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黔桂农民起义史:清雍正年间,贵州凯里农民起义

【编者按】湘黔桂地区,历史悠久,因诸多历史问题,成文史料甚少,还有诸多史料,分散在各种古籍史书里,有的靠口述保存下来。本文整理了部分凯里名山览胜,因长篇累牍,不多赘述。清朝时期的改土归流,改变了地区管理格局。今整理清雍正年间,贵州凯里地区的农民起义史料,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方便学习交流。

香炉山(来源于《凯里市志》)


老鸦山

老鸦山位于凯里市城南,由够末也、养渣山、大山、养干山诸山组成,古时统称老鸦山。老鸡山地形复杂,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地势险要。清雍正十三年(1735),苗族义军曾以此为根据地,与清军周旋一年之久。老鸦山区,有棉席、党果、开怀、龙井、平乐等数十个苗族村寨。

老鸦山(来源网络)

凯里市

凯里今有诸多名山览胜:香炉山、老鸦山、石仙山、养营坡、长岭岗、虎场坡、钉耙山等。古有香炉山、东山、望城山、马鞍山、锅底山、葛贡山、石仙山、万朝山、双乳山、罗仲山、笔架山、小华山、木级坡等。古今地名暂且不作考证。

凯里市地图(来源百度)

凯里市,以古凯里镇、凯里司得名,“凯里”苗语意为“开垦田地”。《清史稿》清平县:“凯里县丞一。”“东:凯里司安抚使。”春秋时,属国。战国时,属且兰国。秦汉时,为且兰县地。隋朝时,为宾化县地。元朝时,设凯里安抚司、恭焦溪蛮夷军民长官司、臻洞长官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设清平堡;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为清平长官司;弘治七年(1494年),为清平县;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改凯里安抚司为凯里长官司。清康熙七年(1668年),撤清平县并入麻哈州;康熙十年(1671年),恢复清平县。1914年,因与山东省清平县重名,改为炉山县。1952年,为炉山县苗族自治区。1955年,为炉山苗族自治县。1958年,为凯里县。1983年,为凯里市。

来源于(中国县级以上政区地名史考)(全两两册)


清平县

清平县古地图(今凯里市)

清平县,府北百三十里,北至清平卫一里。自昔为蛮夷地。洪武十四年,开置清平堡。二十二年,升为清平长官司,属平越卫。二十三年,置清平卫于司北,因改属清平卫。弘治八年,改司为县,属都匀府。编户〔一〕里 。

来源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香炉山

香炉山

火炉山,县东三十里,壁立千仞,延袤三十余里。众山环列,若戈相向,盘亘三四重。鸟道悬崖而上,可容百万人。有瀵流一溪,沃畴千畎,聚落蜂屯,保以为奸。正统末,苗韦同烈者凭险旅拒于此,官军讨之,久而弗克。景泰三年,乃就抚。正德十二年,苗阿向等复据旧巢作乱,列栅数十里,积粟聚兵,结都黎、都兰、大漂、大坝、龙对诸苗相形援,诏湖贵合兵讨之。环列山下,弗克攻。侦知苗俗以长至日为岁朝,至其夜,架梯悬崖,直捣其巢,焚其寨栅,遂平之。因城香炉为官戍。嘉靖十三年,增拨清平卫中左所兵戍守 。

来源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清雍正年间,贵州凯里农民起义

清雍正六年(1728)六月,贵州巡抚张广泗开辟苗疆,大量征粮纳税,屠杀苗族同胞。激起了苗族人民的愤恨。十三年(1735)二月,古州(今榕江)高表、八妹之苗族农民包利、红银(即欧包利、保朵高)等领导了大规模的苗族农民起义,清平各地苗民立即响应。奋起抗击清军。

四月二十三日,义军攻克凯里,击毙清平县典史邵焕麟,凯里汛驻防把总曹万国只身外逃。接着,数路义军会师清平。闰四月初十日,大定(今大方)协副将纪龙率官兵迎战义军,义军暗中入城,知县邱仲呾无防范,100余名防兵被歼。云贵总督尹继善急遣官兵策应纪龙。双方激战多时,义军寡不敌众,相机撤出。邱仲呾亦被劾在案,押送朝廷处置。闰四月二十日,清平县附近各义军据点被纪龙烧杀洗劫一空。随后,扬威将军哈元生令广罗(广顺、罗甸)协副将周仪带兵驻扎清平,换出纪龙,进攻重安。二十七日,义军自重安再攻清平,遭副将周仪截杀,退至大风洞、老君山等地。义军且战且退,损失甚重。

