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与初恋的故事

白居易一生的挚爱,最终因封建观念的阻隔而分离,让白居易展开了长达二十二年的爱恋。


再次回到符离,再见湘灵,白居易心中的感觉已不是那份久别重逢后的喜悦,更增加了此时此刻能找到个理解自己,为自己排遣郁闷的良伴的欣喜。此时的湘灵已经是一名十九岁的妙龄女子,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闪动着灵动的光,果真不负此名。此时的她虽少了儿时的活泼好动,却增添了几分温婉娴静,举止间流露出的那份端庄优雅也让人痴迷。


白居易看着眼前的这个女子,心中不禁泛起点点涟漪,他为这个女子姣好的容貌所倾倒,也为她举手投足间的那份优雅与迷人而触动心弦。


他与湘灵从儿时朝夕相处的玩伴,变成了互换心事的挚友,再到后来,这份友谊也逐渐转变成男女之间那萌动的爱情。


那一年,白居易二十三岁,与比他小四岁的湘灵开始了一段让他们彼此一生都深刻难忘的感情。湘灵就是白居易的初恋。


湘灵出身于一个农户家庭,以务农为生,在本地生活也算富足和谐。自幼活泼可爱的湘灵虽没有机会学习什么知识,但却略懂音律,又善解人意。在白居易孤苦落寞的时候,她主动宽慰他寂寞的心,用自己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染他,影响他。


白居易也时常教湘灵写字、赋诗,两人也因此日久生情。湘灵由于略懂音律,可以在白居易赏景吟诗的同时,在一旁按曲而唱。爱情也和情歌一样,最高境界是余音袅袅。他们或许曾在星空下许下诺言,共同畅想日后美好的生活,白居易日复一日苦读,也因湘灵愈发有了动力。他单纯地以为,自己有朝一日科考及第,就可以与自己心爱的女子共度人生的美好时光,也可以担起家庭的重担,不负祖先的重托。但那只是他与湘灵的美好愿望罢了,现实的压力根本不允许他们的结合。白居易与湘灵的这段初恋,最终被白居易的母亲无情地扼杀了。


母亲陈氏以门第的观念残忍地将白居易与湘灵分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古代的婚姻中占有不可颠覆的地位,如果父母不同意,这桩婚姻根本无从谈起。白居易的不幸,是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造成的,他刻骨铭心的爱恋只是封建思想下的一个牺牲品。


门第观念极重的母亲绝对不允许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其实不止母亲一人,社会的舆论也会对这段感情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对白居易今后的仕途也产生深远地影响。


如今白居易进士及第,仕途上也有所进展了,这些都给了这个命途多舛的母亲无尽的安慰。中了进士之后,白居易就已托人将这一喜讯及时带给了母亲,希望这个喜讯能为母亲多年来惨淡的生活增添一份喜悦的色彩。


母亲自从得知了此消息后,原本的病情也随着心情的好转而有了起色,竟比往日多了几分随性与乐观,逢人便提起儿子高中进士之事。白居易看到母亲的病情也有所好转,便也可以暂时放心去享受一下生活。


如今,他想再次纵情山水,找到自己最初的那份纯真的体验。


山水风光固然美好,但在白居易的心中总是少了一种味道,因为他的心中仍有一种渴望未能圆满,那便是他的挚爱——湘灵。他多次恳求母亲答应他与湘灵的婚事,但母亲仍以自己的理念拒绝了白居易。一面是真心,一面是孝悌,始终两难周全。这时湘灵却退了一步。他们之间,永远隔着一堵封建门第的高墙。湘灵放弃了,她自认无法与白居易匹配,湘灵觉得高攀不起白居易,而决定与他分开,提出了分手。因此,这次别离,更是为这段多年的恋情画上了并不圆满的句点。


在元和二年(807年)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经同僚杨寒衣补灯下,小女戏床头。白居易与其从妹杨氏相识在了这个明媚的春季,白居易就从心底对这个贤淑的女子多了几分好感,于是整个春天,他都住在杨家,与杨氏培养出了几分绵长的情愫。


第二年的春天,白居易就与杨氏成婚了,这也了却了母亲心中的一个愿望,杨汝氏虽不识字,但却温柔美丽,端庄贤淑。白居易对妻子也比较满意。他喜欢这个妻子,虽然不同于湘灵,她也是个忠贞的女子。两人婚后的生活幸福美满,因为在他们看来,富贵奢华虽然能带来物质享受,却带不来家庭的幸福和美,同甘共苦才更显岁月的珍贵。


贞元二十年(804年)的初春,白居易的仕途也在这春季变得充满了盎然生机,出任了秘书省校书郎的白居易决定举家西迁。


回到符离家中,白居易心中感触良多,这个被他视为第二故乡的地方,最终还是没能在此地终老,还是要与它作别,作别这里的一切,包括那个让他痴恋的女子—湘灵。


白居易对自己与湘灵成亲已经不报任何期望,只希望自己深爱的女子今后一切安好,即使只相恋,不相见。白居易万万没有想到,此时的湘灵正在与他一样经历着思想上痛苦的挣扎。他不知道,湘灵经常利用集会或出去购物的机会,向熟悉白居易的人打听他的消息,得知他及第中举,她兴奋得彻夜未眠。


白居易没有立刻将家人迁至长安,而是在此地逗留了十个月,这段时间内,白居易与湘灵多次约会,虽然几年未见,但感情与默契都不减当年。他们互相诉说着分别后的心情和生活状况。


白居易为湘灵讲述着自己多年来不懈努力所取得的一系列的成功,也对这个农家女孩诉说着外面的世界纵使有万般美妙,也无法与伴他成长引他牵挂的符离相提并论。


在他绘声绘色的描绘中,湘灵知道自己牵挂的男子,虽然这些年也历经了不少磨难,但最终还是摘取了硕果,如今的他,生活还是圆满幸福的,而现在的自己,更是无法高攀这个在朝为官的校书郎了。他虽然就站在眼前,但他们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


白居易见到让自己魂牵梦萦、割舍不断的女子,也是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尽的情。在他纵情讲述自己多年经历的同时,他可能没有想到,这个农家女子,多年来从未放弃过任何能够知道他近况的机会。她虽早已知道了白居易现在所说的一切情况,但还是在认真地聆听他的讲述。


在白居易担任校书郎的第二年,他就借着游览徐州的机会,再次回到符离。他这次回来,是专程来找湘灵的,但当他回到此地的时候,才发现湘灵已随家人搬离了此地,经过多方打听,终于从他人口中得知湘灵在与自己最后一次分别后,就随家人搬到了邯郸。湘灵深知自己今生恐怕无缘与白居易再见,所以并没有将自己即将搬离此地的事情告诉白居易,焦急的白居易快马加鞭地赶到邯郸,但多处寻找,并没有发现湘灵的踪影。


此时的自居易痛苦无助,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痴情却带给自己这么多苦楚,他不明白为何命运在让他经历了那些坎坷和磨难后,还要让他的感情世界如此的伤痕累累。白居易一个人在邯郸流离了多日,他仍然期待着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就能再次与佳人重逢。


在邯郸没有找到湘灵的白居易并未因此灰心丧气,而是思念更甚。所有的爱只能在期待的回忆里跳跃,从此后将再也走不进现实,他只得含着泪,继续没有她的人生。


白居易与湘灵最终未能在一起厮守,他们的最终未能得到上天的怜悯,成为了两人最终的遗憾。但是成就白居易这样一位有情有义的诗人,将温婉柔情融入了自己的创作当中,为世人呈现他的丰富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邯郸   门第   音律   仕途   进士   封建   初恋   母亲   心中   女子   机会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