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

从故事的典型环境和人物描述中可见,周时连工匠老百姓都能在京畿内议论政治。

春秋战国时普通官吏、士、市民均可大胆向国王提意见,如著名的颍谷封人颍考叔帮助郑武公与其母骨肉重新团聚、曹刿论战、触龙言说赵太后等,例子数不尽。毋庸讳言,先秦是个政治气氛宽松,十分具有特色的民主集中制时期。

如果不是被秦始皇强行大锅,中国早已例入世界强国之林,因为我们文明起步早。但是一切都很可惜……

  谭嗣同说得对:“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在盗也。”显然从秦开始中国走上了斜路,这场写满吃人字样的专制恶梦,直至辛亥革命才算表面结束。秦以前全国尚处于区域定形状态中,大家一个祖宗,一种文化,语言相同,各具地方风味特色,虽然不免局部磨擦,但客观上处于一种相互交流、学习、帮助,又相互竞争、共同提高的多元化的主流局面和机制。我们与欧洲各国不同,不会被分裂成英法德那样不同国家。

炎黄子孙的概念早已不可动摇,不会越过这一前提。先秦时期全国是条流动的活水,那时赢政虽然虎视眈眈,却不敢公然焚书坑儒施虐,否则他自己必定完蛋。

  当今不少愤青一听到“赢政”两字,明知凶神恶煞,却甘愿认贼作父。在看待秦“统一”的问题上,还有不少朋友因袭传统,跳不出蕃篱,把大国状态简单看成“统一”,而把良性竟争的分封制则看成不可容忍的“分裂”。


试想,为什么“焚书坑儒”一定在中国被统一后?为什么孟姜女哭倒长城也必然是在统一后?赢政为何敢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活埋一万多工匠?秦始皇暴行之所以不可能发生在“大国”前的区区秦国内,就因为当时全国处于一种竞争机制中,他不敢公然作孽。

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犯下的罪行超过任何人。

所以说:秦始皇赢政是中华民族的首恶,第一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京畿   秦国   辛亥革命   斜路   焚书坑儒   先秦   工匠   中国   中华民族   大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