贵州布政使司地理之图(来源于《贵州图经新志志》)

五月初,“扬威将军”哈元生杨老(福泉属)移驻清平,居中调度。初五日,丹江营鸡讲汛(今雷山连城)告急,哈元生急命周仪、纪龙率兵 200余进攻凯里,以救援丹江、鸡讲。二十九日,周仪、纪龙涉水渡过龙头河,数千名义军拼死抵抗,最后失利,官军攻占凯里,时八寨(今丹寨)协副将冯茂等将赴营乞抚之苗民600余人和苗族头领30人解赴清平哈元生军营屠杀。

明朝时期贵州省地图

五月中旬,黔西协副将康世显、游击张接天由凯里进兵螃蟹(今旁海),两路合击,洗劫清水江一带,屠杀义军及苗族群众数百人。副将周仪、纪龙由凯里赴丹江救援。行抵开怀,遭义军主力阻击,凯里卫外委谢廷瓒等被义军斩杀,官兵损失惨重,直至六月初五才到丹江。六月二十二日,千总曹在朝运粮赴丹江,亦在开怀受阻,曹在朝毙命,清军死伤无数。二十八日,周仪部被义军堵截于平寨河边,凯里守备武英、千总孙荣、把总向硕宾、外委朱一风,土目王廷纪等皆战死,清军阵亡 200余人。

香炉山

七月中旬,云南游击胡大勇抵清平,哈元生亦命赴援,十八日启程。义军乘暴风骤雨阳截粮运,双方冒雨激战于开怀至平寨之间的老鸦山一带,义军击毙把总蒋忠、外委马国奇及官兵40余人。次日,清军强涉平寨河,义军当场击毙千总王之贤、把总刘得玉、外委李士相、土弁沙尽美等官兵 120余人。二十六日,丹江厅遣兵接粮,遭义军阻击,丹江把总李云苍等 30 余人毙命。

明朝疆域地图

八月,丹江粮尽,兵丁饿死者无数,向哈元生告急,恰逢总督尹继善调川兵抵清平。哈元生遂令四川署副将寿长率川兵2000余人与云南骑兵营参将哈尚德星夜赴援,激战于开怀至老鸦山一带,义军后路被阻,孤军作战,营地老鸦寨终于被攻破,数千名义军被迫与清军决一死战,壮烈牺牲,官兵亦损失惨重。经略苗疆事务湖广总督张广泗向雍正上疏已“攻克上九股等处苗寨”,并于十一月初十日抵达凯里哈元生兵营,亲自督战。

明代驿路图(万历十五年绘制)

开怀、囊蒿(养蒿)、高寨、卦丁(挂丁)、长坡等苗寨,均分据高山险箐,犄角相倚,坚筑土城、石城数十处。各路口皆已挖断,密布签石,防守十分严密。以哈尚德领游击赵之禄姚宅中及其汉士官兵为左路,副将曾长治领游击李正国、都司米世泰等官兵为右路,副将寿长领游击马隆、辛永禄为中路于三十日进发。各苗寨分居要隘,依险拒敌。清军官兵于十二月初一日破革细(格细)等上下三寨,初二日攻破朗利、小营、囊高(南高)等寨,初三日破大营、交高(脚高)等寨。

初四日由挂丁左山一带进兵攻取义军大本营空稗(控拜)空稗苗寨山头城垣数里,密布枪炮矢石。官军依仗精良武器,共斩杀义军首领 147人,夺获义军兵器及牛羊等不计其数。义军各寨虽拼死抵抗,仍寡不敌众,高寨、囊蒿(养蒿)、洞下、长坡、五达等13寨亦接连失守,被斩首 85级。同日,守备周凤祥率官兵由后山自东而西袭击挂丁寨,义军防守不严,被攻破。十八日,义军首领曾柳被俘。二十三日,义军首领枉汪、枉保被俘,400余义军将士被生擒后斩首。清军掳去苗族男女180余人。至此凯里一带全部被清军占领。


