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留下一员大将,本可挽救蜀汉,可惜刘禅却弃之不用

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蜀汉付出了太多,因为刘皇叔的三顾之情,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为了蜀汉基业可谓是鞠躬尽瘁。

诸葛亮

诸葛亮的军事战略才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奈何谁都逃不过岁月的侵蚀,为了夯实蜀汉基业,在长期的劳累之下,诸葛亮再也支撑不住了,最终在五十四岁时,病逝在了五丈原。

但即使是在最后关头,诸葛亮仍然没有放下对于蜀汉基业的考虑,他给刘禅留下了一位重量级将领——大将霍弋

霍弋

诸葛亮想着在自己去世之后,让霍弋辅佐刘禅,保蜀汉江山长久的发展下去,但是可惜刘禅始终还是那个阿斗,在危急关头霍弋提出了关键性建议,刘禅并没有采纳,以至于刘皇叔等老一辈的心血付诸东流。

秘密“武器”:大将霍弋

不得不说,霍弋与其父亲霍峻都是蜀汉的忠臣,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其父霍峻曾经深受刘皇叔的重视。在最初建业时,霍峻便跟随刘备打拼,帮助刘备驻守城池,可以说有霍峻守着的城池,会特别的稳固,平平无奇的守城天才。

霍峻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霍峻不久后便去世了,这让爱惜将才的刘备顿感十分的惋惜,万分悲痛,为了安抚对于霍峻之死的伤痛,刘备将其子霍弋当成儿子来对待。因此霍弋年少时便是在刘备身边长大的,随着霍弋的成长,他的才能也渐渐的展现出来,逐渐能够担当大任。

霍弋最初担任的官职,都是与刘禅相关的,而且都是围绕着太子刘禅,即使是后来刘备逝世,刘禅上位后也是如此。并且在诸葛亮准备北伐的时候,与诸葛乔一起共事,霍弋在军中能够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得士卒们的心,颇有威望,而霍弋也因此受到了诸葛亮的欣赏。

刘禅

公元234年,诸葛亮为在北伐的途中积劳成疾,最终病逝于五丈原。在诸葛亮病逝之后,霍弋为了蜀汉基业也踏上鞠躬尽瘁之路。霍弋先是被任命为黄门侍郎,接着继成为刘禅的近臣之后,再一次成了太子刘璿身边的近臣。

不得不说在有了辅佐刘禅的经验之后,霍弋在教导太子方面的确有那么一手,太子刘璿在没有被教导之前,整日里都是一副横行霸道没有礼仪的样子。但是在经过霍弋的一番教导之后,刘璿这个太子当的渐渐步入佳境,越来越有储君的样子,而霍弋也渐渐开启了为蜀国发光发热的路程。

霍弋

成都失守

霍弋在用心教导,扶正太子的作风之后,便转身投入到了军营的筹划之中,他先后被任命为参军和护军。不得不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霍弋到了军队之中,军队的事务在他的协理之下,变得井井有条。

与此同时,在蜀汉的南郡,一直有着少数民族不断地骚扰边境,这是一件令蜀汉皇帝和群臣非常头疼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朝廷派遣霍弋率军前往平定,在赶赴第一线之后,很快霍弋便开始了部署,在霍弋的精心计算之下,直接斩掉了敌方的头领,捣毁了对方的老巢。

霍弋

解决了这件令人头痛的大事,霍弋因军功得以升为将军,并且成了南郡一带的太守,负责驻守南郡一带。可以说在南郡一带,有着霍弋的镇守,周边的蛮夷皆不敢来犯,为蜀汉的边境争取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安宁,被封“安南将军”。

公元263年,曹魏发兵攻打蜀国,一瞬间蜀汉成为了危机重重之地,霍弋在南郡一带得到消息之后,立马向刘禅请求回防,共同抵御魏国大军。但是刘禅终归还是那个阿斗,怎么扶都扶不起来,刘禅自以为成都易守难攻,再加上成都的防守坚不可破,便直接拒绝了霍弋的请求。

霍弋

最终邓艾一支军队奇袭成都,刘禅在大臣谯周的建议下,开城投降。霍弋在得知成都没了的消息后,悲痛的大哭三日。但是在不久后得知刘禅还是安全的,才决定投降。

结尾

总而言之,霍弋对于蜀国的忠诚是有目共睹的,奈何没有遇到一个明君,要知道在投降了晋朝之后,霍弋因为军功还被封为了列侯,可见霍弋的才能还是有的,哪怕打不过魏国,最起码以霍家守城的才能,防守对峙也不是什么难题,令人惋惜!那么对于霍弋被拒绝回防成都后,没能保住蜀汉基业这件事,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蜀汉   魏国   阿斗   近臣   皇叔   军功   蜀国   成都   基业   大将   太子   可惜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