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上著名的“三大谎言”,全都是假的,至今还有人深信不疑

文章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干。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俗话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虽然历史上戈培尔没有说过这话,谎言也不会因为重复就真的变成真理,但他确实靠着重复的谎言欺骗了许多人,让他们认为这些话就是“真理”。

中国古代也有“三人成虎”的故事,指的就是一个谣言被说得多了,就会有许多人把它当成事实。

历史上也是如此,许多其实并不符合真实历史的故事被重复得多了,也就被人当成了历史,甚至至今还有人深信不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世界史上著名的“三大谎言”。

奥斯曼帝国崛起后阻断了东西方商路,从而迫使西方寻找另外的商路,促成了新航路开辟。这一观点非常常见,甚至出现在了部分教科书中,被列为地理大发现的原因之一,但实际上只要结合时代背景细想一下,就能明白这一说法其实并不靠谱。

之所以出现这种说法,一方面是欧洲对于奥斯曼帝国强大的刻意渲染,另一方面则是一种依赖于孤立事件解读历史的传统思维。

说到奥斯曼帝国崛起,大家就想起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说到新航路开辟,就想起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看,这1492年不就是在1453年之后嘛。

再一想,奥斯曼帝国在占领君士坦丁堡之后肯定要收重税,导致贸易成本大大提高,迫使西方商人转而寻找别的商路,这就发现新航路了。这不是合情合理的嘛!于是这一谎言就这么流传开来了。

但实际上,新航路开辟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比如航海技术的进步,文艺复兴,资本主义的萌芽和海外淘金的梦想,以及寻找传说中的“祭司王约翰”等等,与奥斯曼帝国是否阻断了东西方商路其实没有太直接的关系。这些因素且不提,只看商路本身,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真的阻断了东西方商路吗?

首先,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是有着漫长过程的,不是说一瞬间就崛起了,就灭亡拜占庭帝国,可以阻断东西方商路了。

更何况如果从“阻断商路”来看,从1071年拜占庭在曼奇科特战役战败,大批突厥人涌入小亚细亚半岛开始算起,商路理论上就已经被阻断了。

但实际上,商路真的被阻断了吗?当然没有!只不过中间商换了一批人而已。

而即便在1453年之后,奥斯曼帝国离能够阻断商路还差得远,因为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地都不在它手里,又何谈阻断商路?

直到1517年马穆鲁克王朝灭亡,奥斯曼帝国才把这些地区都拿到手里,算是达到了“阻断商路”的标准,但此时新航路开辟早已开始。

实际上,反倒是新航路开辟促成了旧航路的衰落,成为了马穆鲁克王朝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使得奥斯曼帝国能够迅速将其消灭,从而达到“阻断商路”的标准的。

而在此之前,新航路开辟早就开始了,只不过这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肯定是先探索附近的海域,再一步步拓展出去,不可能一开始就直奔新大陆。

早在14世纪,伊比利亚半岛已经有部分冒险家开始出海探索“外海岛屿”。而从15世纪初开始,航海热潮已经席卷伊比利亚半岛。

1404年,卡斯蒂利亚探险家占领了加那利群岛的一部分。

1415年,葡萄牙军队攻占休达,占领了一个殖民扩张的重要起点,同时葡萄牙的亨里克王子开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专门培养航海家的航海学校。

1418年,葡萄牙人发现了马德拉群岛。

1431年,葡萄牙人发现了亚速尔群岛。

1434年,葡萄牙人第一次越过了博哈多尔角,这是当时欧洲人已知世界的最南端,一个崭新的世界就这么在葡萄牙人的面前缓缓浮现。

1448年,葡萄牙人在阿奎姆岛建立殖民据点,这也是欧洲人在西非的第一个殖民据点。

可以发现,这一切航海和扩张行动都是发生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前的,与奥斯曼帝国阻断东西方商路没有直接关系。

埃及艳后靠着美色迷惑了凯撒和安东尼,祸乱罗马政治。靠着几部知名电影电视剧和许多传说,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成为了世界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之一,但实际上她在影视剧中的形象已经被严重扭曲,与真实历史相去甚远。

首先,克里奥帕特拉其实根本就不是埃及人,而是希腊人,当时的埃及也早就不是由古埃及人统治了。先是波斯征服了埃及,接着来自希腊马其顿地区的亚历山大大帝又征服了波斯,顺带将埃及也收入囊中。

但是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其帝国就分裂了,其部将托勒密占据了埃及,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就是古埃及的最后一个王朝——托勒密王朝。

但托勒密和其部下主要是希腊人,克里奥帕特拉作为其直系后裔自然也是希腊人。这些希腊人长期作为埃及的统治阶级,是与普通埃及人分离的。直到克里奥帕特拉时期,为了稳定人心,才开始采取一些亲近埃及人的措施,但克里奥帕特拉本人的文化风俗显然更接近希腊一些。

