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川王国地图史

“麓川”是汉文对傣族联盟国家“勐卯”的译写,“勐卯”直译为汉语是“大卯国”;元朝蒙古语译为“金齿国”;上座部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后,根据巴利文称呼为“果占壁王国”因元朝曾在“勐卯龙”王城所在地“勐卯”(卯地)设立过“麓川路”(省之下、府之上的行政区),故将“勐卯龙”(大卯国)译写为“麓川国”。

一、第一王国“勐卯”。公元586年,骠国举全国之力北征,“勐达光”(掸国)土崩瓦解,混鲁、混赖兄弟组织武装抗击骠人,得到其它傣族小邦的响应,怒江以西、伊洛瓦底江中上游地区的傣族邦迅速向“勐卯”靠拢,形成新的傣族联盟国家“勐卯”(卯国);其疆域东临怒江(Salween)、西到钦敦江(Chindwin)、北抵吐蕃(Tibet)高原、南达掸邦(Shan)高原南部。

公元762年,“勐舍龙”兼并“勐卯”诸邦,将“勐卯”王族迁回“勐嶲”(即漾濞江谷地及嶲洱河两岸)安置。“诏舍龙”(南诏王)阁逻凤派其女婿混等镇守“勐卯”。

二,第二王国“勐蓬”。公元937年,傣蛮混血的地方权贵段思平率军入主洱海盆地,定都“苴咩”、建立“勐僰”(大理国),云南高原的傣族邦国陆续归附;但段思平死后,“勐僰”后续君主与傣族诸邦的关系渐行渐远,孟人、缅人北上侵扰傣族也不尽宗主国义务出兵保护。怒江以西、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的傣族逐渐走向联合。公元953年,“勐蓬”(缅甸木邦盆地)的“陶勐”(地区长官)岛列、岛罕兄弟不堪缅人的侵扰,率先提出在怒江以西、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建立傣族联合政权,共同对抗异族的侵扰,并召集影响力较大的几个“陶勐”到“勐蓬”议事;“陶勐”们一致推举前“勐卯”王族(鲁赖家族)前来主持联合政权事务。其后人因勐顺势答应岛列、岛罕等人的请求,派出混傣翰等十三人前往“勐蓬”与“陶勐”们一起筹建联盟国家。混傣翰到“勐蓬”后,自称“诏弄”(大王),分裂十二人去各地,其子混罕信协助其父混傣翰留守勐蓬。

公元955年开始,“混岛”雅鲁在抵御外族入侵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力开始超过混傣翰,其子混顿贺据地自立、称“诏法弄货勐”(北方大天王),不再听从“勐蓬”的号令;“勐蓬”分裂成南北两部分。公元1176年, 混货顿之子混果琅去世,无子嗣继承王位,“允相”趁机接管“勐卯”及北方诸部,“诏法弄”傣蚌派其三弟芳罕出任“叨勐卯”。


十三世纪中期,怒江中上游、伊洛瓦底江中上游地区从“勐僰”(大理国)分裂出的傣族联盟“勐蓬”(蓬国)遭到蒙古汗国的军事征服,“勐蓬”所属各部分崩离析,纷纷归顺。之后,元朝设置金齿安抚司(后改金齿宣抚司),分别册封六位傣族首领担任金齿六路世袭总管(芳罕任麓川路总管),第二王国“勐蓬”亡。

三、第三王国“勐卯龙”。1294年,金齿宣抚司麓川路总管芳罕去世,次女南玉罕良袭总管职。1310年,南玉罕良去世,麓川路总管无人承袭,“波勐”商议,迎回被芳罕赶走的小妾召南宛母子三人,拥立其子混依翰罕承袭麓川路总管之职,并奏报元朝朝廷。1312年,站稳脚跟的混依翰罕脱离元朝建立“勐卯龙”(大卯国),以猛虎曾跃过头顶而自号“思汗法”(思可法)。并召集民工修建新都城,将新都命名为“允姐兰”。同年,思汗法与附近傣族诸王结盟,派人前往“允线遮”(原蓬国首都)、“勐英”等地,邀请其头人到“允姐兰”议事,“诏勐英”(英地长官)混傣博不来,遂发兵攻占“勐英”。各地长官闻讯纷纷表示拥护思汗法,连被傣族奉为“诏法弄”的鲁赖王族族长诏傣蚌父子也表示称臣。

1313年,思汗法派出10人前住“勐密”、“景老”等地,请诏傣恒、诏傣盖、诏傣道、诏傣丁、混三旺等弟兄到“允姐兰”议事,诏傣恒等拒邀杀来使,调军直入“勐卯”。思汗法闻报,命军队反击,与诏傣恒在“勐滚”展开象战,“勐密”军全军覆没,诏傣恒逃走,“勐密”的“波勐”(地方长官)、“混干”(地方官)向思汗法求和,并派人到“允准果”刺杀诏傣恒,献其妻室儿女投降。1315年,思汗法委任诏傣盖为“诏勐密”(密地之主),“勐密”成为麓川的附属地。

