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箱”30年,67岁老人复出“学拼音”!有两会代表多次呼吁……

近日,

67岁木偶戏艺人学拼音

冲上热搜!


据报道,在广东高州

年近七旬的“兴叔”车有杰

是一位民间木偶戏艺人

茂名高州木偶戏于2006年入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张不到2米的方桌

一个人要完成

敲锣鼓、文戏的唱白、武戏的打斗、

交互变幻的唱词曲调…

用现在的话说

“现挂”只是高州木偶

戏表演者的基本功


“兴叔”的唱本,其中描述多为剧情梗概。台词需要做戏人即兴发挥

“80年代仲冇(没有)电视机前,

只有耕田和‘做戏’,

木偶戏当时人人都睇(看)”

可如今

67岁的车有杰已经务农30年未登台


去年底,父子二人回到高州

问遍前辈与同行

买到了戏台和30多个木偶

搭起了自己的直播间。


一开始,观众寥寥无几

“兴叔”差点要放弃

直到今年农历大年初三

“兴叔”直播间的观看量从

几百人上升到几万人

“兴叔”儿子车清华也

通过直播

才第一次近距离见到

父亲唱戏的风采

每晚直播中观众的点赞和打赏

给了“兴叔”父子“做戏”的动力


现在,他们会把故事梗概

“写”在戏台上,

把姓名牌挂在每个出场的木偶身上

为了方便不懂粤语

或不熟悉木偶戏的观众


“兴叔”决定重新学拼音

未来在戏中加入

普通话的解释性独白

那样,高州木偶戏

或许将感染更多的人


传承源于坚持和热爱

看到“兴叔”开始学拼音

不少网友为他点赞:


了解高州木偶戏的网友表示

这门曲艺不仅历史悠久

对于演员的要求也是非常高


过往的几十年里

车清华从未考虑过

继承父亲的这门手艺

而今直播间里观众们的鼓舞与肯定

让他心里燃起了

研究、继承高州木偶戏的热情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

抖音非遗类直播

每天开播1617场

打赏总收入同比增长533%


“直播打赏”成两会热议

有委员连续多年呼吁……


大量戏曲演员借助

直播打赏成功“出圈”

传统戏曲正在抖音等

互联网平台上迎来“第二春”


湖北黄梅戏花旦程程

每晚在抖音直播间演唱黄梅戏

获得了近300万粉丝点赞;

越剧主播张旦恒

帮助上百位越剧演员

转向线上做越剧直播

靠直播打赏迎来“第二春”;

82岁扬剧国家级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汪琴

在抖音直播教学扬剧

吸引越来越多的网友成为“扬剧迷”


这一现象也引起

多位代表委员关注

不少代表委员呼吁

戏曲演员积极拥抱视频直播

传播戏曲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

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连续两年

关注文旅消费和网络直播

张颐武表示,“文旅消费正在复苏,迫切需要新增强力抓手。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沉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促进文旅发展的重要资源。”


他建议相关部门应支持、鼓励各地非遗传承人参与网络直播培训,用直播打赏、电商等工具为非遗创造经济效益。各地在直播平台开展“非遗”传播集中宣传等活动,加强针对年轻人的非遗知识传播。

这个建议你怎么看?




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张小松)综合:南方日报、@大米video、中国旅游报、中国青年网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高州   封箱   扬剧   木偶戏   戏台   黄梅戏   越剧   清华   戏曲   木偶   文化遗产   父子   两会   观众   演员   老人   委员   代表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