其次,克里奥帕特拉本人是否貌美也有争议。更何况就算她真的美若天仙,也不足以成为凯撒和安东尼这种人物接近她的唯一理由。

实际上,此二人之所以接近她,主要是为了获得埃及的支持。因为克里奥帕特拉其实不是“王后”,而是“女王”,就是此时埃及的统治者。

与她亲近意味着能够获得埃及的支持,尤其是安东尼,他自知与屋大维的矛盾终究无法调和,因此只能和克里奥帕特拉绑定在一起,共同对抗屋大维。

而克里奥帕特拉之所以接近这两人,也是出于无奈。因为此时的埃及早就不复当年的荣光,只能追求依附在罗马体系内的同时尽可能保持独立地位。更倒霉的是克里奥帕特拉那个懦弱的父亲当年为了能够获得罗马的支持,还曾立下遗嘱,要在死后把埃及献给罗马人。

这导致克里奥帕特拉的地位十分尴尬,为了继续保持埃及的独立地位,也只能尽可能寻求罗马的支持。

可惜她赌错了,选择了最后失败的安东尼一方,最后也和安东尼一起归于毁灭。并且历史上也没有她用毒蛇自杀的记载,最大的可能还是被屋大维害死的。

而后世之所以把克里奥帕特拉塑造成那样的形象,还给她安排上被毒蛇咬死的戏码,一方面是为了突出其“传奇色彩”,另一方面也带有抹黑的意味。

因为这些戏剧家往往受到当时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女人是没有智慧的,只能靠美貌来蛊惑人心。但这实际上并不正确,也严重偏离了克里奥帕特拉的真实形象。

斯巴达三百勇士。这个故事最早其实是来自于一系列史诗故事,后来则被改编为了那部著名的电影。

这一战往往被描述为以少敌多,靠300勇士硬抗百万波斯大军的经典战役,成为了“勇气的史诗”。

但实际上这是为了凸显“斯巴达勇士精神”而进行的夸张,波斯一方实际上没有百万大军,而希腊一方也有许多参战的勇士被忽略了。

并且,历史上的斯巴达步兵是典型的“重甲战士”,其盔甲可比电影里的厚实得多。

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场温泉关战役,但波斯人只是号称百万人,实际兵力约为20~30万人,并且其组成极其复杂

从征召兵到雇佣兵,再到常备军和国王的“不死军”,从埃塞俄比亚人,阿拉伯人,印度人,米底人,色雷斯人,吕底亚人到波斯人,再到高加索人,可以说是什么人都有,光语言就有十几种,与其说是一支军队,不如说是一场民族大集会。

这种复杂的构成导致波斯军队的指挥经常陷于混乱,极大限制了波斯军队的战斗力,其中真正的核心力量只有2万波斯精锐。

而希腊一方也远不止“斯巴达三百勇士”,而是约有七千多人。即便只算斯巴达人,也有约1200人,组成为300名王室卫队以及900名普通斯巴达士兵,其中还包括此时斯巴达的奴隶——“黑劳士”。

电影中却只表现了斯巴达的这300名王室卫队,却将普通斯巴达士兵、黑劳士和其他希腊军队全部忽略了。实际上正是这各种力量联合起来的顽强抵抗,才能够将数十倍于己的敌人阻止那么久。

当时波斯国王薛西斯本来指望靠自己的庞大军力,可以让希腊人主动投降。然而等了几天,希腊人也不投降。恼羞成怒的薛西斯发动进攻,希腊联军倚仗温泉关的险要地形顽强抵抗,波斯军队猛攻了两天都毫无进展。

薛西斯只得收买了一个当地人,在他的指引下派出一支精兵走小路包抄到希腊联军的侧后,前后夹击,希腊联军这才抵挡不住。

经过商议,大家决定撤退,而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领2000多人留下来掩护主力撤退。最终主力成功撤退,但列奥尼达及其部下也全军覆没。

但即便如此,希腊人也没有放弃抵抗。温泉关战役最关键的其实是其象征意义,激励着希腊人继续抵抗。而真正奠定了希腊在希波战争中胜局的,是温泉关战役之后的萨拉米斯海战和普拉提亚战役。希腊人在这两场战争中取得大胜,最终迫使波斯放弃了占领希腊的念头,退回亚洲。

因此,这一战与其说是斯巴达人的赞歌,不如说是希腊人团结一致精神的赞歌。

正是因为这么多希腊人在这关键时刻团结一致,共同抗敌,才有了希腊在希波战争中不可思议的胜利。

而后来也正是因为希腊阵营崩溃,昔日团结的希腊城邦互相攻伐,才让波斯人有了卷土重来的机会。要不是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突然崛起,希波战争最后的胜负还真不好说。

当然,影视剧以及小说本身就未必符合历史,也不一定要符合历史。但关键在于我们不能被其误导,将戏剧化的片段误认为真实历史。

就像《三国演义》本身在书名中就已经说了自己是“演义”,而并非真实历史。如果还将三国演义当成三国历史,那就是读者自己的责任了。

而以上所说的这“三大谎言”之所以至今还有这么多人深信不疑,本质上也是因为对历史了解得不够仔细。实际上,走进真实的历史,把历史当成一个个小故事来看,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历史其实比电视剧更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奥斯曼   斯巴达   波斯   商路   埃及   航路   希腊   希腊人   帝国   深信不疑   谎言   著名   历史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