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5位帝王,成吉思汗仅排第二,嬴政无缘前三?

在三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无数帝王灿如星辰。他们或圣贤仁慈,或麻木残暴,他们有的开疆扩土,有的贪图享乐。

他们都有波澜壮阔的一生,有注定不凡的一生。有那么几代皇帝,他们穿过遥远的时空,与现在的我们相视相对。

“天可汗”——李世民

在这位皇帝的葬礼上,桀骜不驯的异族人悲痛不已,甚至请求同去,以感念皇帝圣恩。

李世民,出生于中国鼎盛王朝的帝王,一手打造贞观盛世。

李世民曾随父亲征战,建立唐朝。

李世民在位时重视科举与人才,不断发展官方学堂,求贤若渴,面对曾效力于政敌的人,也能包容,真心实意敬佩他的才能,予以重用。

他还十分善于纳谏,据传,唐太宗曾违背征军令,要抽调16-18岁的人参与军事。他的谋士魏征直言不妥,反问“那么由谁来务农?天下的人尚知诚信,皇帝却要违背自己的律法吗?”

唐太宗并未生气,反而赞扬魏征如同一面镜子,总能指出他的不足。

面对外邦人李世民采取怀柔政策。他兼容并包,允许外国人来朝学习,交易,通婚甚至做官。

在征服之路上,面对主动投诚者,总是极尽仁慈。他尊重当地习俗,并不对原统领者赶尽杀绝,而是将他们纳入行政体系,允许他们依旧留在故乡的土地上。

面对自己的人民,李世民也是关怀备至。唐律以人为本,几乎不用重刑,定罪十分谨慎。徭役赋税也降到最低。

人民生活轻松,经济也飞速发展,不少外地商人皆来做生意,一时间,长安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城市。

遗憾的是,唐太宗的上位并不光彩,他谋杀手足兄弟是不争的事实。

那时,太子畏惧手握军队的李世民,与谋士相商,准备除掉他。不料走漏风声,知晓此事的李世民决定先一步下手。

他向父亲告状,高宗大惊,立即召来儿子对峙,李世民就埋伏在进宫的必经路上,等惴惴不安的太子一露面,就用弓箭杀死他,李世民的手下则杀死太子的得力部下。等高宗知晓后悲痛欲绝却也无回天之力,只好立李世民为太子。这就是著名的宣武门之变。

因此天可汗位居第五。

“千古一帝”——秦始皇

“功高三皇,权盖五帝”故号皇帝。

秦始皇嬴政,作为第一个真正中央集权王朝的统治者,大一统局面的开拓者,他的政治之路并不顺利。

最初,秦国皇子,即始皇帝的父亲,异人,作为质子长居他国。秦始皇出生在异国的土地上,秦国大乱时,他的父亲仓皇回国,却没将他的妻儿带走。失去父亲庇护的秦始皇举步维艰。

直到异人身死,秦始皇才得以回国。命运依旧没有眷顾他,年少的嬴政无法正式继位,朝堂由丞相吕不韦及太后掌控。

但是秦始皇的野心更胜父辈。他要一个大一统的局面。

料理了国内的问题后,战争的矛头指向了外敌。

火烧王宫,流放王室,迁移人民,经历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面对一场场决策与冲突。在秦王执政26年后,统一的,集权的帝国终于出现。

秦始皇并没有停下脚步。

他征战六国,开阔版图,奠定最初的中国版图

他统一度量衡与文字,割裂的古代社会融为一体,加强交流,首次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他修建驰道直道,统一车辆制式,让载着文化的车马能到达帝国每一个地方。

他连接长城,阻挡北下的游牧民族,给边境百姓喘息时间,阴差阳错间,形成了游牧社会与农耕社会交流的第一个市场。

他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成立垂直式地方政治区划,打破血缘与地域的封锁,直至千百年后的现代,依然延续着他的制度。

然而,在强盛的背后是密布的阴云。

连年战争破坏了无数家庭,一度民不聊生;大兴土木压榨了无数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严苛的暴政让无数人兢兢战战,带来反对的浪潮。千古一帝也有无法顾及的困境。

秦始皇早逝于东巡之路,秦二世胡亥仅仅在位两年,民怨四起,不得不狼狈结束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

虽是最早的皇帝,受限于时代的困境,短命的统治与百姓的困苦让他不得不屈居第四。

“汉武帝”——刘彻

古时说,武号寓意威严、明智、仁德。

汉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鼎盛,频频南下劫掠,汉武帝坚守国门,重用卫青、霍去病两位历史名将,一路击溃强盗,守卫国土。疆域相较前朝,扩大几乎两倍之多。

刘彻继位时,国家正值上升时期,然而旧贵族依然深刻影响政局,诸侯王割据四方。

刘彻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加强思想控制,并借用儒家思想,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

面对权利世家,他采取推恩令,打压仕族,同时建立中外朝,采取察举制,实际上削弱相权,任用寒门士子,皇权又一次集中。

面对地方割裂,建立刺史制度,十三刺史周游列国,直接对皇帝负责。又启用桑弘羊,将盐铁收归国有,增加国库收入,鼓励农业生产。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罪己诏”。这位当世最尊贵的人,切切实实地反思自我,将一切昭告天下,警告后世。

