堂——京师女子师范学堂。

这是晚清时期的街头老照片,人潮涌动,好不热闹。

这是晚清的两个绿营兵。

绿营兵是清朝国家常备兵之一,因为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又称绿旗兵。士兵为世兵制,父死则子继。

在咸丰以前大约六十万左右绿营兵,较之八旗兵多三四倍。清朝前期,绿营兵还是很厉害的,尤其是在康熙初平定三藩之乱及在乾隆中叶以前的历次战争中,绿营都曾起到重要作用。

到了清中期,相对腐化堕落的八旗兵,绿营尚称精锐。但清晚清营务废弛,日趋腐败,最后被改编为警察性质的巡防营,失去了常备军的作用,绿营之制仅存空名而已。

这是晚清时期的剃头匠。

剃头匠可以说是中国民间的古老职业,这一职业的历史悠久,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汉朝。清朝的时候,男子都是留着长长的辫子。需要打理的时候,就需要剃头匠。

剃头匠一般挑着一副担子,走街串巷,赶集下乡。他们的担子,一头是脸盆之类的器具,要给顾客清洗用的。另一头是个柜子,一般放有手推子、刮脸刀、小剪子等理发工具。

他们除了基本的剃头编发,处理胡子,还会采耳,修鸡眼等各种手艺。

这是晚清流落街头的乞丐。

清朝末年,战乱频发,清政府被打败,签订了割地、赔款、通商、丧失主权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章程和协定等,列强对中国进行瓜分。然后随着鸦片流入中国,国力日渐衰弱,生活在底层的普通百姓很多流离失所,朝不保夕。从这种照片中可以看到他们甚至衣不蔽体。

这是晚清富贵人家出行的画面。

晚清政府腐败,贫富差距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画面比比皆是。富贵人家排场很大,穷人却食不果腹。


参考资料:

郭廷以. 《近代中国史纲》上册 中文大学出版社. : 第104页.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晚清   绿营   封建社会   排场   国力   清朝   富人   学堂   中国   清政府   师范   时期   夫妻   女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