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现在是哪个民族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精彩,比如秦始皇对内统一战国,对外修长城御外敌,成为千古一帝,又比如西汉汉武帝开疆拓土、驱赶匈奴、封狼居胥开创西汉全盛时期,包括后面的明朝,不和亲、不谈判,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城门。

我们今天的主角北宋也有属于自己的精彩,北宋时期的文化、经济可谓达到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顶峰,其经济之发达位于全球所有国家的顶峰,文学造诣也是登峰造极,甚至史料记载,北宋时期外卖就已经出现了,由此可见经济文化的发达可见一斑。

但是虽然对内文化经济这么发达,但是对外却是忧心忡忡,周边少数民族一直对中原地区可以说是虎视眈眈,其中最头疼不已就有契丹,但是熟悉我国民族的都知道,我国56个民族中是没有契丹族的,难不成他已经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步被抹去了么?还是说他隐姓埋名变成了其他民族,今天我们就去寻找契丹族的前世今生

一、北宋的建立

要聊契丹,就得先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讲起,咱们便能从中窥得一二。

北宋是在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所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而北宋的建立也预示着分裂多年的华夏大陆再一次完成统一,但是由于和北宋一起崛起的并不只有北宋一家,因此北宋一直以来都受到周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金、辽、西夏等)的侵扰。甚至到了后期北宋都只能偏安一隅变成南宋,自此再也没有崛起,直到被元朝灭国。

那为什么经济文化这么发达的北宋,在军事上却如此的软弱无力、甚至说一直在被动挨打了,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如何建国说起

赵匡胤我们要知道他的出身并不是五代十国中的任何一个皇族血脉,他是武将出身,一直是追随周世宗柴荣一起征战沙场、开疆拓土的,可惜柴荣英年早逝未能完成大一统伟业,此时赵匡胤也不服新上位的幼主柴宗训。

在手下将领的拥护下发动陈桥兵变,因为赵匡胤是领兵大将军,兵权在手,再加上手下的拥护,于是决定自己为王,带着自己的将士连夜返回京城开封,因为开封守将为赵匡胤的“结社兄弟”石守信,于是赵匡胤可以说是兵不血刃的就控制了开封,逼迫幼主柴宗训禅位,赵匡胤顺理成章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二、北宋的重文抑武

我们刚才大致讲完了北宋是如何建立的,故事到这里,可能大家都会觉得都挺正常的呀,而且此时的大宋兵力也不弱呀,毕竟都是周世宗柴荣打下的根基,而且都是征战多年的士兵,按理说这个战斗力应该很强呀。

这个观点其实是没有错的,在北宋建立初期,由于连年的战事,士兵的战斗力是很强悍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大一统国家,但问题就出现在宋太祖赵匡胤身上,为什么这么说了?

宋太祖赵匡胤刚才我们讲到了,他其实是个乱世英雄,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江山,自己就是武将出身通过兵变逼迫禅位,从而成为的开国皇帝。

你试想一下自己都是这样获得的皇位,很难不去猜忌自己如果死后,自己的这些下属会不会拥兵自重,也用同样的方式发动兵变,黄袍加身最后取代自己的子孙坐上这个皇位了。

因此赵匡胤不得不去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去约束武将的兵权和在朝廷中的说话分量,要去做中央集权,重文抑武。

因此推出了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三大基本国策,并且在推行过程中最有趣的一个故事那就是“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当时为了防止手下的大将哪天也故技重施,黄袍加身来谋权篡位,于是设下宴席,逼迫手下的几员大将交出手中的兵权,收归中央统一管理,这些举动确实也为北宋后续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正因为这些举动也导致了,北宋的战斗力日渐衰弱,因为从国家的体制来说就不想要武将有过多的话语权和军事权,自然而然的武力就一天不如一天,

另一个层面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宋朝直至完成了南北的统一,也没有收回丢失掉的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可以说是对于一个冷兵器时代的封建王朝很重要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好处就是第一有天险可守,属于易守难攻。

第二此处出产冷兵器时代的一种重要战略物资,那就是战马,如果没有适合战马饲养的马场,那对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来说,犹如砍掉了一条肩膀,综上两个原因北宋也一直在被北方的游牧民族所骚扰。

所以北宋可以概括为:“武力极差,且缺乏名将因此只能以文来治天下”

三、北宋的心头患

大背景讲完之后,那一直在侵扰北宋的游牧民族有哪些了,主要是来自三个方向一是西北的西夏王朝、正北方的金国,以及东北方向的辽国也就是契丹人。

其中最让人头痛的便是契丹人建立的辽国。

辽国的前身就是契丹族融合了其他几个部族共同成立的,但是在北宋之前可能大家很少听到契丹这个名词,但我们要知道契丹可是一个已经存在很久的民族了,契丹起源是汉朝时的两支重要部落匈奴和鲜卑族,两个民族融合便有了契丹族,只是当时并未壮大因此在史书上也仅仅只是寥寥几笔。

随后到了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各个民族也登上了历史舞台,比如回鹘、高句丽以及隋唐最大的敌人——突厥,而此时的契丹正是依附在少数民族突厥后方的一支民族,直到时间来到了北宋,契丹才逐渐壮大在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并建立了辽国。

