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旧事」之领导

升官不发财是上个世纪五、六、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初期国有企业各级领导职位与经济收入的真实写照。三级、四级工的厂长书记比比皆是,厂长、书记的工资拿不到八级工匠工资的一半不是新鲜事。

升官不发财也就罢了,升官降待遇是一种什么情况?确有此事。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之前,有一种重要的票证叫粮票,粮票中又分面票、粗粮票和米票三种,管理岗位包括厂长、书记每月定量由于行业不同,大抵为32斤左右,一线岗位根据不同的工种定量不止五六个档次,比如炼钢的炉前工、翻砂工的每月粮食定量可能会高达五、六十斤之巨。

社会上的粮食主管部门凭粮本仅发规定的标准定量大约是三十一、二斤吧,工厂根据工种每月负责发放工种补贴粮票。所以当年的工厂不但每月发一次工资,还要发一种工种补贴粮票。这还不算完,一线工人每年发一套工作服,干部和管理岗位二年发一套,肥皂一般是灯塔牌肥皂工人每月发一条,干部发一块,毛巾工人半年一条,干部一年发一条,保健费一线工人0.25元/天,管理岗位因不涉及有毒有害拿不到保健费等等。作为优秀的一线操作工人走上领导岗位收入降低,福利减少,干劲不减,加班更多,至今想不通是什么在支撑着共和国国企第一代第二代的企业领导包括基层领导的。

至于招待费,当年工厂财务没有这一科目,若有客人来访,即便是上级领导需安排客饭,则无论主人还是客人需交纳2毛钱4两粮票。食堂小灶想都甭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厨子的勺子给领导打饭少抖一下你试试。领导的会多、工作多,打饭跟职工一起在食堂排队,往往领导到食堂会比大部分职工要晚,主要领导最后来打饭就剩一勺汤的事情我是亲眼见到过的,这样的营养补充要面对连续的开会、现场办公的轮番作战,那一代老领导是怎么撑过来的。

到八十年代中期国家启动了国有企业工资理顺工作,调动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是合规合理的,经营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得到了保障。

而今,或有经营者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十几、二十几倍的差距也是始料不及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上个世纪   领导   粮票   工种   旧事   定量   厂长   食堂   岗位   工人   工资   工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