遗憾的是,在征战中,无数人失去亲人家庭,人口从最鼎盛时期,直接减半。打压商业也扼杀了人们改善生活的另一途径,开后世重农抑商的传统,资本长期得不到正常发展。

晚年的刘彻,同许多皇帝一样畏惧死亡,迷信方士,寻求仙丹,直至暮年遣散众人,抱憾而终。

“蒙古皇帝”——成吉思汗

或许天降大任之人,总要经历一番磨难才能有所成就。

成吉思汗的童年并不幸福,那时的蒙古贵族众多,部落分裂,相互倾轧,他的父亲被毒死后,士族几近覆灭,他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狼狈不堪。

这样的生活并没有磨灭他的意志,战争的火焰在他心中焚烧。

少年时期,他勤练武义,他那张长弓已经被抚摸到光滑无比,弓弦也经历不知多少次轮换。

成年后,他联系上外公与父亲旧部,召集部落众人,替父报仇。

但报仇不是他的终极目标。

成吉思汗的脚步不止于一个小小的部落。他收服整个蒙古,所有贵族都向他俯首称臣,最终在草原聚会上,推举他做大汗,尊称成吉思汗,意味强大无比的人。他像风一样,踏遍了大地。

他一路推进,先后覆灭辽、金、西、夏四国,建立元朝,成功入主中原,成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王朝。疆域从东亚一直到欧洲东部与伊朗北部,横跨欧亚大陆,是如今国土的四倍左右。

成吉思汗病逝于征战途中,一代天骄戛然而止。直至今日,他的故事依旧流传,他的军事理论现在还被许多国家奉为经典。

“草根皇帝”——朱元璋

淮右布衣朱元璋,真正的草根出身。他童年时遭遇大灾,父母皆被饿死,朱元璋流离失所,为活命,他给人放牛,做过木匠,甚至出家为僧。

他与所有帝王都不同,没有高贵的血脉,没有曾富贵显赫的祖辈,甚至没有像样的读书机会,但这样的他,却从草莽中杀出血路来。

25岁时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他英勇无畏,雄才大略,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将领,一生的辉煌也就从战场上开始。

朱元璋的军队组织严密,军纪完善,又有众多谋士,采纳众长,又军农结合,粮食自足。在严密的约束下,军队极少侵扰百姓,很是得人心,因此成为当时反抗军的中坚力量。

1356年,朱元璋被对他心悦诚服的部下视为吴国公,一同攻下应天府。那时天下起义者众多,都想继承元朝之后,走向权利高峰。朱元璋与各路首领周旋,亲自带兵。在平定南方后,向北而去,那时的元朝早已摇摇欲坠。

最终,在12年后,朱元璋统一天下,在他权力之路的开端应天府顺利称帝。

从民众中走出的皇帝,真正知道百姓需要什么。在位期间,朱元璋深知元朝的腐坏,这样的社会难以长久,因此大搞改革。

在元朝动荡后,百姓困苦不堪,不少年轻人都死于动乱,劳动力严重不足,农田荒废。朱元璋限制僧道数量,增加劳动力,也避免宗教势力过于强大,扰乱政治。重新测量农田,调查人口,分田于民,奖励农耕,减少徭役。给了农民喘息时间。

在军事上,削减、遣散军人,休养生息,大量军屯,增加农产。

在重新翻修水利后,麻、棉、稻均恢复生产。

他还同情弱小,下令解放奴隶,削减税收。废除元朝时期的阶级压迫制度。

面对政治上的贪官污吏,则设立锦衣卫等情报机构,监视朝野上下,对搜刮百姓的贪官污吏予以重罚,深受百姓爱戴。并通过废立中书,收回兵权的方式进一步集权中央。

在民间则设立道德标杆,奖励孝子、寡妇,鼓励妇女生育。

朱元璋一生简朴,成为皇帝,坐拥天下后也不曾骄奢淫逸。据传,朱元璋的御花园既没有假山奇石也没有珍奇花卉,反倒是开垦泥土,种了不少家常菜,用以供给厨房使用。

朱元璋也不好穿锦衣华服,终岁布衣,只有重要事件才会穿戴隆重,以表严肃,在他的带领下,后宫夫人与宫廷侍女也衣着简朴,丝毫没有前朝皇宫的奢侈做派。

甚至在他的起居卧房里,因觉草席太多铺张浪费,而命人换下。

每一任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帝王,从他们身上,都能看见中华民族骨子里的精神,能感受到无数人无数年,耕耘前行的困苦与不屈。

“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史为鉴,知荣辱”,看朝代兴衰,评帝王功过,首先想到的都是问一问时代,“我能从中学到什么?”

一切过去皆为历史,一切历史皆为序章,走好今天的路,才是坦途。

读完这篇文章,大家有什么意见想法,欢迎评论区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成吉思汗   秦国   帝王   蒙古   王朝   元朝   困苦   皇帝   强大   父亲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