清朝改土归流

巡抚贵州兼理湖北、川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三级臣陈诜奏折

续修清平县志

康熙四十四年十一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陈诜被任命为贵州巡抚。康熙四十六年初,陈诜上了一份很长的奏折,全面介绍了所调查的贵州土司情形,十分珍贵,现照录如下:

巡抚贵州兼理湖北、川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三级臣陈诜谨奏:为宜陈土司情形事。窃臣蒙皇上高天厚地之恩,俾任贵州巡抚。臣抵任之日,即查访本省土司住居界址及与云南、四川、广西、湖南接壤地方之土司。如省城东北为铜仁、石阡、思州、思南四府,此四府所属,本地无苗,而外与四川之遵义府红苗相近。康熙肆拾年征剿之时,贵州提督今授镇远将军臣李芳述从此进兵,一切运粮抬炮,皆此四府百姓为之搬运。西北则为咸宁府,即向来水西之地,皇上天威,改为一府三州两县,虽有苗人,而无土官,苗人甚为畏惧,纤毫不敢为非。而永宁县之外,则有四川之乌蒙土知府禄天德颇称倔强。

虽其地形疆址越在隔省,无由周知,然既称土府,则与昔日威宁之水西应亦相去不远。省城西南即是云南,现在总督节制两省,无庸更叙。东南则为广西之泗城府,土知府岑齐岱与安顺府属之普安州、贵阳府属之定番州相连,两州中届之东南特设安笼一镇,与南笼通判驻镇,以弹压之。自安笼出外行四五日路程,俱是人,无有管束,时时散入普安定番之间,烧房抢掳,即泗城土府亦不知钳束,而贵州不法土司与苗寨头人间有勾引招来攻劫邻寨者,然有安笼一镇,故两州土司尚不敢显然为非。

至正东则为平越、都匀两府,都匀府属之独山州环城四面二三里外皆是苗人,有土官管者为烂土司、平舟司、舟行司、丰宁上下司、天坝司、平浪司。麻哈州则有乐平司、平定司。此数土司之东,即是九股生苗,北自平越府之凯里司,南至贵阳府之定番州,直长有二十余日,横阔有五六日之程。闻其地颇肥饶,然阻绝声教,熟苗不法,往往走入其中,即无从进擒。而九股之东即为黎平府,黎平与平越东西相隔不过四五日路,有重安江贯入其中,若从湖广水路可以直抵黄平,而为此苗隔绝,必从镇远之北绕出境外,直从湖南靖州地方越二十余日方始得达黎平。此贵州以外东西南北四境土苗之情形也。

至本省土官共一百一十五员,其中有虚衔而无土地人民者,计十五员,则贵阳府属修文县之底寨正负土官及土同知、土推官、土通判、土县丞、土主簿、土巡检是也。有所辖尽是汉民而无一苗人者,计二十一员,则思南、石阡、思州、铜仁四府之土官是也。有所管汉苗各半者,计一十四员,则在贵阳属者共七员,在安顺府属者二员,平越府属者二员,而思州府属亦有三员也。有全系苗猓者,计六十五员,则在贵阳府属者共二十五员,都匀府属共十三员,黎平府属共十四员,镇远府属五员,安顺府属共六员,平越府属共二员。此通省土司管辖苗土有无情形也。

黎平府属土司虽有土官十四员,而皆有吏目以兼制之,近来亦安静,不闻有事。安顺土司其土官土人不能守法,然有提督驻扎,安顺又在全省腹中,是以如八十石之罗君敷、慕役司之杜天相稍肆猖狂,立即擒治。至镇远革彝,康熙肆拾壹年曾经用兵惩创,无敢为非。惟都匀府属之土官则有王彰德、罗拱宸、夭世臣、杨武功、吴懋勋、蒙璋等诸人自来多事,往往自相攻杀,不服呼唤,藏匿罪人,而王彰德犹为狡黠,蒙璋是其女婿,杨武功认为义父。康熙肆拾贰年杨武功杀死扬圣教,皆王彰德为之主谋打点。

