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亿美元+10万工作岗位,富士康“铁了心”搬离大陆市场?

#头条创作挑战赛#

7亿美元+10万工作岗位,富士康“铁了心”搬离大陆市场?

凭借着苹果的订单,富士康逆袭为了全球第一大代工厂,一开始可以说是相互成就,但随后苹果公司“反客为主”,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后,就选择了将产能逐步的分散,富士康的代工地位也进一步的下滑。

但富士康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拥有的员工数量达百万级别,郑州的工厂贡献了超50%的iPhone订单,在印度的代工厂接连出现问题之际,订单的紧急回流,才得以让苹果完成产品的正常出货。

但显然这样的影响力,并没有让库克妥协,为了节省更多的成本,依旧时刻想着转移中国市场的产能,而高度依赖苹果订单的富士康,就逐步成为了“棋子”,变成了苹果转移产能的工具。

根据最新的消息传来,富士康将继续在印度投资7亿美元建厂,未来将提供超过10万个的工作岗位,而截至目前位于印度的员工数量仅为1.7万,如此大规模的扩充产能,看来是“铁了心”要搬离中国市场了。

从21世纪初开始,富士康就搭上了苹果这架“快车”,在代工了初代的iPhone之后,库克便认可了这家代工厂,为了能够满足苹果的大量代工需求,郭台铭逐步把目光瞄准了大陆市场。

彼时中国的制造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富士康大面积在大陆建厂,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还提供了数百万的工作岗位,随即郭台铭叫嚣:“是他赏饭给我们吃!”曾几何时我们的确无力反驳。

但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崛起,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优质的代工厂,并逐步渗入了苹果的供应链,大陆企业在增强苹果订单中快速崛起,也让库克有了更多的选择,利用着“苹果订单依赖症”,库克公开场合表态:“中国市场离不开苹果!”

苹果公司也利用着产能分散,进一步去压榨“富士康”,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国内的用工成本上涨了好几倍,然而苹果给的代工价格却十年如一日,多次涨价的要求都被驳回了。

在苹果提出将产能转移至印度、东南亚市场时,享受过人口红利的富士康欣然接受,首当其冲奔赴印度、越南建厂,但却低估了当地人的工作态度,外加上供应链及其的不完善,虽然节省了一部分的人工成本,但整体推算下来甚至高于大陆市场。

根据市场提供的数据显示,由印度塔塔集团代工的手机壳,在良品率上不足50%,这显然并非完全是设备问题,这个当地的工人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富士康在当地的代工厂也好不到哪里去,面临着多次的返工也无法完成交付,只能将产能紧急转移大陆市场生产。

令人意外的是,接连的遭遇并没有让它们屈服,反倒加剧了印度市场的布局,在苹果的鼓动之下,富士康近日正式官宣,将会在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拿下300亩的土地,用于iPhone 零部件组装厂的搭建,首笔投资额预计为7亿美元。

更为关键的是,富士康给印度做出了承诺,这座工厂将会在未来十年时间里,给当地提供不少于10万的工作岗位,自然会得到当地的高度扶持,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代工厂奔赴印度,或早或晚都能建立起完善的供应链。

苹果也给出了回应,计划在2025年将25%的iPhone产能放在印度生产,这自然也给足了富士康冲劲,受限于芯片规则的影响,中美企业间的营商氛围已经出现了“裂缝”,苹果转移产能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富士康作为苹果的主要代工厂,自然会想着去占取先机,郭台铭肯定会紧跟库克的步伐,而且为了自身的利润,这一个“风险”肯定也会去冒,所以可能要对富士康说声“再见”了。

但同样也有一个问题,受困于芯片规则影响,全球产业合作面临“崩塌”状态,后续颠覆性技术诞生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小,这就意味着数码产品的销量将会持续下滑,这对苹果公司而言不是什么好消息。

同样产能的急速下滑,富士康的订单肯定也会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还要耗费精力去布局印度市场,显然是没有什么底气的,但如果苹果铁了心要撤离中国市场,富士康肯定要跟随的,对此你们是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苹果公司   库克   大陆   市场   印度   代工   中国市场   产能   订单   苹果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