契丹人擅长饲养战马,所以在那个年代是一个极强的优势,因为战马配合上骑兵能够快速地进攻和撤退,非常适合游牧民族的侵扰战法,这种灵活性也常常打得以步兵为主的北宋军队叫苦连连。

且契丹人非常喜好学习汉文化,甚至可以说是汉融合的最好的民族之一,从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就可以看出,他非常崇拜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并视为偶像,也给自己取了个中原名字“刘亿”,而且不仅如此契丹人都会有一个汉人的名字,比如《天龙八部》中的丐帮帮主乔峰,其本人就是一个契丹人,这证明在当时的那个时期,汉文化已经很好地渗透到了契丹人的文化中去了。

因此可以说契丹是个能文能武的民族。

四、宋金灭辽,契丹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逃脱不了的一个铁律就是盛极必衰,从秦汉一直到北宋,契丹尤其经历了“澶渊之盟”后,逐步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民族,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这算是契丹族的巅峰时刻,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时间来到了北宋后期,这时候看过《天龙八部》的小伙伴都知道,辽国的整体实力在逐步下降,而在北方边境上有一个新的势力正在异军突起,那就是金国。

看过新春电影《满江红》的同学应该还记得,金国成为宋朝或者说中原政权的最大心头患应该是在南宋时期,但是还在北宋时期的时期,金国羽翼未丰,还不足以单挑两个大国(宋和辽),这个时候的金国选择了一个折中的计谋,那就是借力打力,坐收渔翁之利,金国准备去联合宋国,一起从两个方向进攻辽国,先把实力最强的解决之后,再腾出手来收拾大宋,这样一举两得。

于是金国悄悄派出使者找到大宋和谈,商量共同进攻辽国之后再瓜分辽国的土地和财报,大宋之前提过前期一直都在被契丹人的辽国所打压,尤其是燕云十六州还在辽国的手里,因此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统一与金国结盟共同进攻辽国,但是大宋却没发现另一点,那就是现在的辽国国力逐步走下坡路,基本无力与大宋再起争端,而真正狼子野心的是北边的金国,但是历史是不会改变的。

面对金国的铁蹄,和大军压境的大宋,辽国可以说是腹背受敌,没有办法的辽国也只能派出使者紧急与大宋和谈,希望大宋可以和辽国一起反攻金国,并且告诉大宋官员“我们现在如同三国时期,只要三个国家中任何一个被灭掉,那就是唇亡齿寒,大宋更加无力去制衡金国了”。

其实辽国的这番话是很有道理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唇亡齿寒并不只是一个故事,而是真实的一种局面,一旦让金国得逞,大宋将永无宁日。不过这个时候的大宋已经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一心只想收回燕云十六州。

更何况刚才也讲过大宋和辽国多年间的恩恩怨怨和屈辱岁钱,大宋注定是不会把宝压到辽国那边的,大宋更相信通过和金国周旋,从中获利,因此此时的大宋选择了闭门送客,准备进攻。

而事情的走向最终也应验了辽国的设想,一旦三国鼎立的局面被打破,大宋将变成待宰的羔羊,就从金国最开始答应大宋的条件就可以看出,胜利后会将燕云十六州归还大宋,但是事实却是金国以大宋并未在战争中出力为由,选择毁约,可真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在解决完辽国之后,金国将矛头对准了大宋,这时的金国可谓是兵强马壮,大宋可以说是无力还击,打得北宋叫苦连连,甚至直捣黄龙俘获北宋皇帝,写下了汉人历史中耻辱的一篇,靖康之耻

之后大宋退守南方,成为一个偏安一隅的政权“南宋”,而契丹族也在这一战中随着辽国的战败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五、契丹人去哪了?

那经此一役之后,契丹人都去了哪了?总不可能彻底被金国从地球上抹去了吧。

就这个问题,史学家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进行推测,目前的契丹族流传最广的两种说法。

一、逐渐融合:之前有提到过契丹这个民族,因为自身是缺乏文化底蕴传承的,因此也只能努力的融入进汉文化的圈层中,寻求认同感,因此在被金国打败后,契丹族也逐渐的融入到了其他民族中,一部分的契丹族远走蒙古,投入了蒙古的怀抱,对曾经的敌人金国和内部的女真族发起报复计划。

史书中就记载过契丹大将耶律秃花,在辽国灭国后成为了金国的将领,但是一心复仇的他,与蒙古里应外合,成功击溃金国大军,或者战役大捷。

而且明史宗也记载了,明代也收编了大量契丹族的后裔,将其安置到了云南等地,后改姓为杨姓和蒋姓。

二、达斡尔族说: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辽宁省等地。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当年的契丹人发源地正是在这些区域,人都会有认祖归宗的习惯,在吃了败仗后返回祖先们生活的土地继续繁衍生息,这是很有可能的。

而且根据现代社会学家的分析,达斡尔族在生活习惯上保留了契丹族传统的游牧打猎特征,其面部特征也和史书上记载的契丹人很像,并且目前达斡尔族的文字中也保留了部分契丹族的语言习惯。

且2004年以来,随着专家对达斡尔族进行基因样本的比对,发现分布在云南等地的达斡尔族基因中是有契丹族的父系样本的,因此从基因的角度上来说达斡尔族是极有可能是当年契丹族的后裔的。且目前这个族群仍然有十几万的人口存在,并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完全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契丹   达斡尔族   北宋   民族   游牧民族   战马   头痛   皇帝   说是   时期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