今李缵宗一案蒙璋藏匿,蒙圣泽不使质证,抗不赴审,现经督臣题参。又烂土司土舍张鸿模与伊兄张大纪争夺地方,屡次攻杀,前任抚臣于准差贵东道刘若鼐与之分析田土,各保地界。又授以外委千总札付,而鸿模乘前抚升任之日假亲送为名,行至镇远,竟自逃归,闻仍与其兄争斗。臣至任之后,檄都匀营参将高天凤、都匀府清平县知县韩文灯亲至其地勘明疆界,而鸿模竟不出见,闻其踞住高山,与九股相邻,故敢于抗违。又丹平司土舍莫自新于上年九月间勾引广西人五六百人,潜匿打容箐内,欲攻打平舟司地方。臣闻知,遣臣标千总黄绍祖,外委把总陈福寿单身直至其地,召莫自新面行诘责,晓以皇上威德远播,朝廷法度森严,方始畏惧,人逃回广西泗城土府之地,现有都匀府定番州两处文武官弁报明在案。此管辖全系苗猓六十五员内善恶之情形也。

至于苗人种类,在贵阳以东者为九股,为犬革狫,为八番子,为土人、洞人、蛮人、冉家蛮等项。自贵阳以西者为猓猓,为白猓,为黑猓,为狆家、蔡家、龙家苗等项,而猓猓颇为畏惧。诸苗之中,惟狆家最黠,诸家无不畏之,故历来成法,惟狆家不许充衙役,亦不许与考试。其性阴毒险诈,一言骂詈,累世不忘,专以偷窃贼杀为事。而诸苗之性,亦惟怨仇相寻,稍有嫌隙,辄举兵相攻,虽刀锯亦所不畏。及两相讲解,即父子兄弟夫妇被杀,赔以牛马银布,亦不复怨,名曰翻歹。各种相聚,不一其方,隔一重山即换一种苗,故各就其类,设土官以统率之。土官以土法治苗人则畏,汉官以汉法治之则不畏,故以汉法驭土官,以土官驭苗人,以熟苗驭生苗,此各苗种类性情各别之情形也。

臣蒙皇上异数隆恩,特授巡抚重任,日夜殚心思,所以图报万一,凡颇有益于民生者,虽竭力举行,然臣职分当然,不敢冒干宸听,谨将通省土司苗蛮地方居址疆界情形、营汛官兵与裁并卫所分晰绘图贴说缮折恭呈御览。臣识见短浅,无能有所裨益。傥蒙皇上圣略神谟,别有指示,自当竭蹶驽骀,勉效驱策,以报皇上高厚隆恩于无尽,臣不胜战栗谨惧之至。谨奏。


记载了两个改土归流事例

清实录

《清圣祖实录》又记载了两个事例:一是贵州清平县凯里土司改土归流。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贵州巡抚王燕参劾清平县凯里土司杨国兴贪婪,云贵总督贝和诺审明具题。兵部议覆:“兹土苗人民俱愿改土归流,应如所请,将该土司粮赋归清平县管理。”清廷从之。二是广西太平府思明土知州改土归流。康熙六十年(1721)五月:“吏部议覆:广东广西总督杨琳疏言,广西太平府思明土知州黄而芸贪残不法,已参革论绞,请改土归流,其所辖地方归并太平府知府管理。该土州原设吏目一员,仍存留以司捕务。应如所请。从之。”该地思明土知州改为流官,保留了原设吏目一员。

来源于《清圣祖实录》

乾隆《大清会典则例》记载改土归流两个事例

大清会典

乾隆《大清会典则例》记载了另外两个事例:“康熙四十五年覆准:贵州平州六硐长官司杨武功贪残参革,复恋职不报其弟武勋袭替,应改隶流官。五十四年覆准:宁谷长官司顾维杰贪虐民命,访拿参革,改隶流官。”这两个例子是作为改土归流事例出现的,说明乾隆《大清会典则例》的编纂者看重康熙后期改土归流的实践,将其作为清朝改土归流的起始看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4个事例都是因为原任土司“贪婪”“贪残不法”“贪残”“贪虐民命”被废改为流官管理的。这说明随着康熙后期社会安定、统治秩序的恢复,按照清朝的政治标准,一些土司的作为,变得不符合朝廷的要求,清朝改土归流的愿望凸现出来。

来源于《大清会典则例》


【说明】

1、本文纯属个人学习整理原始史料,仅供参考,图片来源网络和《貴州全省地輿圖說》。

2、资料主要来源《凯里市志》、《清圣祖实录》、《大清会典则例》、清代官员奏折。

3、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精神,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指正交流。

#古籍守护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凯里   凯里市   贵州   镇远   都匀   苗族   老鸦   副将   清平   农民起义   土司   年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