1316年,思汗法率大军东征,一路攻下“勐勉”(腾冲盆地)、“勐掌”(保山盆地),直抵“勐嶲”(漾濞江谷地),适逢“勐耿”(耿马盆地)的胡岛法出兵“勐卯”,遂与元朝隔澜沧江对峙,思汗法班师回“勐卯”。此时,坐镇勐卯的“混干”、“波勐”已经在底麻、腊龙大败胡岛法,胡岛法在战乱中被杀。1317年,思汗法挥师征服“勐泐”(景洪)、“勐艮”(景栋)、“勐闰”(清迈)、“腊门”、“腊光”等地,击败法思董,法思董称臣纳贡。同年,思汗法起大兵,以胞弟混三弄为总兵,刀思云、刀帕洛、刀思汉盖等为大将,率兵西征“勐顿顺罕”(阿洪王国),“勐顿顺罕”举国投降,混三弄班师回朝,“勐顿顺罕”以王族、大臣组成使团,携金银贡品到“允姐兰”称臣纳贡。

1343年,元朝出兵攻打麓川,在瑞丽江河谷遭到伏击,战败撤兵。此后多年,元朝坚持用兵,双方几次再战,到1355年,思汗法被迫派其子莽三到大都(北京)纳贡请和,元朝遂于其地设平缅宣慰司,封思汗法为世袭宣慰使。1369年,思汗法去世,其子思并法继位,八年后传子台扁,继位才一年的台扁被叔父诏肖法谋杀而自立,第二年,诏肖法被杀,思瓦法立,两年后被大臣所杀,思汗法次子思伦法得以继位。

1382年,明朝统一云南,思伦法将元朝所赐印信交于朝廷,明朝继置平缅宣慰司,以思伦法为宣慰使。1384年,明朝改平缅宣慰司为平缅军民宣慰司,同年更名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司,仍以思伦法为宣慰使。1385年,“勐谷”(景东盆地及周边地区)长官俄陶与麓川发生冲突,思伦法派兵征讨,俄陶败逃大理府白崖川向明朝求救。明朝于1387、1388年两次击败思伦法,1389年,思伦法上表求降。1397 年,“陶勐”刀干孟发难攻打麓川,思伦法逃至昆明求援,明朝派兵助思伦法平定刀干孟,并送思伦法回“勐卯”。

1399年,思伦法去世,其子思行法继位,麓川势力渐衰,所属部落纷纷自立。明朝分别在“勐蓬”(今缅甸掸邦北)、“勐养”(今缅甸克钦邦)、“勐定”(今临沧耿马)、“勐佑”(今临沧云县)、“勐底”(今德宏梁河)5地设立木邦、孟养、孟定、大侯、南甸5土州府,又在“勐赫”(今保山潞江坝及龙陵县)、“勐雅”(今保山昌宁)、“勐连”(今临沧孟连)、“景野”(今普洱镇沅)5地设立潞江、湾甸、孟连、者乐甸5长官司,建立更加直接的统治。麓川辖地仅剩“勐卯”、“勐宛”等地。


1413年,思行法让位于其弟思任法,经过多年的养精蓄锐,于1428年开始向周边扩张,欲恢复势力范围。1440年,多次击败明军的进攻,占领“勐蜡”(今盈江)、“勐底”(今梁河)、“勐勉”(今腾冲)、“勐赫”(今潞江坝及龙陵)、“勐掌”(今隆阳)等地。1441年~1448年,明朝三征麓川王国,思任法之子思机法败退后而据“勐养”,明朝撤麓川宣慰司,在“勐宛”置陇川宣抚司,升原“勐底”的南甸州和“勐蜡”的干崖长官司为宣抚司。

四、第四王国“勐养”。1527年,西迁“勐养”的思氏政权开始向南发展。思陆法之子思伦联合“勐蓬”、“勐密”兴兵攻打“勐阿瓦”(阿瓦国),激战八天,攻陷“允阿瓦”(阿瓦城),杀死国王莽纪岁(瑞难乔信)及其妻子儿女,“勐阿瓦”大部分领土被思氏占领,“勐蓬”和“勐密”获得“勐阿瓦”东北部领土后退兵。思伦派其子思洪镇守“允阿瓦”,自己班师回“勐养”。思洪以“勐阿瓦”为根基,不断攻占南面的缅族与孟族邦国。

1543年,思洪被手下的缅族将领明吉耶襄杀害,“勐阿瓦”所属的“锡泊”之主被推举为“诏阿瓦”(阿瓦国王)。“勐养”在“勐阿瓦”的统治结束。1604年,东吁国大举进攻思氏大本营“勐养”,其主思轰战死,“鲁赖家族”彻底结束。


五、结语。傣语起源于东汉时期的“衰牢国”(傣史上的‘勐掌(乘象之国)’),之后迁徙到了大部分中南半岛,傣泰民族就是自称从‘Dai’逐渐过渡到‘Tai’的族群,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公元1949年取代中华民国后,将其境内登记为僰族的摆夷改称‘傣族’。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境外的东南亚半岛,以泰族为主体的泰国保持独立、仍称‘泰族’;澜沧江中游的法属泰族独立出来建立政权‘勐佬(老挝国)’、称‘佬族’;黑水河流域的法属泰族归入越南、仍称‘泰族’;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中上游的英属掸族与缅族合建政权缅甸联邦、仍称‘掸族’;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的英属掸族归入印度、称‘阿萨姆族’。时至今日,从红河流域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从吐蕃高原南麓到东南亚半岛,自称从北往南、由‘Dai’逐渐过渡到‘Tai’的族群,拥有‘傣’、‘泰’、‘佬’、‘掸’、‘阿萨姆’5种族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王国   怒江   傣族   泰族   缅甸   子思   明朝   元朝   总管   盆地   地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